读书有什么用?脑科学家历经多年研究,揭秘读书真相!
作者/麦青稻黄首发:麦青稻黄(maiqingdaohuang)
读书有什么用?集电视节目主持人、媒体人、传媒企业家和慈善家于一身的杨澜女士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读了那么多东西,节目里并不一定直接用得到,只是为了不问愚蠢的问题而已。也许读过的东西有一天会全部忘掉,但正是这个忘掉的过程,塑造了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举止修养。”
书犹如一面“照见自己成长的镜子”,让人越成长越智慧。 可是,在浩渺的书的世界里,具体读什么书才能锻炼我们的大脑,要怎么读书才能活用于人生? 日本著名的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作为一名资深的阅读爱好者,他大量涉猎各领域图书:科学、文学、哲学、政治……通过自身阅读体验,凭借自身独特的阅读理念,从“主观感觉”研究大脑与心的关系,最终向众人揭示了《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的核心奥秘,此书也向读者们解答了关于阅读最基本,却也是最核心的3个问题,即:为什么要读书?怎么读书?以及读什么书?
01为什么要读书?——脑科学揭秘真相
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里,时间成为最宝贵的资源,而与之换算的是:能够产生多少经济效应? 在功利的目的下,很多人对读书有质疑:花那么长时间去看一本对无用的书,有意义吗? 答案当然是:有! 阅读——令头脑变聪明,从容面对人生 作者茂木健一郎提出:要使头脑变聪明,需要“高度”和“广度”:书读得越多,看世界的角度越高;读书的领域越广,脚下的立足之地也就越稳。 从脑科学的角度而言,通过大量读书,人体大脑的颞叶内就会不断积累信息数据。而颞叶是大脑掌管人体记忆、听觉、视觉的地方,简而言之,也是大脑储存自我经历的宝库。 无疑,读书=增加自己的经历。 举个简单的例子:
很多时候,我们会惊叹小说家的脑洞,为什么足不出户却能够写出如此扣动人心的故事,仿佛自己经历过一般?
其实,对于文字创作者而言,他们不可能一一“经历”各种人生,但他们一定是“阅读”了各种人生。 通过阅读,他们把别人的经验化作了自己的知识,在大脑内不断累积、消化、发酵,最终成为自己的独特经历,进而创造出惊人的效果。于是,在他们的笔下,诠释出一个又一个别样人生。 就像美国知名作家乔纳森·勒瑟姆说的那样:“把一件事物成为原创的人,十有八九是因为不知其来源。” 每本书,都凝结着作者毕生的智慧;阅读,让我们汲取智慧,在模拟的人生经历中,更从容面对未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磨难。
阅读——制造“多巴胺”,快乐度过人生。 在科技进步的时代里,锻炼大脑的方法千万种。作为一个著名的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为什么唯独推崇“读书”这么一个传统的方式呢? 作者指出:无论时代怎么发展,人类都必须不断地使用语言,而只有通过读书来磨炼语言,才能使其散发光芒。侃侃怎么读 随着时代进步,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占据我们的生活,上网、打游戏、视频聊天……我们越来越抗拒读书,越来越觉得读一本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但恰恰,从脑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
一个人在完成自己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或者发生了本以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时,大脑分泌的“多巴胺”是最多的。
什么是多巴胺?它其实是一个人感觉快乐时在大脑分泌出来的物质。当这个行为能够让人感觉快乐,所以人更愿意去重复。 生存要求我们必须磨炼语言能力,当我们捧起一本书,当我们克服内心的抗拒读完一本书,你会发现,大脑犹如注入了兴奋剂一般令人愉悦。而潜移默化中,我们也便爱上了读书,因为大脑在读书的过程中分泌出了大量的多巴胺。
02读什么书?——脑科学揭示的人生智慧。
这是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每时每刻,世界无数的角落里,随着键盘敲击声,涌现出无数文字信息。即便我们决定开始读书,也会感到迷茫:漫漫书海,到底读哪一类的书,才有益于我们成长呢? 茂木健一郎提出:接触优质文章最能锻炼大脑。 作者本人酷爱读书,一生饱览众书,尤其青睐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的文字。不仅仅因为夏目漱石在语言运用能力上无人能超越,更因为夏目漱石具有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一部《三四郎》小说,把作者对于世界的洞察力表现得一览无余。一部小说,无处不隐藏对被世俗认为理所当然和被大众视为权威事物的批判,包括三四郎电车偶遇广田老师,对方的一席话直接点出日本教育体系走入的误区,没有什么绝对权威,那不过是“虚无的存在”。 读一本书,能够把书中的背景置换成现代,令人有所思、有所悟,这就是好书。 为此,作者提出,要看两类书。 好书——读各个领域的“冠军” 各领域冠军书籍,它代表着该领域的高水准,通过阅读这些优秀文章,能够提高个人素养,让我们站在巨人肩膀看世界,更高、更远、更睿智。 作者以此罗列了几个领域的代表人物,比如外国文学冠军人物——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比如科学领域冠军人物,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其代表作《自私的基因》等等。 经过世界顶级聪明头脑酝酿出来的文章,更是优秀好文章。 好书——读具有“话题性”书籍 一本好的书,不仅仅要有学术上的高度,也要有众基
础,即:能够引起众人共鸣,引发聊天话题。 由此,作者提出:判定一本好书的关键还在于“会不会想要谈论此书”。 一本书,能否经过时间检验成为经典书籍,在它最初面世阶段,一定历经了被接纳、被传颂的阶段。简单说来,那就是口碑传承品牌,有口皆碑,才成为畅销书。 这让我想起当年买尹建莉老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时的情况。 当年,我还刚结婚,某一日午饭后,同事陈说起了最近看的一本书,那就是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她还推荐我:“早点备一本看看,对你养孩子有好处。” 这话一听就过去好几年。后来,我怀孕生孩子,加入了妈妈。聊天的间隙,有一个妈妈求育儿书单,互助里就有妈妈来推荐。我一看,书单里就有尹建莉老师的这本书,并且很多妈妈好评如潮。于是,我抱着试探之心也买了一本,果然启发很大,成为孩子养育路上时常翻阅的床头书。当然,现在若有新手妈妈来咨询,我当然也会推荐这本书。 我想,这就是口碑铸就畅销吧,《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也成为盘踞在育儿榜单前几名的经典书籍。 一本好的书,它能够引发很多人共议的能力。当你读过了这本书,那么在聊天中,不但能够提高你的谈话能力,也能令你成为聊天的“中心”。一个人会不会聊天,也彰显了他在社交中的绝对优势。
03怎么读书?——脑科学提供正确方法。
如何把一本书读好,将海量的信息化为自身知识,并将知识活用于人生,真正做到“睿智”生活呢? 作为一个脑科学研究者,作者从脑科学的角度出发,提炼总结了几个“绝对关键点”。 大脑适合“杂食”,不分领域地杂读至关重要。 其实文章开始,杨澜女士对阅读这件事的感悟也证实了这一点,我们不知道那本书会真正帮助到我们,但不管怎样,只有书读得多、读得领域广,才会令我们拥有广博的知识面,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会因为曾经读到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观点,助力并改变我们的人生。 同时阅读多本书,坚持把书读完 很多人决心看书,却又常常半途而废,究其原因则是目标太大,实现太难,结果不得不放弃。 每个人都有自己读书的心理节奏,不必与身边人相比,不要看到他人一天读完一本书,于是也给自己树立这样的目标。结果刚起跑就已经累得不行。 放平心态,哪怕一天读上十页,又或者中途厌了换上一本书都不是问题。读书贵在坚持,坚持读完,就有收获。 到属于自己的“教典”书籍 一生读过的书会有很多,但一定要到一本在我们内心占据重要位置的“教典”书籍,比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最常翻阅的就是《堂·吉诃德》,据说,即便身体不适的时候,他都会卧病榻阅读此书。 “教典”类的书,它能够引领我们人生的智慧,在书中,我们不断遇到自己,解读自己,了解自己,从而做更好的自己。 与知识广博的人做朋友 一个人愿意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很多时候来自身边朋友的触动。作者提出,当你觉得有
必要阅读对自己大有裨益的书籍,却又读得雨里雾里时,一定要学会与懂这些知识的朋友交流,当你被对方的侃侃而谈着迷,那就意味着,你离读懂不远了。 牢记“一万小时定律” 《异类》作者,格拉威尔说:“不论与生俱来是怎样的才华,如果没有一万小时以上的锤炼,几乎没有人能够成功。” 热爱读书吧,有了足够的积累,一定会在有朝一日让你成为某一个领域的杰出人物。
我曾经看过一个关于阅读的宣传短片《在阅读,在经历》,其中有一个镜头令我印象至深。那是一片干裂的土地,流水经过,慢慢透润,屏幕打出一行字: 收获更广袤的生命。 是啊,一个人身处时空,犹如一粒尘埃那么渺小;但一个人,却又可以做到顶天立地,创造无数奇迹。经历决定人生的厚度,而读书却是一个人能够历经万般人生最好的方式。读完这本书,也许,你就明白了所有的意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