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一至第六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长期延续过程中形成,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格,需要代代相传和世代遵循的价值准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正己正家的修齐信条、奉行勤俭齐家的治生理念、提倡推己及人的处世原则、注重规范约束的外力保障,为现代家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对涵养新时代良好家风具有重要意义。
倡导正己正家的修齐信条。《易》曰:“家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指出了父母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有着深远影响。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真善美、远离假丑恶。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对涵养良好家风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言行端正、以身作则,才能内齐其家外治其业,才能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奉行勤俭齐家的治生理念。《尚书》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认为治国和营家要遵循勤俭的原则。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在全社会大兴勤俭之风,要从培育勤俭家风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付诸实践、见诸行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提倡推己及人的处世原则。“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蕴含着中国人自古以来推己及人的生存智慧,描绘了传统社会的大同愿景。历史上,一些家庭热心公益、周亲恤邻、造福桑梓,受
到世人的褒奖和推崇,如范仲淹父子接力开办的义庄、义田对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建设的美好愿景从家庭做起,可以实现“里仁为美”的共同社会愿景。要积极弘扬推己及人的家庭风尚,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注重规范约束的外力保障。家规或家法是制度化的家风培养方式,通过成文的条例来确定家风培育的内容、规程,使家人的言行有章可循。唐代的《柳氏家规》和《陈氏家法三十三条》为世人所重,而历经宋、元、明发展完善起来的《郑氏家规》最为有名。这些家规确保了家教的有效实施,确保了家庭内部关系的有序和稳定。
(摘编自王永祥《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中华美德》)材料二:
家风不仅关乎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兴衰成败,还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民风与社会风气的好坏。好的家风可以培育出更多品性端正、思想健康的优秀人才来服务国家与社会,而不良的家风则既不利于其家庭成员的精神成长,还会培养出有损于他人和社会利益的人。因此,创建优秀家风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家族的兴,更关系到一个
民族和一个国家未来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繁荣,它具有思想引领、价值形塑和行为养成等价值功能与作用。
首先,优秀家风具有思想引领的价值功能。优秀家风既包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些基本要素。在家庭道德教育中,传统家风中正直善良、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能引领人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应该被继续发扬光大。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培育和践行亟待融入到家风建设之中,以便实现落细落小落实。
其次,优秀家风具有价值形塑的功能作用。“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文化历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由于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的差异,不同的家庭或家族会形成不同风格的家风,不同的家风又会有不同的价值形塑效果,优秀家风则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一个人的成长,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事,也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最后,优秀家风具有行为养成的实践价值。家庭对孩子心理品质与言行举止的影响,是其他任何机构与组织都无法比拟的。从孩子出生起,父母、长辈及其他家庭成员便是接触孩子最亲密的主体,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优秀家风的培育,应以家长为主导,家长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将自尊自爱、善待他人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下一代。
总之,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好坏不仅事关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无论处在社会发展的哪一阶段,我们都需要十分重视优良家风的传承和培育,
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发挥优良家风对家庭成员的思想引领、价值形塑和行为养成的功能作用,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进而发挥优良家风对民风、社会风气的促进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汇聚磅礴力量。
(摘编自林伯海师晓娟《家风的意蕴及其当代价值》)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风可以体现出家庭成员的精神风貌、道德品格,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能够跨越时间、世代而不断传承。
B.每个家庭都做到推己及人,可以推动“里仁为美”的共同社会愿景的实现,每个家庭都能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C.创建优秀家风关系到一个家庭、家族的兴,甚至关系到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未来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繁荣。D.爱家与爱国的统一是传承和培育优良家风的核心,优良家风对民风、社会风气具有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论证结构来看,材料一是“总—分”式结构,材料二是“总—分—总”式结构;从论证方法看,两则材
料都以举例论证为主。
B.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家,都应遵循勤俭的原则。在实际行动中培育勤俭家风,有助于在全社会大兴勤俭之风。C.材料二第一段分别论述了好的家风和不良的家风带来的不同影响,侧面体现出创建、弘扬优秀家风的重要性。
D.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含家风文化,不同的家庭或家族会形成不同风格的家风,这是由生活环境、生存条件的差异引起的。
3.下列选项,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B.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两则材料都围绕“家风”展开论述,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喜欢睡懒觉,并对父母说:“我周围的同学都这样,而且你们不也经常睡懒觉吗?”小明父母想通过树立家风的方式改正小明的不良习惯,请你结合材料,给予小明父母几点建议。(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看菜
白金科
徒弟是半道上捡的。木匠在早起上工的路上,碰见了这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孩子衣衫褴褛,正站在雪地里瑟瑟发抖,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木匠停下来细问,敢情这孩子是无家可归的。木匠于心不忍,说:“跟着我吧,做我徒弟。”孩子“扑通”跪在雪地里,磕了个头,就跟他走了。
木匠是这一带方圆几十里有名的木匠,木匠的活儿做得扎实精致,木匠尤其善雕刻,在家具上雕刻一些吉祥的图案,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花鸟鱼虫,总能做到栩栩如生,方圆几十里的人家都喜欢木匠做活儿。
木匠现在在榆树沟一户姓殷的人家做活儿。殷家只有母女俩,闺女叫梅,十八岁了,母亲为她招了个上门女婿,需要做些家具,好成亲过日子,就请了木匠。
教会一个徒弟是需要时日的,这不仅要看徒弟的天资和领悟能力,还要看他的上进心。木匠有了徒弟,便带来上工,安排做一些边边角角的活儿,顺便看看徒弟的天资。木匠知道,学艺这事急不得,一招一式都得慢慢来。
但有些事说晚了就容易出岔子,比如说这吃饭上的事,木匠一个说不及,就出了岔子。
手艺人上门做活儿,不住宿的,主家要管两顿饭。木匠的家离着榆树沟十里挂零,一早一晚打来回就行,用不着住宿。再说了,殷家只有母女俩,住下也不合适。通常的,上工第一天,午饭和晚饭都会上四个菜,这叫开工饭,再往后,午饭就只有两个菜了,但晚饭会保持四个菜。这几乎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有的菜是可看不可吃的,手艺人管这叫“看菜”,比如说这鱼。所有的主家会在晚饭时上一条咸鱼,这条
咸鱼,手艺人是不会动筷子的。如若保存得当,咸鱼好些日子也坏不了,让主家完整地撤下去,明晚上再端上来,好凑齐四个菜。日子艰难,大家都懂。
殷家没有男人,也就没人陪木匠吃饭。前些天都是木匠一人一桌,今天木匠有了徒弟,那就师徒俩一块儿用饭了。
木匠好酒。先呷上一口酒,微闭双目细细品着。等到他睁开眼来,要去夹菜的时候,才发现徒弟已经破了鱼身了。
木匠赶紧制止,又给徒弟说一些饭桌上的规矩,徒弟羞愧难当,可是于事无补了。
盘子里是一条白鳞鱼,大约有三两重,金黄的鱼身,缀以白的鳞片,煞是好看。现在,朝上的这面的中间部位已经被徒弟夹走了一块,有了一个不大的豁口,已经不是一条完整的鱼了。这样的话,这条鱼就成了剩菜,以后主家就不好意思再端上桌了。
徒弟自然不敢再去动那鱼。
吃完了饭,木匠用筷子夹起那条鱼,翻个个儿,在盘子里摆好。
师徒俩走后,殷家母女开始收拾碗筷。细心的母亲一眼就看出了那条鱼的端倪。母亲知道这是木匠体谅她们母女,告诉她这条鱼不需要换,以后再端上桌就是。
于是,这条鱼又被来来回回地端了十多天。
殷家的活儿做完了。这天晚上,师徒俩在殷家吃收工饭。拿起筷子,木匠对徒弟说:“孩子,今天晚上,别的菜都别动,咱爷俩只吃鱼,把这条鱼吃完。”
吃完饭,师徒俩要走了,殷家母女送至院门口。在院门口,木匠扔下一句话:“一个小玩意儿,留着耍。”
母女俩迷惑不解。
等到去师徒俩吃饭的屋里收拾碗筷时,方才明白了木匠的话——饭桌上四个菜原封未动,完完整整地摆在那儿。
日月如梭。一转眼,梅的儿子也十八岁了。梅为儿子娶媳妇,要做家具。这时候木匠已经老了,做不动了。木匠的徒弟不成才,只能做一些粗枝大叶的活儿,梅便请了一个新木匠。
新木匠是个年轻的后生,自幼就去城里了,在城里学的徒,那是见过大世面,见过洋玩意的。上工第一天,后生看了梅用的家具,脸上有些不屑,就拿了许多早画好的新样子给梅看。梅说,咱庄户人家,结实耐用就行。后生有些郁闷。
吃午饭了。这第一顿饭是开工饭,按规矩上了四个菜,梅的男人陪着后生,入了席。
一开吃,后生就看上了那条咸鱼。盘子里摆着一条白鳞鱼,大约有三两重,金黄的鱼身,缀以白的鳞片,煞是喜人。后生可不懂“看菜”这一说,他的师父就没教过他。他一伸筷子便去夹那鱼。
却是怎么也夹不动。
梅的男人脸上露出许多尴尬来。
后生明白了,这是一条木头鱼,是人工雕刻的。
后生的脸腾地红了。
自此,后生少了话语,活儿却是做得格外用心了。
(节选自《小小说月刊》)文本二:
“小小说”是小说的样式之一。它的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人物少、故事情节简单。在艺术处理上,对情节、环境不做精雕细刻,只集中精力描绘人物、深化主题。节奏变化紧凑,构思结构精巧,具有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在我国,“小小说”古已有之,《山海经》《世说新语》《笑林》中的小说大部分都是“小小说”。与其他小说相比,“小小说”更能及时地把握时代变革及其在人们心理上的反响,准确捕捉现实生活中美的闪光,使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某种有益的感悟和启发,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趣味。九校联盟
(节选自“百度百科”)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开篇交代了徒弟的来历,徒弟“跪在雪地里”“磕了个头”,体现徒弟对木匠强烈的感激之情。B.文本一中“木匠一个说不及,就出了岔子”,这个“岔子”指徒弟起初不懂饭桌上的规矩,破了鱼身。C.文本一中新木匠对梅用的家具“有些不屑”,是因为梅经济拮据,看不上也做不起新式样的家具。D.“小小说”在我国源远流长,是小说的样式之一,相比于其他小说,它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趣味。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孩子衣衫褴褛”一句运用外貌描写,展现了木匠初遇徒弟时,徒弟穷困、可怜的形象。
B.文本一详细介绍了“看菜”这一规矩的具体内涵,既照应标题,又暗示当时的条件艰苦。
C.结尾“这是一条木头鱼”出人意料,但实际上前文已有伏笔,如“饭桌上四个菜原封未动”。
D.“后生的脸腾地红了”运用神态描写,体现出后生的羞愧,也包含着后生对木匠的仰敬。
8.文本一是如何塑造木匠的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结合文本二的有关内容,简要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体现“小小说”的特征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李浑,字金才,穆第十子也。尉迟迥反于.邺,时穆在并州,高祖虑其为迥所诱,遣浑乘驿往布腹心。穆奉熨斗于高祖,曰:“愿执威柄以熨安天下也。”高祖大悦。晋王广出藩,浑以骠骑领亲信,从往扬州。仁寿元年,
从左仆射杨素为行军总管,破突厥
..阿勿俟斤于纳远川,斩首五百级。进位大将军,领太子宗卫率。
初,穆孙筠卒,高祖议立嗣,浑规欲绍之,谓其妻兄太子左卫率宇文述曰:“若得袭封,当以国赋之半每岁奉公。”述利之,因入白皇太子曰:“立嗣以长,不则以贤。今申明公嗣绝.,遍观其子孙,皆无赖,不足以当荣宠。唯金才有勋于国,谓非此人无可以袭封者。”太子许之竟奏高祖封浑为申国公以奉穆嗣。大业六年,有诏追改穆封为郕国公,浑仍袭焉。二岁之后,不以俸物与述。述大恚之,曰:“我竟为金才所卖,死且不忘!”由是结隙。
有方士谓帝曰:“当有李氏应为天子。”述因诬构浑于帝曰:“臣与金才夙亲,闻其情趣大异。常日数共李敏、善衡,日夜屏语,或终夕不寐。浑大臣也,家代隆盛,身捉禁兵,不宜如此。愿陛下察之。”帝曰:“公言
是矣,可觅其事。”述乃遣裴仁基表告浑反,即日发宿卫千余人付述,掩浑等家,遣左丞元文都、御史大夫
....裴蕴杂治之。案问数日,不得其反状,以实奏闻。帝不纳,更遣述穷治之。述入狱中,召出敏妻宇文氏谓之曰:“夫人,帝甥也。李敏、金才,国家杀之,无可救也。夫人当自求全。”敏妻曰:“不知所出,惟尊长教之。”述曰:“可言李家谋反,金才尝告敏云:‘汝应图箓,当为天子。今主上好兵,劳扰百姓,此亦天亡隋时也,正当共汝取之。’”令敏妻写表,述持入奏之,于是诛浑、敏等宗族三十二人,自余无少长,皆徙岭外。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二》)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太子许之A竞奏B高祖C封D浑E为申国F公G以奉H穆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尉迟迥反于邺”与“不拘于时”(《师说》)两句中“于”的含义不同。
B.突厥,6世纪以后中国北方、西北方操突厥语的民族名称。
C.“今申明公嗣绝”与“而绝江河”(《劝学》)两句中“绝”的含义相同。
D.御史大夫,秦朝开始设立的官职,与丞相、太尉合称为三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穆给高祖献上熨斗并表达对高祖平定天下的祝愿,这让高祖十分高兴。
B.宇文述认为李浑既最年长又有贤能,对国有功,只有他能够承袭申明公的爵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