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称
藩王:楚王、赵王、代王、燕王、淮南王、秦王
战功:、平南王、定西王、镇南王
朝中议事:宝亲王、雍亲王、睿亲王、礼亲王
地名:贵阳王、洛阳王
称⾃⼰的⽗母为“家⽗/母”,⾃⼰的⼦⼥为“⽝⼦/⼥”
别⼈的⽗母为“令尊/慈”,别⼈的⼦⼥为“令千⾦/公⼦”
对皇后称母后,对⾃⼰的亲⽣母亲或养母则称母妃;
皇⼦皇⼥若何太⼦较为亲近,⼀般就按太⼦在众皇⼦中的辈份称呼太⼦妃为n嫂,‘
⽐如太⼦是三皇⼦,则称太⼦妃为三嫂,不亲近或特别注意礼仪的则直接称呼太⼦妃为太⼦妃。]好啦,我是按照⾃⼰平时看历史书的经验来回答的
1、⽤“道德⾼尚”的说法称呼对⽅,如称⼈为“⼦、夫⼦、先⽣”等等。
2、从辈份上尊称对⽅,如称⼈为“⽗⽼、⽗、丈⼈、母、媪、⽼伯”等。
3、称对⽅的字、号。
4、称对⽅的⾝份时加上“贤、尊、⾼”等字眼。如“贤侄”、“贤婿”等。
5、⽤对⽅的部下来代称对⽅,表⽰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接指呼对⽅。例如,“陛
下”代称帝王;“殿下”代称皇后、太⼦;“阁下”、“⾜下”等代称⼀般⼈。
古代第⼀⼈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但古⼈对
长辈或平辈说话时,也不⽤他们⽽是毫⽆例外地⽤谦称。例如:
1、⽤“道德不⾼尚”或“不聪明”的说法来称呼⾃⼰。如⾃称“鄙⼈、⼩⼈、愚、愚弟”等。
2、“⽤辈份低”的说法来称⾃⼰。例如⾃称“⼩弟、⼩侄”等。
3、⽤“地位卑*”的说法来称呼。例如⾃称“⾂、仆、在下、*⼦、⽜马、⾃⼰下⾛”等等。
4、称⾃⼰的⾝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贫”等字眼。例如⾃称“弟⼦、学⽣、
⼩⽣、贫僧、卑吏、卑职”等。
5、直呼⾃⼰的名。例如孔⼦⾃称“丘”。
古⼈的礼貌语⾔还表现在:凡是说到与对⽅有关的⾏为、⼈物、事情、物品时
,⼤都要使⽤尊敬、委婉的说法,例如:
称别⼈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名、尊讳、尊字”等。
称别⼈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龄、⾼寿”等。
称别⼈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等。
称别⼈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
称别⼈的⾝体为“⽟体”等。
称别⼈的亲属去世为“作故⼈、谢宾客、仙游”等。
同样地,说到与⾃⼰有关的⼈和事物时,也⼀律采⽤谦虚的说法。例如:
称⾃⼰的妻⼦为“*内、拙荆”。
称⾃⼰的孩⼦为“*息、⽝⼦”。
称⾃⼰的朋友为“敝友”。
称⾃⼰的事情为“*事”。
称⾃⼰的意见为“愚见、愚计”。
把⾃⼰的官叫“待罪”。
节哀顺变向别⼈询问叫“拜问”。
回答别⼈称“上报”等等
交友称谓
⼈总是要交朋友的。⾃古以来,对交什么性质的朋友,都有明确的称谓。
忘年交:打破年龄、辈份的差异⽽结为好朋友。
忘形交:不拘形迹的缺⽋或丑陋,结成不分你我的朋友。
君⼦交:指道义之交,即在道义上相互⽀持的朋友。
莫逆交:指彼此⼼意相通,⽆所违逆。
刎颈交:指友谊深挚,可以同⽣死,共患难。
贫*交:穷困潦倒时结交的朋友。
布⾐交:彼此没有作官⽽结交。
患难之交:同经磨练⽽成为朋友。
⾄交:友谊最深的朋友。
世交:称世谊、世好,泛指两家世代交情。
故交:故旧、旧交、故⼈,泛指有旧的交情。
⼀⾯之交:仅仅相识,但不甚了解。
市道交:古时以做买卖的⼿段结交的朋友,因其重利⽽忘义,后称⼩⼈之交。3楼
对⼈尊称
令尊:尊称对⽅的⽗亲。
令堂:尊称对⽅的母亲。
令郎(令⼦、令郎君、令嗣):尊称对⽅的⼉⼦。
令爱(令媛):尊称对⽅的⼥⼉。
令婿(令坦、令倩):尊称对⽅的⼥婿。
令媳:尊称对⽅的⼉媳。
令正(令阃、贤阁,尊夫⼈):尊称对⽅的妻⼦。乔梓:称⼈⽗⼦。
昆⽟(昆仲):称⼈兄弟。
令侄:称⼈侄⼉。
贤契:称⾃⼰的学⽣。
⾼⾜:称别⼈的学⽣。
⾃⼰谦称
家⽗(家严、家君):称⾃⼰的⽗亲。
家母(家慈):称⾃⼰的母亲。
家兄、家:称⾃⼰的兄。
舍北、舍妹:称⾃⼰的弟妹。
舍侄:称⾃⼰的侄⼉。
内⼈(内⼦、内助、拙荆):称⾃⼰的妻⼦。
外⼦:称⾃⼰的丈夫。
⽝⼦(豚⼦、⽝⼉、⼩⼦):称⾃⼰的⼉⼦。
⼩⼥:称⾃⼰的⼥⼉。
敝友:称⾃⼰的朋友。
常⽤敬词
请:有求于对⽅。
请问:请求对⽅解答问题。
赐教:请⼈给予指教。
⾼见(⾼论):称对⽅的看法,见解。
贵姓(尊姓)⼤名:询问对⽅姓中。
贵庚(芳龄):询问对⽅年龄。
⾼寿(⾼龄)⽤于问⽼年⼈的年龄。
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称对⽅的住处。
拜望:探望。
拜访:访问。
拜托:托⼈办事。
拜辞:告别。
敬请:恭敬地请求。
恭候:恭敬地等候。
光临:客⼈到来。
光顾(惠顾):商店欢迎顾客前来。
晚安:晚上道别。
奉陪:陪伴。(⾃⼰的举动涉及对⽅的⽤“奉字”)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告:告诉。
奉劝:劝告。
奉养:侍奉和赡养(尊亲)。
恭喜:祝贺对⽅已经取得成功。
雅正:把⾃⼰的诗⽂、书画、作品赠⼈时⽤此辞,表⽰请对⽅指教。
斧正(指正):请⼈对⾃⼰的诗⽂、书画、作品加以修改、指教。
常⽤客⽓语
恕:请求别⼈谅解,不要计较。
有劳:⽤于拜托或答谢对⽅帮助做事。
相扰:打扰。
难为:感谢对⽅的帮助。
久仰:敬仰思慕已久。
久违:很久未见。
劳驾:⽤于请对⽅做某事。
劳神:耗费精神。
借光:请⼈给予⽅便。
包涵:请⼈宽容或原谅。
指教:敬请指教。
多谢:很感谢。
失敬:责备⾃⼰礼貌不周。
失礼:⾃⼰感到礼貌不周。
失陪:表⽰因故⽽不能陪伴别⼈。
留步:请等⼀等或不必再送⾏。
年龄的代称
古⼈对于不同的年龄,都有不同的代称。如:
总⾓:幼年的⼉童,头发上绾成⼩髻髻。《礼记·内则》“拂髻,总⾓。”郑⽞注:“总⾓,收发结之。”后来就称⼉童的幼年时代为“总⾓”。陶潜《荣⽊》诗序:“总⾓闻道,⽩者⽆成。”这⾥的“⽩⾸”代称⽼年。
垂髻:也指⼉童幼年。古时⼉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头发下垂,所以“垂髻”代称⼉童的
幼年。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髻,并怡然⾃乐。”这⾥的“黄发”也代称⽼年。
束发:古代男⼦成童时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后来就把“束发”代称成童的年龄。《⼤戴礼记·保傅》:“束发⽽就⼤学,学⼤艺焉,履⼤节焉。”归有光《项脊轩志》:“余⾃束发,读书轩中。”
成童:古时称男⼦年达⼗五为“成童”。《礼⼼·内侧》:“成童,舞象,学射御。”郑⽞注:“成童,⼗五以上。”《后汉书·李固传》:“固弟⼦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游学洛阳。”李贤注:“成童,年⼗五也。”⼜,《⾕梁传·昭公⼗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之罪也。”范宁注:“成童,⼋岁以上。”可见,成童到底是⼏岁,也有不同的说法。
及笄:古时称⼥⼦年在⼗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的年龄了,《仪礼·⼟昏礼》:“⼥⼦许嫁,笄⽽醴之,称字。”《礼记·内则》:“⼥⼦许嫁,……⼗有五年⽽笄。”则⼜指出嫁的年龄。《聊斋志异·胭脂》:“东昌卞⽒,业⽜医者,有⼥,⼩字胭脂,……以故及笄未字。”
破⽠:旧时⽂⼈把“⽠”字拆开,成为两个“⼋”字,称16岁为“破⽠”,在诗⽂中多⽤于⼥⼦。⼜因⼋乘⼋为六⼗四,也称64岁
为“破⽠”。吕岩《赠张泊诗》:“攻成当在破⽠年。”
弱冠:古代男⼦20岁⾏冠礼。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的帽⼦,还要举⾏⼤礼。左思《咏友》诗:“弱冠弄柔翰,旧荦观书。”
《论语·为政》有“⼦⽈:…吾⼗有五⽽志于学,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逾
矩?”之语,后来就以“⽽⽴”代称30岁,《聊斋志异·长清僧》:“友⼈或⾄其乡,敬造之,见其⼈默然成笃,年仅⽽⽴”;以“不惑”代称40岁,应璩《答韩⽂宪书》:“⾜下之年,甫在不惑”;以“知命”为50岁的代称,潘岳《闲居赋》序:“⾃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徒官⽽⼀进阶。”以“⽿顺”为60岁的代称,庾信《伯母李⽒墓南铭》:“夫⼈年逾⽿顺,视听不衰。”
男⼈:官⼈、相公、公⼦、壮⼠、君⼦、⽼爷、少爷、⼤伯、⼤
爷、姑爷、阁下、当家的、英雄、须眉、⼩舅⼦、丈⼈、亲家公
⼥⼈:娘⼦、夫⼈、姑娘、⼩、列⼥、⼤娘、⼤婶、⼤妈、内
⼈、⼩姨⼦、⼩姑、⼤姑、贱内、屋⾥的、⼱帼、亲家母、岳母
妾、姬、⼩妻、⼩星、如妻、如夫⼈、侧室、偏房、室、副妻等均为⼩⽼婆。
三、书信常⽤词语
(⼀)启始
惠书敬悉,甚以为慰。
顷接⼤⽰,如见故⼈。
久不通函,⾄以为念。
前上⼀函,谅已⼊鉴。
近屡奉笺,⾄感厚谊深情。
接获⼿书,情意拳拳,⾄不欢愉。
数奉⼿书,热情诚挚之情,溢于⾔表。
⽇前曾奉尺牍,意其已抵左右。
捧读知已惠书,⾳容笑颜,历历在⽬。
昨得书笺,反复读之,深情厚意,感莫能⾔。
(⼆)思念
别后⽉余,殊深驰系。
睽违⽇久,拳念殷殊。
分⼿甚久,别来⽆恙。
故园念切,梦寐神驰。
握别以来,深感寂寞,近况如何,甚念。
鸿雁传来,千⾥咫尺,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相距甚远,不能聚⾸,转寄⽂墨,时通消息。
别亦良久,甚以为怀,何⽇重逢,登⾼延企。
奉读惠书,宛如天外飞来,回⾸往事,不啻依稀如昨。
长怀盛德,聊吐愚衷,谨凭鸿雁之传,伫望⽩云之信。
(三)饮佩
⼤⽰拜读,⼼折殊深。
久钦鸿才,时怀渴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