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高一地理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试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胡焕庸线”指我国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下表为1953-2010年我国“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西北半壁
东南半壁
面积比重(%)
人口比重(%)
人口密度(人/km2
面积比重(%)
人口比重(%)
人口密度(人/km2
1953
56.76
5.20
5.83
43.24
94.80
139.51
2000
56.76
5.41
13.23
43.24
94.59
303.79
2010
56.76
5.59
14.68
43.24
94.41
325.84
1. 1953至2010年期间(  )
A. 东南半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B. 西北半壁人口密度不断减少
C. 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    D. 西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慢于东南半壁
2. “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比重一直稳定少变,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  )
A. 自然环境条件    B. 经济发展水平    C. 计划生育政策    D. 社会历史条件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由表格数据可知,1953至2010年期间,东南半壁人口比重降低,但人口密度明显增加,故人口数量增加,A错误;西北半壁人口比重增加,人口密度增加,故人口数量增加,B错误;东南半壁人口密度的增加明显大于西北半壁,且东南半壁的面积比重大于西北半壁,故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C正确;西北半壁人口基数小,尽管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但东南半壁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不一定快,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西北半壁地处我国中西部,山地、高原多,气候条件较差,相对东南半壁来讲,不适宜人类居住,故人口稀少,东南半壁多为平原、丘陵,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好,适宜人类居住,故人口较多,A正确;自然条件影响了人口分布,进而影响了工农业发展、社会历史发展,自然条件是根本因素,BD错误;计划生育政策是国家政策,且1953年,国家还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C错误。故选A。
【点睛】胡焕庸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线东南方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是游牧民族的天下。
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长三角城市流入人口主要来源的省区包括(  )
A. 鲁赣鄂川苏    B. 皖湘冀云苏    C. 鲁鄂豫川苏    D. 皖赣豫川苏
4. 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主要考虑(  )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3. D    4. A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长三角城市省际流动人口的主要来源于安徽、江西、河南、江苏、四川,简称皖赣豫苏川,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省是江西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主要是临近长三角,距离近,便于流动,长三角经济发达,工资水平高,①②正确; 土地价格、环境质量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③④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长三角城市省际流动人口的主要来源地中,安徽、河南、江西占比最大,主要是临近省份,距离近,便于流动。
城镇化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城镇化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城镇化,通过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集聚引起的城镇人口增加;二是空间城镇化,即
城市的空间扩张,农用地或未利用地不断转换为建设用地,同时,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下图示意山东省1985年-2010年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指数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山东省人口城镇和空间城镇化发展特点是(  )
A. 空间城镇化指数呈增长趋势,变化较为平缓
B. 人口城化指数和空间城镇化指数均持续上升
C. 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城镇化快于空间城镇化
D. 城镇地域范围波动增长,城镇人口数量增长迅速
6. 2006年,山东省人口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发展进入协调阶段,其原因有(  )
①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                ②空间城镇化的增长幅度有所减缓
③城市规模扩张方式向集约、高效转变        ④实施严格的户籍制度,控制城市规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5. B    6. A
【解析】
【5题详解】
结合图例、读图可知:空间城镇化指数呈增长趋势,1995年之前较陡,1995年之后较平滑,A错误;人口城化指数和空间城镇化指数均持续上升,B正确;1990年之后,人口城镇化慢于空间城镇化,C错误;城镇化指数一直呈增长趋势,说明城镇地域范围持续增长,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我国从1958年至80年代初,政府通过户籍政策全面控制人口迁移。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2000年,户籍政策不断放松,但对迁移仍设置许多前提条件。从2000年至今,县以下户籍已基本放开,④错误。由材料可知,“城镇化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城镇化,通过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集聚引起的城镇人口增加;二是空间城镇化,即城市的空间扩张,农用地或未利用地不断转换为建设用地,同时,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1990年后山东省空间城镇化指数明显高于人口城镇化指数,因此,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空间城镇化的增长幅度有所减缓有助于二者协调发展,①②正确;“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说明③正确。故选A。
【点睛】人口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的关系应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空间城镇化如果滞后于人口城镇化,人们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将得不到保障;而人口城镇化滞后于空间城镇化,则会出现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
通勤是指从业人员因工作等原因往返于住所与工作单位的行为。多中心化是城市空间扩张的必然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能缩小通勤时间和距离。研究发现,通勤可归纳为四种模式(下图):向心型、离心型、交叉型、错位型(箭头表示就业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通勤距离最短、效率最高通勤模式是(  )
A a    B. b    C. c    D. d
8. 为缩短通勤距离、提高通勤效率。城市规划时可以(  )
A. 建综合功能区    B. 商业区外迁    C. 限制城市规模    D. 住宅区集中
【答案】7. C    8. A
【解析】
【7题详解】
内蒙古旅游注意事项据图可知,向心型通勤模式(a)是外围地区居民到中心地区就业,通勤距离较长,通勒效率低,故A选项错误;离心型通勤模式(b)是中心地区的居民到外围中心工作,通勤距离较长,通勒效率低,故B选项错误;交叉型通勤模式(c)是居民到离自己较近的中心工作,通勤距离最短,通勒效率最高,故C选项正确;错位型通勤模式(d)是中心地区的居民到外围中心工作,外围地区的居民到位于中心地区及其他外围的中心工作,通勤距离长,通勤效率低,故D选项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多中心化城市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缩小通勤时间和距离。城市综合功能区按功能要求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和复杂的功能合理布局,防止过度分区、功能单一和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有利于缩短通勤距离、提高通勤效率,故A选项正确;商业区外迁无法缩短通勤距离、提高通勤效率,故B选项错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通勤距离也有增加的趋势,但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与限制城市规模相比,多中心化的城市空间结构更利于缩短通勤距离、提高通勤效率,故C选项错误;住宅区集中可能会使通勤距离延长,故D选项错误。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