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缘体,也就是经由趣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社会体,这种趣缘关系建立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之上。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强烈的情感认同使体成员之间形成了十分稳定的“强关系”,因此趣缘体也成为文化产业最为关注的目标受众。
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针对趣缘体的出现,影视产业在影视生产和营销上都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以迎合趣缘体的需求,谋得更大的市场和商业利益。
一、内容上,跨媒介叙事成为常态
既然是针对趣缘体,那么为了争取最多的目标受众,影视生产势必会将热度最高、粉丝体最大的领域作为自己挖掘和耕耘的重点。小说、游戏、漫画、音乐……凡是承载着趣缘体共同美好的意象都能成为影视创作的源头。因此,我们经常能看到影视作品中呈现的“破壁”元素。
(一)“二次元”漫画:向着电子荧幕的跨屏衍生
2015年,腾讯动漫合作大会集结了动漫全产业链各领域核心代表,并首次提出“二次元经济”这个概念,随后《从前有座灵剑山》《我叫白小飞》等国产动漫相继登陆荧屏。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由翼下之风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网络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在《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每个国家都以一种动物出现,而这些动物不同的外貌和性格特征则成为国家形象的投射。事实上,《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是一部“历史片”,它以拟人化的手法和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近代历史的发展。《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不仅成功实现了漫画作品的影视化,更是掀起了一股“二次元民族主义”的潮流。
2017年,《光明日报》报道称二次元文化正“从小众走向大众”作为一个日渐兴起的趣缘体,其形成的二次元美学广泛影响了中国影视创作,带来新的审美标准和叙事方式。
(二)电子游戏:促进游戏影视的产业融合
影视与电子游戏之间的产业互动与融合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电子游戏可以为影视发展提供更多的受众和资本,而电影则可以在艺术形式上给予电子游戏更为成熟的指导。此外,技术的创新也将赋予游戏影视创作更多的可能,3D、4D、VR、AR等技术能够强化影视作品的视觉效果,提升参与性和可看性,对于强调体验感的游戏迷来说无疑会有更强的吸引力。
自1993年第一部由游戏IP改编成电影的《超级马里奥兄弟》问世以来,已经有40余部游戏IP改编电影在28年间登上大银幕与观众见面。《古墓丽影》《寂静岭》《生化危机》等著名影视作品实际上都是从电子游戏改编而来。而国产游戏的影视化之路则要艰难得多,《古剑奇谭》《征途》《侍神令》等游戏改变的电影电视剧在收视方面差强人意,在叙事结构上过于平板,在呈现方式上依旧以大屏幕为主,3D、VR等新技术没有被采用,影响了电影的张力。
(三)网络文学:成为影视改编的市场支撑
优秀的小说赋予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网络平台为这些作品提供了方便而廉价的传播途径,由网络所发展和聚集的大批粉丝为票房和收视率提供了保障,而资本则促进了网络文学与影视的融合与共生。
2010年,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杜拉拉升职记》上映。这部影片取得了超1.2亿元的票房,从此拉开了网络文学与影视改编的序幕。此后,网络文学凭借丰富的题材和强大的粉丝基础,成为影视改编的宠儿,《步步惊心》《小时代》等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频频成为IP爆款,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近年来,随着晋江文学、潇湘书院等网络文学原创平台的推动,网络文学愈加繁荣,影视作品改编的题材也愈加丰富。网络文学IP已经成为影视改编的市场支撑。
二、形式上,视频短小化成为潮流
如果说趣缘体的兴趣消费点为影视生产方提供了内容导向,那么作为生产者的趣缘体则推动了影视作品形式上的转向。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发展越来越倾向于轻便化甚至“傻瓜化”,这使得短视频生产与传播的门槛大大降低,为非专业的趣缘体生产视频、分享自己的爱好提供了机会。同时,短视频也逐渐具有了独立的文本形态,不再只是他人制造的影像世界,而是人们即时交流的“口语”,成为趣缘体聚合、交流的有力工具。
(一)短视频:趣缘体的社交新方式
“移动短视频应用”是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全新社交应用,其最大特点是简便和短小。简便是指它允许用户使用手机进行拍摄,短小是指视频时长短小,一般在30秒以内。移动短视频应用与互联网社交平台无缝连接,能在拍摄制作后直接上传,实现实时共享。
在各个短视频应用的内容矩阵中,深度聚焦并且
影视剧研究
趣缘文化视域下影视作品的新特点
阴邓磊
摘要:在趣缘文化的影响下,影视作品呈现出新的特点。内容上,漫画、电子游戏和网络文学成为影视创作的重要来源,跨媒介叙事成为常态;形式上,视频时长呈现出短小化的特点,如短视频和Vlog数量的喷发式增长;推广上,算法技术与UGC推广的协同实现了更加精准和有效的营销。
关键词:趣缘文化;趣缘体;影视生产;跨媒介叙事;视频短小化;算法技术;UGC
123
视听2021.6|
|RADIO &TV JOURNAL 2021.6
足特定体需求的垂直内容最受欢迎,如满足追星体的明星板块、满足美食爱好者的美食板块、满足旅游爱好者的美景板块等。趣缘体除了在他们的专属领域内生产短视频外,平台提供的一键转发功能也使体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更为简便,同时也满足了成员在体中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精神的互换。由此,移动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趣缘体的最佳聚集地。(二)Vlog :“松圈主义”者的视频日记Vlog 是video blog 的缩写,也就是视频博客。相较于传统的博客形式,Vlog 的表现方式更加多元化,它包含文字、图像和音频于一体,能够展示创作者的日常生活。2019年5月31日,哔哩哔哩网站宣布上线“Vlog 星计划”,以500亿次曝光扶持Vlog 创作,由此2019年成为Vlog 元年。Vlog 相比其他的视频形式,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人格化特征突出,这种人格化特征体现为Volg 既能在某种程度上实现拍摄者记录生活的初衷,也能满足其对于情感联系和归属感的需求,因此,对于渴望体认同又想彰显自我的趣缘体来说,Vlog 是一个记录生活、分享爱好的重要选择。相较于短视频强大的社交属性,Volg 对于崇尚“松圈主义”的年轻人来说,能够满足他们既想与社保持一定距离,又想寻求认同感的需要。此外,Vlog 吸
引年轻人追捧的原因之一在于经过“适度真实”的包装,而这一点也正好符合他们在社交原则上提出的松圈主义———“热爱圈子,表现自我”。三、推广上,
技术主导与UGC 营销相互协同趣缘文化影响下的影视作品推广实际上是由生产
者与消费者共同完成的。一方面,生产方通过大数据和算法推荐等技术实现分发的精准落点;另一方面,作为消费者的趣缘体在欣赏完作品后凭借自身的特长对其进行再生产和口碑营销。消费者娱乐兴趣与网络劳动工作的界限趋于模糊,而生产者则以一种支持合作的姿态进行更为隐蔽的剥削。(一)技术加持:“趣缘”背后的隐性连接人工智能的兴起带来了一种“看不见”的连接,即以算法为逻辑的连接。这种连接收集大量的数据后通过算法将用户个体进行分类,同一类别的个体被贴上同一“标签”,然后再将其感兴趣的内容精准推荐给这一标签下的用户。这种以兴趣为主导的连接,将异质的个体聚集在同一类标签下,通过这些用户的转发、评论建立起一个社交圈,实现隐性连接。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借助以大数据和算法技术为基础的推荐机制,收集用户的浏览轨迹、关注对象等信息,进行用户画像,给用户打上标签,再通过过滤、排列组合将相应的内容精准分发给用户,具有相同或相似画像的用户被算法聚集在一起。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用户交流越来越频繁,最后实现隐性连接向显性连接的转化,生成真正的趣缘体。(二)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字幕组与版权方的互动合作
相比其他领域的再生产,在影视界有一个特殊的趣
缘体,他们的存在是对于原作者的威胁,
但同时又是推广作品的巨大助力,这个体就是字幕组。字幕组的
成员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聚集在一起,
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分工,义务为以海外影视为主的外来影视作品配上
翻译出来的字幕。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国内的字幕组已经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与其他影视爱好者进行直接交
流。随着字幕组影响力逐渐增大,
影视作品的创作者与字幕组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在字幕组成立之初,许多影视制片机构指责其为
“网络盗版”,认为字幕组侵犯了其作品著作权。但随着字幕组自身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交媒体巨大的
步步惊心韩国收视率“口碑营销”力,事情的发展出现了转折。
版权方发现字幕组在对作品进行译制后会在各大社交平台进行推荐,
而作为影视爱好者的字幕组成员在该领域内具有强大的号召
力,有助于作品在海外的宣传。
因此,版权方表现出一种暧昧的态度,甚至开始主动与字幕组合作,
比如凤凰天使韩剧社就获得了韩国SBS 电视台独家授权,能合法
制作SBS 电视节目的中文字幕网络文件。在字幕组与
版权方的某种默契下,字幕组的规模不断变大,
其生产的译制版作品也为版权方起到了宣传预热的效果。在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社交平台乃至生活
工作平台的背景下,网络趣缘文化全方位地参与到人们
的日常生活和公共生活中。而作为映射人们生存生活
状态的文化产物,影视作品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
发生新的变化、产生新的特点,
这些变化体现在影视作品的内容、形式和推广等多个方面。随着趣缘文化的不断
演进,影视作品的生产与消费格局也将因时而动,顺势
而为。
参考文献院
1.蔡骐.网络虚拟社区中的趣缘文化传播[J].新闻与
传播研究,2014(09):5-23+126.2.吴晋娜.“二次元”文化,从小众走向大众[N].光明日报,2017-06-27(08).3.齐伟,李佳营.论华语电影的二次元审美文化现
象[J].电影艺术,2016(05):80-89.
4.林品.青年亚文化与官方意识形态的“双向破壁”
———“二次元民族主义”的兴起[J].探索与争鸣,2016(02):69-72.5.王晓.影视与电子游戏之间的产业融合性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6.颜纯钧.电影结构新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6(03):138-146.
7.王晓红.论网络视频话语的日常化[J].现代传播(中
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02):133-136.8.吴洪莉,刘梦娇.VLOG :短视频下一个爆发点———基于B 站的热门Vlog 视频内容生产策略分析[J].湖北
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06):129-132.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视听解读
影视剧研究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