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规范》(草案)
Computer Software Testing Criterion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1、目的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软件产品的生命力。测试工作的标准化是软件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重要而且必须的环节。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在于使测试流程更标准,测试过程更规范。从而使整个软件生产纳入更系统化、更专业化的轨道。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软件测试流程的管理和测试的具体操作过程。本标准的使用者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
 
二、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技术是多种多样的。以下将介绍比较常用的一些测试方法:   
1、静态测试
静态方法是指不运行被测程序本身,仅通过分析或检查源程序的文法、结构、过程、接口等来检查程序的正确性。静态方法通过程序静态特性的分析,出欠缺和可疑之处,例如不匹配的参数、不适当的循环嵌套和分支嵌套、不允许的递归、未使用过的变量、空指针的引用和可疑的计算等。静态测试结果可用于进一步的查错,并为测试用例选取提供指导。
2、动态测试
 动态方法是指通过运行被测程序,检查运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并分析运行效率和健壮性等性能,这种方法由三部分组成:构造测试实例、执行程序、分析程序的输出结果。
3、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它是在已知产品所应具有的功能,通过测试来
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时,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盆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者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锯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且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性。黑盒测试方法主要有等价类划分、边值分析、因—果图、错误推测等,主要用于软件确认测试。
      “黑盒”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黑盒”法是穷举输入测试,只有把所有可能的输入都作为测试情况使用,才能以这种方法查出程序中所有的错误。实际上测试情况有无穷多个,人们不仅要测试所有合法的输入,而且还要对那些不合法但是可能的输入进行测试。
4、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它是知道产品内部工作过程,可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有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而不顾它的功能,白盒测试的主要方法有逻辑驱动、基路测试等,主要用于软件验证。
      “白盒”法全面了解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对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白盒”法是穷举路径测试。在使用这一方案时,测试者必须检查程序的内部结构,从检查程序的逻辑着手,得出测试数据。贯穿程序的独立路径数是天文数字。但即使每条路径都测试了仍然可能有错误。第一,穷举路径测试决不能查出程序违反了设计规范,即程序本身是个错误的程序。第二,穷举路径测试不可能查出程序中因遗漏路径而出错。第三,穷举路径测试可能发现不了一些与数据相关的错误。
5、ALAC(Act-like-a-customer)测试
   ALAC测试是一种基于客户使用产品的知识开发出来的测试方法。ALAC测试是基于复杂的软件产品有许多错误的原则。最大的受益者是用户,缺陷查和改正将针对哪些客户最容易遇到的错误。   
6、单元测试方法
6.1单元测试任务
单元测试任务包括:
u      模块接口测试;
u      模块局部数据结构测试;
u      模块边界条件测试;
u      模块中所有独立执行通路测试;
u      模块的各条错误处理通路测试。
        模块接口测试是单元测试的基础。只有在数据能正确流入、流出模块的前提下,其他测试才有意义。
6.2接口测试
测试接口正确与否应该考虑下列因素:
u      输入的实际参数与形式参数的个数是否相同;
u      输入的实际参数与形式参数的属性是否匹配;
u      输入的实际参数与形式参数的量纲是否一致;
u      调用其他模块时所给实际参数的个数是否与被调模块的形参个数相同;
u      调用其他模块时所给实际参数的属性是否与被调模块的形参属性匹配;
u      调用其他模块时所给实际参数的量纲是否与被调模块的形参量纲一致;
u      调用预定义函数时所用参数的个数、属性和次序是否正确;
u      是否存在与当前入口点无关的参数引用;
u      是否修改了只读型参数;
u      对全程变量的定义各模块是否一致;
u      是否把某些约束作为参数传递。
            如果模块内包括外部输入输出,还应该考虑下列因素:
u      文件属性是否正确;
u      OPEN/CLOSE语句是否正确;
u      格式说明与输入输出语句是否匹配;
u      缓冲区大小与记录长度是否匹配;
u      文件使用前是否已经打开;
u      是否处理了文件尾;
u      是否处理了输入/输出错误;
u      输出信息中是否有文字性错误;
6.3数据测试
检查局部数据结构是为了保证临时存储在模块内的数据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完整、正确。局部数据结构往往是错误的根源,应仔细设计测试用例,力求发现下面几类错误:
u      不合适或不相容的类型说明;
u      变量无初值;
u      变量初始化或省缺值有错;
u      不正确的变量名(拼错或不正确地截断);
u      出现上溢、下溢和地址异常。
        除了局部数据结构外,如果可能,单元测试时还应该查清全局数据(例如FORTRAN的公用区)对模块的影响。
6.4控制流测试
在模块中应对每一条独立执行路径进行测试,单元测试的基本任务是保证模块中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此时设计测试用例是为了发现因错误计算、不正确的比较和不适当的控制流造成的错误。此时基本路径测试和循环测试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测试技术。计算中常见的错误包括:
u      误解或用错了算符优先级;
u      混合类型运算;
u      变量初值错;
u      精度不够;
u      表达式符号错。
        比较判断与控制流常常紧密相关,测试用例还应致力于发现下列错误:
u      不同数据类型的对象之间进行比较;
u      错误地使用逻辑运算符或优先级;
u      因计算机表示的局限性,期望理论上相等而实际上不相等的两个量相等;
u      比较运算或变量出错;
u      循环终止条件或不可能出现;
u      迭代发散时不能退出;
u      错误地修改了循环变量。
6.5出错处理测试
一个好的设计应能预见各种出错条件,并预设各种出错处理通路,出错处理通路同样需要认真测试,测试应着重检查下列问题:
u      输出的出错信息难以理解;
u      记录的错误与实际遇到的错误不相符;
u      在程序自定义的出错处理段运行之前,系统已介入;
u      异常处理不当;
u      错误陈述中未能提供足够的定位出错信息。
6.6边界条件测试
边界条件测试是单元测试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众的周知,软件经常在边界上失
效,采用边界值分析技术,针对边界值及其左、右设计测试用例,很有可能发现新的错误。
   
     
7、集成测试的基本方法
        某设计人员习惯于把所有模块按设计要求一次全部组装起来,然后进行整体测试,这称为非增量式集成。这种方法容易出现混乱。因为测试时可能发现一大堆错误,为每个错误定位和纠正非常困难,并且在改正一个错误的同时又可能引入新的错误,新旧错误混杂,更难断定出错的原因和位置。与之相反的是增量式集成方法,程序一段一段地扩展,测试的范围一步一步地增大,错误易于定位和纠正,界面的测试亦可做到完全彻底。下面讨论两种增量式集成方法。
      7.1 自顶向下集成
        自顶向下集成是构造程序结构的一种增量式方式,它从主控模块开始,按照软件的控制软件测试流程
层次结构,以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的策略,逐步把各个模块集成在一起。深度优先策略首先是把主控制路径上的模块集成在一起,至于选择哪一条路径作为主控制路径,这多少带有随意性,一般根据问题的特性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