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魔力
作者:袁文娟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7年第11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游戏、猜谜、表演等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学内容趣味化、生动化。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教学,打造魔力课堂的几点体会。
        一、游戏教学,彰显寓教于乐
        识字是小学学习的入门阶段,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识字教学的成功与否,决定以后的阅读与写作,学生识字学习的质量的高低、识字量的多少,影响和制约阅读和写作的水平。
        识字教学,如果采用认读、笔画结构、组词、造句的教学,识字将味如嚼蜡。而在识字教学中融入游戏,可以为识字教学增趣。
        猜谜语游戏是识字教学中教师普遍使用的游戏,应注意使用的效度。在教学识字时,让学生根据字的意义、字形结构而巧妙、有效地记住生字。如进行的教学时,将这个字分解为
需要一半,留下一半;学习时,笔者告诉学生十三点等,让学生快乐识字。
        再如的教学时,引导孩子们分析这个字由三个部件组成——王、白、石,于是编成顺口溜王大娘、白大娘,两人坐在石头上话家常。不仅有利于学生高效记住这个字,也使这个字充满了故事性。学习时,教师给出儿歌一条小狗,不到妈妈,两眼泪洒洒,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字的构成:下面是”——“之意,上面是两个小,想象为狗的两只圆圆的小眼睛。这样的猜字谜游戏,不仅有利于学生记住字形结构,也在猜谜语中融入了微故事,更使识字教学妙趣横生。
        游戏教学法使识字教学趣味无穷,在拼音教学、说话写话教学、阅读教学等课型中以及新授课、复习课等中使用,都可以使课堂活起来,为语文教学添彩。
        二、活动教学,突出力字组词学中玩
        小学生好动、好奇,利用这一心理特征,语文教学中采用活动教学,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动起来,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动作思维能力。
        语文中的识字、拼音、阅读等都可以采用活动法——“表演,学生动则课堂有趣、课堂
有效。
        例如拼音教学中,可以运用活动教学法,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动作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设计活动,将动作与拼音教学结合起来,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实现寓教于乐
        如学习ei时,让学生模仿打电话的动作,并发出喂喂的声音;学习ui时,让学生模仿围围巾的动作,并说出围围巾;学习d时,模仿马儿跑的动作,边跑边说得得(d d;学习o时,模仿公鸡叫喔喔喔(o o o;学习p时,做出拍手”“拍球的动作;学习m时,闭上双眼,做出摸人的动作。
        动作思维的运用,给拼音字母赋予生命力,使其不再枯燥,课堂也充满生机和活力,不再沉闷。反之,拼音教学中,借助于动作,增强拼音的直观性、生动性,也反过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发展动作思维能力。
        三、表演法,突出学中做
        好动是小学生的主要身心特点,根据这个特点,语文教学中,融入动作教学,促使学生
学中乐”“学中玩,更彰显学中做
        拼音教学中,对于d的教学,让学生模仿马儿奔跑的马蹄声;学习ei时,让学生表演出打电话的动作,并发出喂喂的声音;学习o时,模仿大公鸡喔喔啼的声音;学习p时,做出泼水的动作;学习m时,让学生闭上双眼抹东西;学习h时,做出口渴而喝水的动作等,动作、表演,使拼音课堂增加了趣味性。
        识字教学中,动作表演,也有独特的作用。如的教学时,做出敲桌子的动作;学习时,做出写字的姿态;学习唱歌”“跳舞”“”“”“”“”“等表示动作的词时,动作表演都可以给这些字、词赋予了生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和创新力,识字不再是一味地认字、组词,而融入动作和表演,识字教学的课堂彰显趣味,也蕴含着创新思维。
        阅读教学中,表演同样效果非凡。传统阅读教学强调读懂、背诵,与学生的认知特点、新课改的理念相悖。在阅读教学中,教课如果根据文本的情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再现文本的故事,阅读教学将绽放奇光异彩。
        如进行《木兰从军》的教学时,让学生演一演木兰从军前劝说父母的情节,花木兰
方设法说服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极力劝阻花木兰,学生竭尽所能,想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这个表演活动,不仅活化了文本内容,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戏剧表演”“课本剧表演更使阅读教学富有趣味性。再如阅读《狐假虎威》时,让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老虎,你敢吃我?”“为什么不敢?等句子的借用,以及夸张的语气,使表演更生动精彩,学生的争相表演,为课堂增添了魅力。
        阅读教学中,依托阅读文本开展课本剧表演的内容很多,如教学《陈毅探母》时,演一演陈毅与母亲的话家常的部分;教学《无字词典》时,让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扮演爸爸和儿子,表演出故事的情节;教学《三袋麦子》时,四人一组,分别扮演土地爷爷、小猪、小牛和小猴而进行对话。
        课本剧表演,促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课文中的人物,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创新能力,更突出了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意识,提高了综合能力,增加了课文的趣味性。
        趣味课堂的创建是我们的追求,教师应立足新课改,不断创新教学,采用多样化的趣味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堂充满魔力,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