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讲读(十五)上卷十二文
忧对喜,戚对欣。五典对三坟。佛经对仙语,夏耨(nòu)对春耘(yún)。 
注讲:戚,忧愁,悲哀。欣,喜悦。《三坟》指三皇伏羲、神农、黄帝的书,是讲大道的书。坟有大的意思,也指刻在泥版、陶版或石版上的文字。《五典》指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之书。“典”是春秋战国之前的公文体制,是记述古代帝王法律的文书。此外还有说明“八卦”原理的《八索》,记载九州风物地理的《九丘》,是远古中国的“四大名著”,目前均已散佚。
耨,锄草。耘的意思是在植物周围回旋式的除草、培土。
烹早韭,剪春芹。暮雨对朝云。竹间斜白接,花下醉红裙。
注讲:早韭指初春的韭菜,成语“早韭晚菘”指应时蔬菜。晚菘就是秋末的白菜,春芹就是春天的芹菜。
成语“朝云暮雨”形容神女的早晚变化。战国宋玉《高唐赋》中讲述楚王在 巫山偶遇神女,离别时神女告诉他“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竹间即竹林之中。三国时嵇康、阮籍、山涛等七人有“七贤”之称,常在山阳(今河南焦作修武县云台山)一带的竹林中喝酒纵歌,人称“竹林七贤”。他们的儿子也都才能出众,品行高洁。如山涛的儿子山简,性格温润典雅,很有才华。他任荆州刺史时,常到当地大族的池上摆宴喝酒,称之为“高阳池”,还时常大醉而归。有人给他编了一首歌唱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篱。举手问葛强,何如并州儿?”他喝得酩酊大醉,倒骑着马摇摇晃晃,歪戴着帽子,举起手来问葛强,你喝得怎么样啊并州儿?葛强是他手下爱将,并州(今山西大同、太原一带)人。白接即白接篱,是用白鹭羽毛装饰的一种帽子款式,后来常借用来代指醉态。
红裙指穿着红裙的女子,在花丛间饮酒显出来醉态。
掌握灵符五岳箓(lù),腰悬宝剑七星纹。
注讲:箓即符箓、灵符,是道教的一种神秘文书。道教传说,修炼到一定程度的道士,能够掌握三山五岳灵符,统领鬼神。五岳箓是符箓的一种。“宝剑七星纹”指七星宝剑,剑身上纹有七颗铜钉,谓北斗七星。道士作法时用作法器。
金锁未开,上相趋听宫漏永;珠帘半卷,僚仰对御炉熏。
注讲:上相是对宰相的尊称,也泛指大臣。宫漏是皇宫里的计时工具,永的意思是时间长。早朝的大臣们早早来到宫门外,宫门上金锁还没有打开。宰相趋上前去听了听,宫漏的时间似乎还有点长。
僚又作“寮”,即百官、臣。御炉指御用的香炉。珠帘半卷,宫殿上百官跪拜结束,仰面对着皇帝宝座前正焚着御香的大香炉。
词对赋,懒对勤。类聚对分。鸾箫对凤笛,带草对香芸。 
注讲:鸾箫是对箫的美称,凤笛是对笛的美称。带草指书带草,又名台阶草、细叶麦冬,是一种绿化景观花草,常植于道路、台阶两旁。香芸是一种香草,俗称七里香,香气浓郁,可驱虫辟蠹。
燕许笔,韩柳文。旧话对新闻。赫(hè)赫周南仲,翮(hé)翮晋右军。
注讲:燕、许分别指唐开元时期的张说(yuè)和苏颋(tǐng,正直),他们都官居宰相,是当时的大政治家和文学家,张说封燕国公,苏颋封许国公,二人齐名,文章盖世,被称为“燕许大手笔”。韩柳是中唐时期散文家、诗人韩愈和柳宗元的并称,他们共同倡导“古文运动”。
侃侃怎么读
赫赫指显著盛大的样子。南仲是周宣王时的军事统帅,率军征伐侵犯周朝西部边境的猃狁(xiǎn yǔn,匈奴前身),把他们打得大败,逃到西北很远的地方,从而稳固了西部过境,立下赫赫战功。翮(hé)是鸟羽毛上的茎,中空透明,也借指鸟翅膀。翮翮又作翩翩,风流洒脱的样子。晋右军指东晋大臣、书法家王羲之,曾做过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
六国说成苏子贵,两京收复郭公勋。
注讲:苏子指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出生在洛阳,家中以务农为生,小时候穷困潦倒,后拜鬼谷子为师,学成后以口舌之利游说太行山以东的韩、赵、魏、楚、齐、燕六国联合抵抗秦国,称“合纵”,被任命为“纵约长”,也就是合纵联盟总指挥,担任六国国相,佩带六国相印。六国合纵成功,苏秦从楚国返回赵国,途经洛阳,车马行李以及各国送行的使者队伍庞大,气派堪比帝王,连住在洛阳都城内的天子周显王都感到吃惊害怕,派人在他经过的地方扫清道路,还专门到郊外迎接他。合纵成功后,秦国长达十五年不敢打函谷关以东各国的主意。后来,秦国使用反间计,诱骗齐国和魏国联合攻打赵国,引起赵国国君不满,责备身在赵国的苏秦。苏秦担心受到惩罚,请求出使燕国,联合燕国报复齐国,赵国国君同意。至此合纵瓦解。燕王要求苏秦收复被齐国占领的国土,于是苏秦又到齐国游说,齐王归
还了侵占燕国的土地。苏秦返回燕国,因有人毁谤他而被燕王冷遇,自己在燕王面前辩解后才官复原职受到厚待。后来苏秦私通燕王母亲被燕王知道,害怕被杀逃到齐国,齐宣王任用他为客卿。齐宣王死后,齐国众大夫相互争宠,派人刺杀苏秦。苏秦身负重伤,临死要求继位的齐湣王以“从事间谍活动危害齐国”的罪名将他在闹市车裂,并公开悬赏行刺之人。齐湣王依计而行,凶手果然出来索要赏赐被促。苏秦死后,他为燕国利益在齐国搞破坏的事实才被大量揭露出来。
两京指唐代的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郭公指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唐玄宗晚年暴发“安史之敌”,叛军从东南、东北方向打过来,先后占领洛阳、长安,朝廷君臣向西逃往四川。郭子仪奉命率军平叛,先后攻克河北诸郡,收复长安、洛阳,功勋卓著,被封为代国公。
汉阙陈书,侃侃忠言推贾谊;唐廷对策,岩岩直谏有刘蕡。
注讲:阙指宫阙。侃侃是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贾谊是汉代名士,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年轻时因协助河南郡守吴公治理地方政绩卓著,被举荐给朝廷,汉文帝任用为博士。贾谊先后向文帝献上《过秦论》《论积贮疏》《治安策》等安邦治国的政论文章,言辞
朴实,议论酣畅,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贾谊虽然受到重视却并未得到重用。
岩岩是高大、高耸的样子。刘蕡(fén)是中晚唐期北京昌平人,善于写文章,性格耿直,嫉恶如仇,宝历三年考中进士。当时朝中宦官掌握兵权,对外胁迫臣,对内挟制天子,祸乱朝野,刘蕡早就对这种情况看不惯。文宗皇帝颁诏要求举荐“贤良方正”,刘蕡被举荐。朝堂对策时,刘蕡情绪激昂,慷慨陈词,指斥宦官乱政误国,痛陈兴利除弊的办法,洋洋洒洒6000多言,很多话是大臣们想说却不敢说的。不少人听得热泪盈眶,谏官、御史们更是激动得鼻子一把泪一把地奏请皇上重用刘蕡。主考官担心他矛头直指当权的宦官,过于锋芒毕露,不敢录用他,连皇上也害怕得罪了宦官失去宝座,一句话都不敢说。果然没有多久,刘蕡就遭到宦官诬陷被贬到外地,最后客死异乡。他的《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留传后世,被收录在《旧唐书》中。后来看到,极为赞赏,在旁边批了三个字“起特奇”,并做七律一首:
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俊伟有刘蕡。 
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
言对笑,绩对勋。鹿豕对羊羵。星冠对月扇,把袂对书裙。
注讲:绩的本义是用纺织品还本付息,其中绞丝代表丝帛,责的本义为“利息”,引申为“还本付息”。绩由本义引申为纺织,再引申为功绩、功业。 勋的意思是大的功劳,引申为有功勋的人。
豕(shǐ)就是猪,鹿豕比喻愚蠢无知的人。羵(fén)是古代传说的土中怪物,似羊,称“羊羵”。古藉记载,春秋时鲁国执政的季桓子家里打井,挖出来一个大土坛子,里面藏着一只看起来像羊的怪物,到底是什么谁也不认识。季桓子派人去问孔子,故意对他说:“我打井挖出来一条狗,这是怎么回事呢?”孔子回答:“据我所知,山上木石中的怪物叫夔(kuí)、蝄蜽(wǎng liǎng),水中的怪物叫龙、罔(wǎng)象,土中的怪物叫羵羊。”
星冠指道士的帽子,月扇即团扇,形如满月。袂指袖子,把袂就是握手。
书裙意思是把字写在裙子上。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有一个外甥叫羊欣,从小喜欢书法。羊欣十二、三岁时,夏天王献之到他家里,见羊欣穿着一条崭新的白绢裙子躺在厅堂里睡觉,一时心血来潮,拿起笔在他裙子上写了几个字就走了。羊欣醒来,认得是舅舅的字,非常高兴,认真揣摩临摹,此后书法大为长进。后来人们以“书裙”赞誉别人的书法,也用来表示文人之间相互欣赏爱慕。
汤事葛,说(yuè)兴殷。萝(luó)月对松云。西池青鸟使,北塞黑鸦军。
注讲:汤指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又叫商汤。葛指葛伯国,是夏朝诸侯国之一,与商国为邻。《孟子》中记载,葛伯不祭祀鬼神,成汤曾帮助他进行祭祀活动。葛国后来被成汤所灭。说(yuè)指傅说,是殷商武丁帝时期的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傅说原本是一个奴隶,在傅岩(今山西平陆)做苦役修筑道路。武丁做梦得知他很贤能,就设法到他,拜为相国。在武丁、傅说等人治理下,殷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空前发展,呈现中兴书面,史称“武丁盛世”。
萝指藤萝,萝月就是藤萝间的明月,为盛夏夜晚纳凉休憩时情景。松云意思是青松白云,指隐居之境地。
西池指传说中西方昆仑山上的瑶池,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青鸟是有三足的神鸟,凤凰的前身,是西王母的使者。传说汉武帝好神仙道术,经常到各地名山向神灵祈祷,感动西王母多次降临皇宫与他会见,每次都由一只青鸟事先报信。后世文学作品中常以青鸟作为象征友谊和爱情的信使,如南唐中主山花子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晚唐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之类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