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系统上线验收流程
一、准备工作
1、硬件方面准备
1)网络环境准备:是否需要外网连接,是否需要交换机、路由器、网线等,如果需要,写明具体的数量。
2)测试机准备:所需测试机的配置、数量及分配的IP。
3)其他硬件设备:如电源等设备、物品的具体数量。
2、软件方面准备
1)操作系统准备:如新系统对操作系统有特定要求,提前装好所需系统软件。
2)支撑软件的准备:信息通所需的数据库、支撑软件、环境变量、不同版本不同厂家的浏览器等。
3、测试内容准备
1)整理系统功能列表:根据建设方案、招投标文件、需求文档等文件资料整理出系统功能表,为初次测试确定依据。
2)制定方案及准备测试用例:拟订软件测试计划、方案,设计和生成测试用例、准备测试数据,明确软件产品的最重要部分。
4、知识方面准备
测试人员提前学习熟悉系统的功能、需求、模块、架构等一系列的知识,为即将进行的系统测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硬件验收
硬件验收是系统验收的根基,关系到系统运行的稳定、速度、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硬件验收包括以下几方面:
(1)服务器所属项目;(2)服务器的型号、序列号;(3)CPU的型号、序列号、个数;(4)内存的型号、序列号、大小、条数;(5)硬盘的型号、序列号、大小、个
数;(6)RAID卡、电源的序列号;(7)随机附送的软硬件情况记录;(8)其他硬件设备的情况;(9)操作系统安装情况、联网情况、数据库安装情况、机器的名称、IP等。
四、软件测试验收
软件验收为系统验收的核心。对软件质量、软件的可维护性、软件的易用性和软件项目的实施周期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1、测试环境下的测试验收
1)初次测试
依据系统功能列表中的功能进行逐个测试,测试中记录以下情况:功能是否实现,功能是否符合要求,测试时间。
软件测试流程系统测试类型有以下几方面:
(1)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就是对产品的各功能进行验证,根据功能测试用例,逐项测试,检查产品是否达到要求的功能。
1)从软件的功能是否全面;
2)软件功能是否正确;
3)程序和数据是否与产品需求说明及用户文档的全总说明相对应。
(2)可靠性测试:指软件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不出现故障,持续运行的能力。
1)软件不应存在导致软件无法运行、崩溃或导致数据破坏、缺损的重大缺陷;
2)测试一般包括成熟性、容错性、易恢复性、数据是否具有校验机制等方面。
(3)容错性测试:评价软件是否拥有异常处理手段;对关键操作、不可恢复的操作或可能引起灾难性后果的操作应有明确的提示,并请求用户确认。
(4)易用性测试:指软件的易用程度。
1)用户学习、操作软件的难易程度;
2)数据编辑、检索、输出的方便程度和灵活程度;
3)易理解程度、易浏览性、可操作性。
(5)可维护性测试:
1)指用户根据自己的要求、使用环境对软件进行个性化定制的可能性、难易程
度和灵活程度;
2)运行出错后,用户自己发现、诊断、修改错误的可行性与工作量。
(6)性能测试:性能测试主要测试软件的运行速度和对资源的消耗。通过调整系统
所依赖的软硬件配置、网络拓补结构、工作站点数、数据量和服务请求数来测试软件的移植性、运行速率、稳定性和可靠性。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时间特性;
2)资源特性;
3)网络特性。
(7)可移植性测试:通过硬件兼容性测试、软件兼容性测试和数据兼容性测试来考察软件的跨平台、可移植的特性。重点掌握以下几点:
1)兼容性:操作系统兼容性、异构数据库兼容性、新旧数据转换、异种数据兼容性、硬件兼容性等;
2)适应性:在适应目前需求的基础上,为将来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性能扩充留有余地;
3)可扩充性:新功能、新业务的增加能够在不影响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实现。
(8)安全性测试:通过非法登陆、漏洞扫描、模拟攻击等方式检测系统的认证机制、加密机制、防病毒功能等安全防护策略的健全性。重点掌握以下几点:
1)软件使用的安全性;
2)数据的存储、传输和访问安全;
3)安全测试期间,测试人员假扮非法入侵者,采用各种办法试图突破防线。
(9)用户管理测试:对系统进行用户添加,授权等一系列操作发现任何问题都记录
下来形成文档,然后对用户进行权限变更、删除等一系列操作,文档记录问题发现时间、问题描述、问题原因、解决方法、解决时间等(详细情况填写问题记录)。将发现问题由建设方提出解决方案,由用户确定后进行修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