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或作角行当。史称脚、部,昆曲称家门,通称行当,简称行。有双重含义:它既是戏曲中艺术化、规范化的性格类型;又是带有性格彩的表演程式的分类系统。这种表演体制是戏曲的程式性在人物形象创造上的集中反映。戏曲表演在创造人物形象时,既要求性格刻画的真实、鲜明,又要求从程式上提炼和规范,因而唱念做打各类程式无不带有性格的彩;经过长期的艺术磨练,性格相近的艺术形象及其表演程式、表现手法和技巧逐渐积累、汇集而形成行当。
行当的基本类型
近代戏曲中素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后因不少剧种的末已归入生行,因此习惯上已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基本类型;每个行当各有若干分支。由于各个剧种的发展历史不同,反映生活领域的广狭和角度不同以及演员的不同创造等种种原因,在分支的层次和名目上又有繁简、粗细之别。例如汉剧和粤剧分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生)、八贴(旦)、九夫、十杂十大行;莆仙戏分正生、贴生、正旦、贴旦、靓妆(净)、丑、末七,称“七子班”;秦腔有四种生、六种旦、两种净、加一丑行
共十三行,俗称“十三头网子”;昆曲、京剧和川剧等还有更加细致的分法。但归纳起来,大体不出生、旦、净、丑的范围。
行当的内容和作用
行当包含的内容比较复杂,就其主要方面说,大致有如下四个方面:①人物的自然属性,包括性别、年龄等诸因素;②人物的社会属性,包括身份、地位、性格、气质等诸因素;③创作者的美学判断。在戏曲表演中,形象的美丑,风格的庄谐,常常寄寓着创作者颂善惩恶的美学评价,正如孔尚任所说:“脚所以分别君子小人”;④表演技术专长。生旦净丑所属的各行脚中,有的重唱,有的重念,有的重做或重武打,或则数功兼备而着重一功或两功,在技术上各有不同的发挥。各个行当在声乐技巧、身段工架乃至化妆服饰等各种造型手段上,都有一套不同的程式和规制,具有鲜明的造型表现力和独特的形式美。
行当的作用如下:①舞台形象作为审美的对象,分行的方法有助于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表现特定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帮助观众认识人物性格本质的一种比较直观的形式。戏曲舞台上许多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如关羽、周瑜、白娘子、穆桂英、张飞、曹操、汤勤等,只要一出场,几乎不用太多的介绍,观众就能从外部造型上对他们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乃至品
性的善恶、美丑等各方面有一个鲜明的印象,有着强烈的剧场效果。②在戏曲表演中,没有抽象的程式,只有带一定行当特的程式。唱、念、做、打,生旦净丑演来各有异趣,造型准确,风格鲜明。因此,行当可以作为戏曲演员进行形象创造的造型基础。③表演艺术是集创作者、创作材料和创作成品于一身的艺术。就演员作为创作材料而言,没有纯粹处于自然形态的戏曲演员,只有从属于一定行当的戏曲演员,每个戏曲演员至少必须掌握某一行当的表演程式、技术和手法,才有可能进入具体形象的创造。从这一点说,行当又是戏曲演员的专业分工。这种专业分工是戏曲表演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而这种分工一经形成,又使戏曲演员有可能和有必要去专门从事某个行当或某一类人物形象的钻研和创造,转而又促进了演员专业技巧的提高。
行当的划分与演员的分工
1、生行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的一种行当,其中根据其年龄、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除去红生和勾脸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脸的,行内术语叫作“俊扮”的,即扮相都是比较洁净俊美的。以面部化妆为俊扮为其特点。
老生:指生行中的中年或老年形象,以戴胡须(即髯口)为其特点。又根据其不同的表演特点,分为唱功老生、做功老生和靠把老生三类。
唱工老生又称安工老生,以唱为主。其动作性较次要,态度安闲沉稳从容。如《捉放曹》中的陈宫,《洪羊洞》和《辕门斩子》的杨延昭,三国戏中的诸葛亮,《二进宫》的杨波等。做工老生是以表演为主,如《徐策跑城》的徐策,《坐楼杀惜》的宋江,《清风亭》的张元秀等。都属于文老生的范畴。
武老生包括长靠和箭衣(俗称短打)两种。长靠老生又称靠把老生。("靠"是京剧的专门名词,即古代武将所穿的铠甲。身穿铠甲,在京剧里叫做披靠或扎靠。"把"是"把子"的简称,即兵器。)身披铠甲,手持兵器,擅长武功的老生角,都叫作靠把老生。如《定军山》和《阳平关》的黄忠,《战太平》的花云,《失街亭》的王平等。还有一种穿箭衣的武老生戏,例如《南阳关》(伍云召)、《打登州》(秦琼)等。
红生:是指脸上勾着红脸,用红涂成脸谱的老生。这样的角不多,主要是扮演关羽和赵匡胤。其艺术特点为嗓音比较高亢,既不同于一般老生的唱法的秀气,也不同于花脸的唱法的粗猛,独具一格,要有特殊的工架,特殊的造型。
小生:指生行中比较年轻的男性角。小生的特点是不戴胡子,扮相一般都是比较清秀、英俊。在表演上最大的特点是唱和念都是真假声互相结合。小生所用的假声刚、劲、宽、亮,听起来声音很清脆,很刚健,却并不粗野。这种唱法和念法,要掌握得恰如其分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京剧小生这一行,历来是人才较少的行当。
生旦净末丑分别指什么武生:指生行中擅长武艺的男性角。武生分成两大类,一种叫长靠武生,一种叫短打武生。长靠武生都身穿着靠,头戴着盔,穿着厚底靴子,一般都是用长柄武器。这类武生,不但要求武功好,还要有大将的风度,有气魄,工架要优美、稳重、端庄。
有些戏,不仅要求武功好,工架好,还要求表演细腻并有一定唱念的功夫。例如《长坂坡》、《借东风》、《回荆州》等剧中的赵云,就是这样的角,不仅要有好的武功,还要把赵云的大将风度,忠勇气概表现出来。长靠武生戏很多,除去赵云的戏以外,如《挑滑车》的高宠,《战冀州》、《反西凉》、《战渭南》、《两将军》、《赚历城》等戏中的马超《甘宁百骑劫魏营》的甘宁等,都属于这类角。短打武生是穿短衣裤,用短兵器,要求身手矫健敏捷,内行的说法是要漂,率,脆,看起来干净利索,打起来漂亮,不拖泥带水。按照所穿服装来看,短打武生可以分为戴硬罗帽(穿抱衣抱裤或箭衣),戴软罗帽(穿抱衣抱裤,快衣快裤或箭衣),戴扎巾(穿箭衣)等几种。
2、旦行
旦行,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类别。
青衣: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按照传统来说,青衣在旦行里占着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没有老年,老年就变成老旦了。正旦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散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
典型的正旦戏例如《孟姜女哭长城》的孟姜女,《雪梅教子》中的秦雪梅,《春秋配》的姜秋莲,《贺后骂殿》的贺后等都是正旦扮演的。这些戏基本上都是坐着唱,没有什么繁重的表演,是比较典型的、标准的青衣戏。
当然有些正旦戏也是唱、念、做并重的,比如像《宇宙锋》里的赵艳容,《三击掌》里的王宝钏,《汾河湾》里的柳迎春,《宝莲灯》里的王桂英等。这些虽然也是正旦戏,但是却要求唱、念、做并重。从服装上看,正旦穿青褶子为多,所以正旦也称青衣或青衫。
花旦:《西厢记》中的红娘,《拾青楼集》:“凡妓,以墨点破其面者为花旦。”元杂剧就有花旦杂剧一类。朱权在明朝洪武三十一年所著的《太和正音谱·杂剧十二科》更把花旦杂剧列为“烟花粉黛”,充分说明花旦是以扮演为主的类型。《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赵盼儿就是一个典型花旦的例子。经过多个朝代,花旦成了中国各种地方戏曲,譬如汉剧、昆剧、京剧和粤剧,共有的性格造型。扮演的多为天真烂漫、性格开朗的妙龄女子。也有的是泼辣,放荡的中、青年女性。花旦的特点:一是穿着。除某些性格内向的闺门旦,着长衫(戏里称褶子、帔),多是着短衣,或裙子、袄,或裤子、袄。二是“四功”。以念白、做功为主。念白,多用流畅的散白,表演要求敏捷、伶俐。尤其以眼神犀利,腰肢、脚下灵巧为首要。唱功为辅,舞则必备。如属刺杀旦,扑跌功夫也不可少。其造型则重念散白,重做功,重神采,不重唱功但要求唱腔的清秀美丽、灵敏乖巧。典型人物有《梵王宫》的耶律含嫣、《少华山》的殷、《辛安驿》的周凤英等。花旦中,又有闺门旦、玩笑旦、泼辣旦、刺杀旦的分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