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看天堑投鞭渡_试看天堑投鞭渡
小说《郑成功》的新颖之处在于,作者没有因循沿革,从童年的小屁孩讲起,附着一个孩子超于常人的聪慧之处。小说更像是一部连续图解的战争影片,其间在力透纸背的厮杀中,涵刻着最有禅意的主题:英雄的出世,也许并不需要更多的铺垫,胜败的无常中留下的是人类最珍贵的密码。
翻阅历史,让人总会产生一些疑问,首先在于,郑成功传奇的身世、家庭和其卓然功名,将会带来怎样的智慧解读?
郑成功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川内浦千里滨,父亲郑芝龙是海商及海盗的首领,在中国东南沿海及日本、台湾、菲律宾等海域拥有极大势力。郑成功六岁之前跟随母亲住在平户,直到父亲郑芝龙受大明朝廷招安任官之后,他才被接回泉州府南安县石井津(原福建省晋江县安平镇,现安海镇)居住读书。小说《郑成功》从开始就面貌清晰地描绘了郑芝龙作为海盗首领,浸染着海盗趋利而动的阴谋习性,首鼠两端为谋位与获利不惜手段,之后降清恰恰也正是此性使然。得知父亲降清的消息,郑成功泪哭力谏,仍无力改变父亲的变节,在忠诚与行孝矛盾之时,郑成功选择了前者,断绝父子关系,继续效忠明朝政府,但是当听到父亲和弟兄终被满清
杀戮之消息,又是如何的悲伤。那么,这样的父亲怎样培养出郑成功忠义品行的?似乎说明家教有时也不是根本问题。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他出生在日本,七岁的时候才回到中国,从心理学上来说,孩子在七岁以前的生活环境将会影响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郑成功一生先是成为抗清的名将,又成为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好像和生长在日本没有什么关系:凡是历史上的名士,盖有家庭教育或父母影响的背景,然而郑成功身上的凛然正气从何而来?1645年,清军入关,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封郑芝龙为建安伯。芝龙带着成功前去朝见。唐王问郑成功应当如何救国?他这样回答:“岳飞说过,‘只要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可以了’,依臣看来,这两句话在今天还是特别重要的。”那一年,郑成功才二十二岁;率领十万抗清义军围攻南京,从瓜州(江苏镇江)直逼金陵城而留下了七绝诗《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断,不信中原不姓朱。”那一年,郑成功三十六岁。
民族英雄有哪些 理解一位超乎常人胆识的英雄,最好的追问就是用战争画卷的图解,体验他指挥战争的心理,捕捉每一个细微之处的动念,从《郑成功》的字里行间,或许你能到精深的领悟。
《郑成功》在开篇就将读者置身于马蹄声碎、兵戈血影和利益纷争的情境中,大厦将倾,
北有蛮暴清兵烧杀抢掠势如破竹,南部朱明帝国势微力薄却还内政纷乱、派系林立,各地尚有李自成为首的明末农民起军组织严密、战斗力强,此外因乱而生的山寇野党,占山割据、杀人越货,在没有人能预知未来的混沌中,多数人选择的是活下去,这是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国百姓最后的生存本能,尤其是在为官者都已经明哲保身放弃立场的态势中。
在作品构建的硝烟中,精妙的再现了一幅百官面对朝廷微弱无力的管制、名利摆在眼前时心理防线的丑图。在忠义衰微,权势立场不明的战局中,面对清军提出的待遇和官位诱惑,明朝官员纷纷投降,造成了清军长驱直入,面对清军入城之后对百姓蛮横欺凌,官员们视而不见,此时,沙尘中的珍珠就异常珍贵。
小说的第一卷,再现了一系列明军抗清战争的画面。如第六章到第十四章,郑成功受到隆武帝的赏识担负起抗清的使命,英雄孤胆闯入清军占领的南京府中,被福三伯所救,目睹了不愿意剃头而守节的百姓被砍头示众,看到了百姓对国家的期待和那一份信任,遇上了为了救他而不怕满门抄斩的忠义之臣,更领会了黄阁老一家矢志抗清的崇高气节。当然,还听到了黄阁老的女儿黄翠莲在请援兵的时候遭受的调戏,在明王朝危难之时,官员竟然还在因为自己的贪欲而决定战事的态度。当读者随着郑成功的眼光看去,随着郑成功的耳朵听去,读
者此刻,就是郑成功了。我们随之而感动,也随之而愤怒,更随之而坚定,一种升起于肉体之上的超越,就是人类最珍贵的称之为精神的不朽,那就是尊严和气节。
小说的第二卷,张肯堂护驾西行,遭暗算,隆武帝崩役,郑成功也遇围困,性命攸关。至此,郑成功抗清的战斗更加艰苦:闽南地区呈现更加混乱的局面,清军不断接受降臣而势在必得,除了大明的官方部队,到处都有土豪、山贼拥据城寨,相互争并,并且就近向百姓苛收钱粮,宛如土皇帝;相较于这些地方势力,郑成功拥有较完善的军备,但却也因为军队太庞大,而领土太少,面临筹集粮饷的重大问题。可谓外患紧迫,内需更是紧迫,在一场接一场的战斗中,读者随着郑成功的指挥,走进了英雄的无量胆识和胸怀。有人说,郑成功治军严厉强硬,以至于埋下了施琅之祸,也导致了儿子与乳母私通,只有通过小说中战争的全方位体验,才会真正了解郑成功如何成为了郑成功。
小说的第三卷,着力展开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争画卷。如果说前两部浸透着中国战争的所有战争精髓的话,第三部就展示了中国在国际战争中的战略智慧。在这三部战争画卷中,郑成功从对朝廷的忠义上升到民族大义,郑成功与荷兰殖民者的战争,也正是中国与荷兰战争韬略的较量:中国战争重视人心向背,西方战争赞扬强者的力量。战争的结局也正是预示
着中国战争智慧的胜利,正如《孙子兵法》中强调的“五事”的第一条:天地孰得。作家之一郭天印先生早以书写军事小说而知名,本部小说的价值正表现了他超乎常人对战争的理解,在引人入胜的战争画卷背后,是人类在军事中最高的哲学思辩。
在情深浓郁的祭奠中,荷兰殖民者和当地居民平和地站到了一起,在带领读者经历了十多年的激烈奋战后,终落步在一抔热泪之中,作品的跌宕起伏此刻正是为了这份饱满的情怀而来。在这种情怀面前,所有的政治态度都是苍白的,所有的政治评价都是谦卑的。
晚清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曾说“朱成功明室遗臣,非吾乱臣贼子”,也写下楹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并赠与泉州三邑南安郑氏祖坟;因郑成功为汉日混血,日本人亦视之为大和英雄;英国大使马戛尔尼回程路上写的“纪事”中表示:“在这场斗争中那些坚定反抗满清侵略,为此流尽最后一滴鲜血的英雄,他们的每个人的名字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在心,他们不仅是中国的英雄,同样也是世界的英雄。”
在小说《郑成功》的主题中,超越了一般意义上战争中的英雄人物的塑造,在郑成功身上也超越了中国英雄形象的价值,在宏大的战争图解中,郑成功建构的,是整个人类最难能可
贵的品德:尊严和气节。
在宇宙之间,人类不是因为威武而存在,是因为内在精神而繁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