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实验室安全管理
于佩华 (中海油气 (泰州) 石化有限公司,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根据实验室现状对实验室做出相应安全评价并根据5M1E分析法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根据4M1E现场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分别从人(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五个方面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加以改进。
关键词:实验室;设备;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800(2021)15-0145-02
DOI:10.19900/jki.ISSN1008-4800.2021.15.071
Lubricating Oil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YU Pei-hua (CNOOC (Taizhou) Petrochemical Co. Ltd, Taizhou 225300,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laboratory, the corresponding safety assessment was made an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5M1E analysis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main content of 4M1E field quality management, the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is improved from five aspects: Man, Machine, Material, Method and Environment. Keywords:laboratory; equipment; the safety management
0引言
润滑油实验室存放众多仪器设备,在日常实验过程中会有许多危险因素,现根据实验室现状对实验室做出相应安全评价并根据5 M1 E分析法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1实验室危害分析
1.1针对本实验室分析,根据危险因素带来的影响分析[1]
(1)火灾。实验室涉及众多易燃物质,进行调和、加温、闪点测试时,不当操作均有产生火灾的危险;(2)腐蚀灼伤。油品小样调和中的添加剂以及实验室一些腐蚀品 (硫酸、盐酸等) 都会造成试验人员以及设备的腐蚀;(3)触电。实验室中绝大部分仪器都是电气设备,绝缘层破裂、梅雨季节湿度过大均会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4)机械伤害。实验室有众多大型机械设备,如:FZG、梯姆肯、四球摩擦机等,人员的误操作以及机械设备的磨损均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5)烫伤。实验室有许多高温加热设备,如马弗炉、烘箱等,人员未穿戴齐全防护用品极易造成烫伤;(6)中毒。实验室中存在许多有毒添加剂及高毒试
剂(如甲苯、氯苯等),未佩戴防毒面具进行操作也极容易发生中毒;(7)爆炸。实验室中涉及多种可燃气体 (如氢气等),如若发生泄漏未及时处置,容易发生爆炸事故;(8)窒息。实验室中存在许多惰性气体 (如氮气等),如若发生泄漏未及时处置,容易发生人员窒息事故;(9)噪声。实验室中的大型机械设备以及一些特殊设备,如未对噪声进行控制或人员未进行防护,也会对人体造成噪声伤害;(10)冻伤。实验室中低温浴设备温度较低,甚至低至零下四五十度,操作人员如若未带手套,极易冻伤[2]。
1.2针对本实验室的危险源分类
主要有仪器设备、试剂库、气瓶间、其他等。
仪器设备危险因素辨识清单如表1所示。
表1仪器设备危险因素辨识清单
2马弗炉、烘箱等加温设备烫伤
3闪点仪等点火设备火灾、爆炸
4FZG、梯姆肯、四球摩擦机等噪声
5倾点、低温粘度仪等冻伤
6FZG、梯姆肯、四球摩擦机等机械伤害
工作场所危险因素辨识清单如表2所示。
表2工作场所危险因素辨识清单
2气瓶间火灾、爆炸
3调油间火灾、爆炸、触电、中毒、冻伤、噪声、机械伤害等4常规实验室火灾、爆炸、触电、中毒、冻伤、噪声、机械伤害等1.3针对作业活动分类
作业活动危险因素辨识清单如表3所示。
表3作业活动危险因素辨识清单
2调油火灾、爆炸、触电、中毒、冻伤、噪声、机械伤害等3特种作业等火灾、爆炸、触电、坠亡等
2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价
2.1仪器设备风险评价(D)
可能性(L),事故或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频率(E),暴露于危害事件环境的频率;
结果(C),事故或危害事件的可能结果;
风险(D)=可能性(L)×频率(E)×结果(C)。
仪器设备LECD评价表如表4所示。
表4 仪器设备LECD评价表
马弗炉、烘箱
等加温设备
烫伤63118可接受的风险,容忍闪点仪等点火
设备
火灾、爆
炸
0.50.54010可接受的风险,容忍FZG、梯姆肯、
四球摩擦机等
噪声106160
可能的风险,需要注
意
倾点、低温粘
度仪等
冻伤0.5110.5可接受的风险,容忍FZG、梯姆肯、
四球摩擦机等
机械伤害0.513 1.5可接受的风险,容忍
经评价,本实验室设备风险可能性都为可能风险或可接受的风险。
2.2实验室工作场所安全风险(R)
可能性(L),是指事故 (事件) 发生的概率;严重性(S),是指事故 (事件) 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R)=可能性(L)×严重性(S)。区域固有风险矩阵(R)确定准则
区域固有风险蓝低风险等级用IV 表示、黄一般风险等级用III 表示、橙较大风险等级用II 表示、红重大风险等
级用I 表示[3]
。
实验室工作场所LSR 风险评价如表5所示。
表5 实验室工作场所LSR风险评价
2调油32III 3
特种作业等
2
3
III
经评价,本实验作业场所均为黄一般风险。
3实验室安全管理改进
根据4M1E 现场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分别从人
(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
(Environment)五个方面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加以改进[4]
。
3.1“人”—加强安全管理培训
通过对实验室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上岗培训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体现人本思想
实验室从业人员教育如表6所示。
表6 实验室从业人员教育
三级教
育培训
厂级教育一、理论知识:
(1)公司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2)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3)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4)有关事故案例等;
(5)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及防范措施等
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
(1)劳动防护用品德穿戴培训;(2)消防器材的培训;(3)应急器材、逃生呼吸器的培训;(4)实际操作考核部门
教育
内容:
(1)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2)从事岗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3)所从事岗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4)
自救互救、应急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5)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6)部门 (作业区) 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7)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急的安全事项;(8)有关事故案例班组
教育
(1)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岗位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3)有关事故案例。专业培训
仪器操作培训具备从事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达到岗位要求的“四懂三会”,懂性能、懂原理、懂结构、懂用途,掌握突发情况的紧急处理处置。补充
教育
1、日常的各级安全教育;
2、危化品从业资格培训;
3、特种设备的取证培训等;
3.2“机”—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通过对实验设备全过程进行安全管理,推动本质安全。
(1)在设备采购环节,严格进行供应商评价,充分考虑设备安全、维修、培训及售后服务等事项。
(2)仪器安装调试环节,指定具有能力的人员跟随厂家工程师进行仪器安装、测试、维护保养全流程跟踪。同时及时制定仪器设备操作和保养规程,并及时根据风险管控原则,对仪器设备进行SCL 分析评价。
(3)日常安排维保和设备负责人按照“十字作业”法的内容 (即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 定期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4)同时“定机、定岗、定人”安装实验室仪器设备检验计划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检定校验工作。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设备禁止使用。
3.3“料”—加强备品备件管理
加强对实验设备备品备件进行管理,确保实验设备正常安全运行。
根据实验设备备品备件特点,制定相应的备品备件采购计划 (根据日常消耗情况、采购周期、备品备件供应商),确保实验设备的日常耗材和备件做到“一备一用”的状态,同时对接收的备件等严格按照分析标准进行验收,不合格严禁接收使用。
3.4“法”—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通过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岗位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内容,使操作人员能够自我约束,遵章守纪。
(1)签订人员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承诺书,做到“一岗双责、全员管理”;
(2)建立健全仪器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3)制定各类管理制度:如安全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易品管理制度、气瓶间管理制度等
(4)组织岗位人员参与讨论编制现场应急处置卡。
3.5“环”—改善规范现场环境[5]
(1)保证实验室温湿度控制,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
421事件内容(2)现场配备可燃气体报警器和烟感报警器,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隐患,同时建立隐患整改排查制度,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3)配备应急器材 (如二氧化碳灭火器、洗眼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确保人员能够及时处理一般安全事故。
4结语
实验室只有通过“人本、执行、干预”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人,加强定期安全检查,持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不放松,确保实验室科技研发工作安全平稳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 汪锡鑫.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0,13(01): 162-164.
[2] 罗一凡,汤又文,孙峰,等.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 147-149.
[3] 聂海滨,解蓓蓓,侯泽峰,等.实验室设备安全管理探析[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3,29(05): 7-9.
[4] 杨文彬.青岛港锚地锚泊安全研究[D].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2015 .
[5] 付春波.高标准,严要求、精细管理提升设备综合管理水平[J].化工管理,2014(12): 143-144.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