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式结构议论文写作训练
著名的钢琴家(一)对照式议论文结构图示
一.引论
二.本论:           
1.正面论证:
(1)正面提出论点
(2)正面道理论证
(3)正面事实论证
(4)正面小结
        2.反面论证:
(1)反面提出论点
(2)反面道理论证
(3)反面事实论证
(4)反面小结
三.结论
(二)例文分析                       
学然后知不足
    河水来到浩瀚的大海,就会望洋兴叹,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井底之蛙跳出井底,看到无垠的天宇,就会自惭孤陋寡闻;我们通过学习,就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谦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学习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加谦虚地去学习。不断的学习过程就是对知识领域不断开拓的过程,每开拓出一片知识的荒地,就可以种下一片智慧的种子,以努力作阳光,把汗水作基肥,智慧的种子就会生出智慧之芽,开出
智慧之花,结出智慧之果。随着知识的逐渐积累、增多,就会发生从量到质的变化,从狭小的知识境界到更广阔的知识境界的升华。人们常说,“登高”便可以“远望”,远望才能够开阔视野。在知识的海洋里,知识境界愈高,视野就愈开阔;视野愈开阔,就愈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不过“大海之一滴”而已,于是便愈知己之不足;愈知己之不足,便愈是谦逊虚心,学习起来便愈是勤苦,所以他达到的知识境界就愈高。
不学习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总是自高自大,不可一世。其实,这种人的知识太浅薄不过了,任何博学多才的人都不会自满自足。学习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这种人即便有满腹的才学,也会像高空中洋洋自得、自做美梦的云雀一样,从虚幻的云雾中坠落下来,摔在现实的岩石上。不是吗?夜郎自大的清王朝,以“天朝”自居,不愿意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闭关自守,结果使中国变成一个匍匐在洋人铁蹄之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不学无术,自高自大,同样是我们做学问的劲敌。
    由此看来,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自谦自励,才能在探求知识的道路上永不知足,永远进取。
上文结构图示
学然后知不足
一.引论:提出观点:学然后知不足。
二.本论:
(一)正面论证:
1.正面提出论点:学习能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2.正面道理论证
(二)反面论证:
1.反面提出观点:不学习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2.反面道理论证
3.反面事例论证
三.结论:我们只有在学习中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自谦自励,永远进取
练习
请仿照上列提纲。以“反省使人进步”为题,列一份对比式结构议论文提纲提纲。
(写在作业本上)
(三)对比式议论文的变式结构图示
                         
变式例文 
学然后知不足
    雄鹰只有当它搏击蓝天时,才知道天空是多么辽阔,而自己又是多么的渺小;小溪只有在奔入大海时,才知道海洋是多么宽广,而自己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同样,一个人只有当他学得愈多时,才知道学海无涯,而自己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罢了,他才懂得要永无止境地进取,用句俗话说,就是“学然后知不足”。
有些人往往不愿意学习,不愿学习当然就与未知领域接触得少,也就不知道未知领域是多么深远奥妙,自然不会感到自己的不足,反而以为自己还很有知识。这正如井底之蛙,不愿跳出井口,不知天高地厚而自鸣得意。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早年以文章著名,被誉为“江南才子”,后来他不思进取,不愿继续学习,最后留下了“江郎才尽”的笑话。我国古代还有这样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学习驾船的故事。起初他的师傅在平静的水面教他,不几日,他便能操舟自如。于是他以为自己“尽操舟之术”,不愿继续学习,就辞退了师傅。后来他驾舟到江里去,江里浪涛翻滚,他只落得“四顾胆落,坠桨失舵”。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深入学习就不能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
相反,学习就能使人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学得愈多,就愈感到不足。著名科学家芝诺曾经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他用一个圆的内部来表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而用圆的外部表示未知的知识,他说一个人知识越多,这个圆就越大,这个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与未知域的接触也越大。因此,他对他的学生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知道的东西比你们多些。”这位科学家正是因为始终不满足,不断地进取,才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学然后知不足,首先必须学,而且要不断地学,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才能更感到自己的不足,也只有永不满足,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鲁迅先生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列宁说:“最有害的,就是自以为我们总还懂得一点什么。”巴甫 洛夫说:“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管别人怎样器重你们,你们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没有知识’” 。这些教诲,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要不断进取,永不满足。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知识比作那渠中的清水,那么学习就是知识源泉的源头。只有永不满足地学习,才能使知识的源泉永不干涸,永远流出清澈的泉水,浇灌出智慧的花朵,结出丰收的硕果。
上文结构图示
本文思路结构:
引论
类比引论法 类比体 雄鹰搏击蓝天  小溪奔入大海
本论
反面论证 反面提出论点 不学习也就不会感到不足
反面说理 比喻论证 井底之蛙
反面举例 江郎才尽楚人学舟
正面论证 正面提出论点 学然后知不足
正面举例 芝诺的言行
正面说理 鲁迅语列宁语巴甫洛夫语
结论
引用:朱熹诗比喻:只有永不满足地学习,才能使知识的源泉永不干涸 
(四)对比式结构议论文选读
1.德者不孤
罗曼·罗兰曾言:“名誉是德行的嫁妆。”我想,朋友同样是德行的嫁妆,正所谓“得道者多助”。人类发展至今,不难发现,有德的人,必不会孤单,身边一定会有亲近的朋友。
乡村医生王珏,一生悬壶济世捐出数十万元,生前受人尊重,逝世时竞有数万人送行。
王珏是一个有数千人的村子的医生,他在这个位置工作了一辈子。每天他都走很远的路亲自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看病。他的生活并不富足,却化名兰小草,每年捐赠三万元,一捐就是几十年,从不接受任何奖项。王珏的德行,得到所有人的尊重。逢年过节,村民们总不会忘记他,随时为他提供帮助。王珏去世后,全市有数万市民前来看他最后一眼,中央电视台将他列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
德行的力量是强大的,因为有德,王珏一个普通人身边却能聚集大量的朋友,所有知道他的人都敬重、爱戴他,这不正印证了有德的人不会缺少朋友吗?
反之,一个人若是无德,即使他有权、有势、有钱,他必定遭人排斥而没有朋友。
李林甫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盛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但他是个无德之人。一上任,他就千方百计赶走了另一宰相张九龄,使自己大权独搅;然后他排斥异己,打击所有与自己不合的人。他杀人如麻,草菅人命,弄得朝廷政治一团糟。各地有灾他也不救济。最后,当宰相杨国忠与节度使安绿山联名上书弹劾李林甫时,朝中文武百官、国内百姓,没有一人愿为他说一句好话,李林甫立即被拖出去腰斩。
公正地说,李林甫确有一定能力,保证了国家法治。但是,他不注重道德的修养,毫无德行,以致众叛亲离,没有一个朋友,甚至落得惨死的下场。
放眼整个人类史,古今中外的无数史实告诉我们,有德必会有朋友。刘备得到所有诸侯认可,周恩来得到国际广泛认可,丘吉尔使英国团结一心……他们因为有德,所以受到尊敬、信任、感激,普天之下,所有认识他们的人都可以成为朋友。刘备的遗诏很好的揭示了这一的关系:“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柏拉图说:“德行是最好的财富。”所以,让我们注重德行修养吧,做一个有德的人,然后你会获得更多亲近的朋友。
2.以微笑面对苦难
人生中难免会遭遇形形的苦与难,但我们若是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直面它,就会收获美好生活,成就美好的自我。
苦难是上天派遣下凡的成功的使者,积极应对,就能手摘星辰。
李清照可不就是此理的真实写照了吗!李清照在中年时期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先是亡夫之痛,改嫁之苦,后是国家的岌岌可危。苦难无不摧残着她,但他却没有被国仇家恨击垮,她重拾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发出“恨吾身非男儿,不能驰骋疆场……”的慨叹,他用乐观的心态关注着国家时事,如同“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般。面对亡夫之痛,她则坚强面对,鼎力完成亡夫的遗愿,勾勒出述不清的文学瑰宝。她用乐观的心态,将哀愁封印在诗词中,最终他成为了炽手可热的大诗人。
之所以李清照能成就美好的自我,是因为她在遭受生活中的种种苦难之时,她用积极的精神驱散心中的雾霾,让光明降临其身。所以当我们遭遇苦痛,我们需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待之,这样才能成就自我。
不过以悲观的态度对待苦难,则会坠入黑暗的深渊。
项羽是众所周知的大将军,戎马一生,但他却有个不可否认的弱点---悲观面对挫折。当年“垓下之围”一战,项羽的军队粮草告急,战士也是日渐颓废,这种苦难让项羽无心治军,当项羽看到军中的狼狈之景,他哀莫大于心死,便行尸走肉般的草草处理军中事务。最后,项羽敌不过这苦难带来的哀伤,一代霸主乌江自刎,留下了满目苍夷和国仇家恨。因为项羽在面对苦难时哀莫大于心死,以灰心之姿应对,才让一代袅雄从此灰飞烟灭。
由此可见,只有积极应对苦难,才能收获美好人生。
不只是这些大人物是这样的,在生活中,人人皆如此。少年时期会尝到学业受挫的苦痛,中年后会遇到工作中的苦痛,老年则会尝到痛失爱人的苦痛;但若是以积极向上.乐观大方的心态去面对,那么一切苦难都会化作前进的动力,从而让我们收获别样的美好人生。
当遭受苦难时,请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之。
3.自我认知与感到的外界态度
每个人都对自己有或好或环的认知,对自己肯定,会觉得外界对自己是友好的,对自己否定,会觉得外界对自己是恶意的,所以,自我认知决定了自己所感受到的外界对自己的态度。
曾经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从小对自己有极大的信心,认为自己有能力,能将事情都做好。与同学相处,她会觉得同学对自己是友善的;为朋友解惑时,她会感觉到朋友信赖的目光;成绩下降被老师批评时,她会认为这是老师对她的鼓励与鞭策;不小心割到手或摔倒时,妈妈的责备会让她觉得温暖“由此可见,对自己有好的认知,感到的外界对自己的态度也是关心与友善的。为什么撒切尔夫人感受到外界对自己是友善的?就是因为她对自己认知。觉得自己很棒很厉害,就会觉得一切是美好的。
罗伯特·舒曼本想成为钢琴家,却因意外导致一只手残废,他认为自己这一生完了,再也做不了钢琴家,是个没用的人。他无奈做了作曲的人,可每当他递稿子进到店中时,店员们的低
语,他会觉得他们在嘲笑他,看不起他。而妻子成为著名钢琴家,接受众人赞扬时,他会觉得妻子看不起他、众人在轻视他、嘲笑他。他觉得身边充满恶意。由此可知,对自己是否定的,就会觉得外界对自己的态度是不屑、嘲笑。为什么罗伯特感受到的都是外界的恶意?就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认知,觉得自己很失败、很没用,就是觉得世界充满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