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山海情观后感
  春节假期,我观看了电视剧山海情,这部扶贫剧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宁夏西固的移民在国家政策号召下、福建对口帮扶下将飞沙走石的荒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一部剧、一人、一种情,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其中的深意。
  这部剧代入感很强,故事情节和场景贴近现实生活,接地气,近人心。所有演员均操着当地方言本演出,因语言不通,还搞出不少笑话,增添了不少魅力。这部剧很土,却是真实农村场景的再现。涌泉村民家中那用格子布拼成的花门帘、那家家户户的土围墙、那亲切的大喇叭……让人在观看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受到触动,于细微处震撼人心。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人都是有情感的,谁也不愿意被迫离家,可是由于村子里太穷了,马得福的弟弟马得宝带着水旺、尕娃、麦苗和水花,天不明就从家里逃了出来,最后一个个又被揪了回来。孩子们带着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在辽阔贫瘠的大地上奔跑的镜头,让我感受到那是贫瘠生活中的活力和诗意。当得福批评着把四个弟弟妹妹拉下来,从身上掏出了自己所有的钱让水花坐火车离开,让我为之感到,得福爱着水花,他已经尽力了。
  为了移民,张树成和马得福挨家挨户,苦口婆心说服发动,移民的好处。终于发动了两批涌泉村的社员移民搬迁到了吊庄村,可是在第二次搬迁半路上遇到了沙尘暴,又返回去了三四户。两次搬迁共59户。村子里尚未通电,到达六十户人家的指标才可以通电。为这事情,得福半夜去给镇站长求情,去县里领导,均未获得批准。正当得福实一筹莫展时候,李水花用手推车拉着丈夫和女儿,顶着风沙,七天七夜行程400余公里来到了安置点!这一情节令我深受震撼,我突然明白人民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的。正是水花的到来,搬迁户从59增加到了60,正好到达了通电的标准。吊庄村通电的事情终于解决了。
  剧中,一个个平凡人物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个“情〞字,在西北农村,黄土高原的这一片土地上,有一人怀着炽热的心,不放弃求生的欲望,为了一件事情而努力。
  得宝不仅是一个仗义、孝顺和能干的人,还是一个特别有商业头脑的人,得宝去新疆做过苦力,又去挖过煤,又成为金滩村第一个种植双孢菇的人,他也是第一位尝到种植甜头的人,但他不止步于此。
  福建农科院教授凌一农专家,带着徒弟和双袍菇菌来到村里教村民们种双袍菇,除了传授种菇技术,还要帮着销售,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自己掏腰包垫付农民卖菇的钱。我被凌一
农教授身上所流露出的精神感染。
  再苦再穷不能没有教育,白崇礼是那个村的小学校老师兼校长,他是最可敬的人!白校长为了不让一个孩子辍学,白校长坚持天天放学后到小明家里给他补课。他不惜搭上自己的前途,卖掉了捐赠的电脑,给孩子们定做了校服,修了操场,……白老师是好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高尚的师德。
完美关系大结局  随着画面从最初的苍凉贫瘠一直走到最后的苍翠辽阔,从最初的原始落伍走到充满着未来感的勃勃生机,内心又跟着时代奔腾了一次。
  这是一部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好作品,真实、深情又严肃。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马得福、张树成、陈金山、吴文娟、凌教授、白老师等一人,为了让移民过上承诺的好日子,上下一心,齐心协力,为移民解决困难,不推诿,敢担责的精神,感动着观众。
  电视剧山海情大结局了,确实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意味,后半段剧情推进过快,感觉从得福妻子高青峡上线后,剧情就明显变快了,也有很多观众说这部剧烂尾了。
  我个人觉得,山海情结局显得乏力,劲头缺乏是有的,但是说是烂尾也不太客观。
  毕竟最后一集,该交代的都交代了,每一个主要角的结局都说得很明白,只是说剧情太快了,我确实是没有看够,后半段剧情又太赶了,说实话,我看到20集的时候,真有种只看到一半剧情的感觉。
  而且结局也是和开头遥相照应了,这部剧的开始就是在涌泉村村头的黄土坡开始,那里有得福得宝兄弟、尕娃、水旺、麦苗几个年轻人梦想开始的地方,他们都从那个贫瘠的土地上,闯出了一片天地。
  最后他们也是回到了涌泉村的旧址,只不过此时的涌泉村再也不是荒凉贫瘠的村子,而是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可以说结局展示了几十年的绿化成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曾经几个年轻人竭力逃脱的故土,如今已孕育着无限生机,这就是他们的'人生写照啊,也是这部献礼剧主旋律的一个缩影。
  所以说,个人认为,山海情烂尾谈不上,但是遗憾确实是有的,还有就是,最后用孩子来
引出旧村环境变化是有点生硬,可能是导演要表达两代人的不同吧。
  当初那几个年轻人已经长大了,而如今得福他们带着孩子回来,多少有点一代人有一代人使命的意味,无论是扶贫还是保护环境,我们后人也是在享受着先人打拼下,创造的成果。
  话说回来,山海情中涌泉村村民整体搬迁的前一天,村里举办了百家宴,其中可以看到,村民对于故土的不舍,但是也可以看到,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而我最想说一下张嘉译扮演的马喊水,可以说剧中马喊水这个角,不仅自己活得很明白,他让自己儿子也活得很明白。
  在马喊水播完涌泉村最后一次播送后,他看着已经收拾好的物品,是有一个由笑到哭的情绪转变的,此刻张嘉译诠释出了马喊水这个人物的心境。
  可以说他是最支持自己儿子得福工作的,不过要说对于故土的情节,他也是最不愿意离开村子的,他也是一个善良的人,毕竟照顾得病的妹妹多年,一般人没有那个耐心的。
  不过他也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有明确主见的,整体搬迁,这件事对于村民,是利大于弊,
所以说个人的情感,他是可以不去考虑的,因此在这件事上,他在大家面前从未流露出过不支持的意思。
  只有在这件事大局已定的时候,他自己一个人躲着偷偷哭一会,后续多年后,他会和村子里的人提及这件事吧。
  同时他对儿子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之前就因为得福说村子里的人是“刁民〞,马喊水对得福发生了这辈子最大的火,因为得福越界了,越过了马喊水给儿子制定的行为底线,做人做事,有些原那么问题,确实是不能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