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宗教对死亡的称谓和认识
中国: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会产生大量的词汇,这些词汇又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根据一些特定的死亡称谓,我们可以从中推断出死者的身分、职业、信仰、性别以及生者与死者的关系等的信息。特定人物的特定死亡别称同样反映了我国传统称谓文化的广博内涵。
 
一、道教中的死亡别称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期。此时朝廷已腐败到了极点,皇帝公开卖官鬻爵,大肆聚敛,官吏则雪上加霜,贪脏枉法,,加上战祸连年,天灾不断,黎民百姓无不在生死存亡的边缘挣扎。蔡文姬的《悲愤诗》留下了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
后载妇女。下边写被掳时的景况: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最后写回到故乡时的所见: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到了生民百遗一,千里无鸡鸣的悲惨境地了。在这种境况下,生存成了首要的危机,人们迫切需要寻解脱和祐护之途。道教于是应运而生。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东汉熹平年间张角创立太平道,这些都是早期的道教。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经东晋道士、医学家葛洪,北魏道教徒寇谦之和南朝齐梁年间道教徒、医药学家陶弘景等人的改造,道教成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宗教信仰。它适当吸收了儒家和佛教的一些东西,使道教的理论更加系统化,得到了历代君主的青睐,开成了中国古代儒、释、道三教鼎立之势。
道教和道家是颇有区别的。道教是中国本土生长的宗教,而道家则是中国的一个哲学派别。但道教取材于道家学派,道教把老子尊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把庄子尊为南华真人;把《老子》和《庄子》二书称为《道德经》和《南华真经》;在理论上也吸收并发挥了道家的清静无为,抱素守朴的养生理论,特别是尊奉为道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教义。但是,从其思想渊源上看,要上推到原始社会的巫术和秦汉以来的神仙之术。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科学知识的贫乏,人们就把一些自然现象,尤其是给人们带来灾祸或死亡的
现象都归于神仙鬼怪,于是产生了巫师来进行占卜吉凶,祈福禳福等活动。到了战国时期又出现了方士,所谓者,神仙之方也。他们用炼丹修仙的方法求得长生,又以画符念咒一类的手段来通神驱鬼为人求福免灾。所以在汉代出现的方仙道黄老道都是道教的前身。
在生死观上,道家和道教也有同有异。虽然相同的是避世求生的目的,但道家认为死是自然规律,对死采取不患不哀的态度;而道教则把神仙之术发展开来,给人以长生不死的希望——建立起一种长生不死的生死观。他们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抱朴子·内篇》)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抱朴子·黄自篇》),人只要能内修外养,修道养生,便可以获得长生。修炼的方法为服食金丹和安身养气等,这又是与道家的物我合一、不卑不亢的自然观大相径庭。
葛洪《抱朴子·论仙》说:人修道成仙有三等:上士举形生虚,谓之天仙;中士游各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所谓道教的成仙,也即是人世生活的结束。
道教徒的死亡别称有如下几类:
1、羽化升天
羽化  羽化本指昆虫由幼虫蛹化为成虫,长出翅膀。后借此意指变化飞升成仙。道教徒老病而死称羽化。《晋书·许迈传》:玄(指许迈,因信道改名玄)自后莫测所终,好道者皆谓之羽化矣。
仙化  《书言故事·道教·羽化》:道士亡,曰羽化、仙化。原注:羽化、仙化,讚其生羽翼,飞升为仙也。
升天  升天即飞升登天,曹植有一首《升天行》,就描绘了幻想里的仙山:乘蹻追术士,远之蓬莱山。灵液飞素波,兰桂上参天。玄豹游其下,翔鹍戏其巅。乘风忽登举,仿佛见众仙。”“ju ,音觉),通,草鞋。乘蹻是一种乘飞鞋飞行的仙术,《抱朴子》中有乘蹻可以周流天下之说;蓬莱山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一;远之就是远往;灵液指神水;玄豹是黑的豹,神话中的兽;,鸟名,即昆鸡。
遐升  “遐升即升天,指死亡。清代王继香《<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薄寒中人,肺葳蕤而上逆,噩梦符谶,手芙蓉以遐升。
化升  化升即羽化飞升。清代吴芗本《客窗闲话·神尼》:来观神尼化升者,男女不计其数。
骑鹤化  道教称安坐而死为骑鹤化。明代陶宗仪《辍耕录·夫妇入道》:坐抱一膝而逝,方外者流谓之骑鹤化。清代东轩主人《述异记·鹤化寄药》:九峰山人颇有所得,晚年无疾,骑鹤化去。道教中有很多骑鹤或化鹤成仙的故事,如前文的跨鹤鹤化等别称中所述即是。由于道教的影响,民间也广泛采用了这些别称。
遗世  意为遗弃,本指避世,道教谓羽化升仙,后泛指去世。唐代陈子昂《续唐故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遂解形而遗世,乘白云以上宾。明代吴承恩《寿潘母杨孺人六秩序》:而况乎韦背所天,已踰三纪,而熙翁遗世,又十余年矣。清代陈梦雷《拟古十首·去者日以疏》诗:遗世如浮烟,得失复何有。
2、蜕解
蜕解即葛洪所谓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者。
  指蜕皮,引申为变形变质。如蜕化变质。道教说先死后蜕,认为死亡就像蝉蜕去其外壳一样,修道者死一般称为。唐代王适《潘尊师碣》:翌日,师曰:吾其蜕矣!”“蜕也可为用于不是道士的人来表示一种尊敬,如清代潘耒《韩蕲王墓碑歌》:韩王蜕去五百载,当年英名至今在。
蝉蜕  蝉蜕本指蝉蜕去的外壳,道教则指先死后蜕为尸解仙者。由于佛道在中国文化中的相互影响,所以也有称佛教徒之死为蝉蜕的。唐代贯休《禅月集四·经旷禅师院》诗:再来禅师已蝉蜕,  株枯醴泉竭。”“  是译名,即郁金香;醴泉指甜美的泉水。
遗形  遗形也是尸解成仙的一种说法。即形体,指身体。道教认为道人死就是遗弃了身体,而本人已得道成仙。唐代岑文本《京师至德观法王孟法师碑铭序》:以贞观十二年七月十二日,遗形而化,春秋九十有七。宋代梅尧臣《长行歌》:遗形得极乐,升仙上玉京。
    道教认为修道者不会死,而是修练到一定程度之后魂魄脱离形骸而成仙,其实也就是死。《太平广记》卷五八引前蜀杜光庭《集仙录·魏夫人》:所谓尸解者,假形而示死,非真死也……白日解者为上,夜半解者为下。
尸解  指人的形体,即解脱。道教认为修道成功者,因阴阳已成,形体已无作用,即蜕去外形,成仙而去。《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你道怎么叫做尸解?从来仙家成道之日,少不得该离开人世……有一样也似世人一般死了的,只是棺中到底没有尸骸,这为之尸解。东汉唯物主义论者王充在《论衡·道虚》中有几段话说:世学道之人,无(李)少君之寿,年未至百,与众俱死,愚夫无知之人,尚谓之尸解而去,其实不死。”“所谓尸解者,
何等也?谓身死精神去乎,谓身不死得免去皮肤也,……如谓免去皮肤乎,诸学道死者骨肉俱在,与恒死之尸无以异也。王充是个不信鬼神的人,在《道虚》中还说:鸟有毛羽,能飞,不能升天。人无毛羽,何用飞升?使有毛羽,不过与鸟同;况其无有,升天如何?他还说: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物无不死,人安能仙。王充对羽化升天、尸解成仙都持鲜明的批判和否定态度,一针见血地指出道教所谓升仙尸解之类实质是死亡的别称。如《花月痕》第四十八回:生死者人之常事,就像那草木春荣秋落一般,成仙的尸解,成佛的坐化,总是一死。
形解  《史记·封禅书》:(燕人)为方仙道,形解销化。唐代颜真卿《茅山玄静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德本无累,道心有常,实曰形解,孰云坐化?
解化    解化指舍弃肉身,修行成道。宋代黄庭坚《书问政先生诰后》:杨氏(杨行密)之未解化而去,弟子葬之。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三》:王子乔事,旧说浮丘公携与乘鹤,共登嵩山,此事又不同,解化时年正十五六云云。
蜕解  宋代沈辽《零陵先生贤赞·澹岩先生》:人孰不死,富贵何为?秦人徵之,蜕解其尸。
蜕骨  唐代孟郊《孟东野集·终南山下作》诗:因思蜕骨人,化作飞桂仙。”“飞桂仙即飞月仙。
蜕化  宋代周密《癸辛杂识别集·杨髠发陵》:尝闻有道之士能蜕骨而仙,未闻併骨而蜕化者,盖天人也。明代王宠《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仙人蜕化处,千载空芙蓉。后来也泛指死亡,如柔石《二月》十七:我是紧紧地执住他底手,好像这样执住,他才不致似的;谁知他灵魂之手,谁有力量不使他蜕化呢?他死了。
解形  唐代陈子昂《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遂解形而遗世,乘白云以上宾。前蜀杜光庭《仙传拾遗·张子房》:子房佐汉,封留侯,为大司徒。解形于世,葬于龙首原。
解体    汉代蔡邕《九疑山碑》:泰阶以平,人以有终。遂葬九疑,解体而升。
解骨  南朝··鲍照《白云》诗:探灵喜解骨,测化善腾天。”“探灵测化皆道号。
尸解还有分类,借木而解蜕成仙者谓之木解,死于兵刃者谓之兵解,死于水中者谓之水解。唐代黄滔《祭先外舅》:余辄疑道有形全、气全、兵解、木解,考斯事矣,或其义也。看来黄滔对尸解一说至少是存疑的。汉代刘向《列仙传·琴高》:是任水解,其乐无穷。
葛洪所著《神仙传·郭璞》:敦(王敦)诛璞……殡后三日,南州市人见璞货其平日服饰,与相识共语,非但一人。敦不信,开棺无尸,璞得兵解之道。类似这类故事,道教经籍中很多,有名有姓,言之凿凿,而皆不见于正史,可见其伪。
就化  就化指道士和僧人去世。白居易《唐抚州上弘和沿石塔碑铭》:言讫趺坐,恬然就化。”“f ,音夫)即坐,是双足交叠而坐。
遁化  遁化是专用于道士的死亡婉称。《至顺镇江志·道观·宫》:(金坛县)燕洞宫,在茅山燕洞口,女仙钱妙真遁化立祠之所。
二、佛教
佛教是公元前五世纪或六世纪由释迦牟尼所创。释迦牟尼原名悉达多,姓乔答摩,是古印度迦罗妣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释迦牟尼是建教后的称号,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在中国,佛教也称为释教。佛教于西汉初传入中国,初时影响不大,后经过汉译佛经的传播,特别是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伦理与宗教观念的融合,形成了汉传佛教,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达到鼎盛时期。至今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年左右,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等都有相当影响。
佛教的生死观既不同于道教,也不同于儒家。它反对长生不死的道教观念,也反对儒家的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佛教的生死观是建立在的基石之上的。
佛教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佛教一个主要教义叫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区别人空。这个人空不是说空无一人,而是说人是由五蕴在一定的条件下暂时和合而成。并且在一定的因缘关系中轮转不息,没有永恒常在的自体,所以说人是空。聚集类别的意思。五蕴指构成现实人的五种事物和现象,即、受、想、行、识。指构成身体和世界的物质,与我们平常指的颜等不是一回事。受蕴指由人的感觉器官所生出的苦、乐、不苦、不乐等感受。想蕴是认识直接反映的影像及形成的感觉、表象、概念等。行蕴指一切精神现象的生起和变化活动,如计划、目的、判断等。识蕴指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识。五蕴是佛教研究的重点。派别不一,识见不同,解释也有所差异。
五蕴中,蕴属于物质现象,其余四蕴则属精神现象。五蕴和合则成人,但这种和合是暂时的,时刻变化的,不能自我决定的,失去了五蕴和合,即不能成为人,还是。是物质现象,佛教讲世上万物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的。就像中国古代五行说构成世界的物质是金、木、水、火、土一样。四大也叫四大种四界四大的属性和作用:地大
以坚为性,能载万物;水大以湿为性,能包容物;火大以暖为性,能成熟物;风大以动为性,能生长物。人以皮肉筋骨为地大,血液唾精为水大,体温暖气为火大,吸气呼气为风大。人死了骨肉归地,湿气归水,暖气归火,呼吸归风,是四大皆空。即使人活着,四大也不断变化,地大不调则肌体筋骨出毛病;水大不调则畏寒;火大不调则发烧,风大不调则气喘。轻则伤身,重则死亡,也是四大皆空。所以佛教有即是空,空即是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