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的玫瑰绽放在教室里
教师:梁志芳
一、教材分析
《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是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是教师兼作家曾宏燕所作。本文以红玫瑰为线索,演绎了一个教师对青少年进行爱的情感教育的故事。经过这位学识渊博、富有教学艺术的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认识到爱情的美好和高尚、懂得爱情的真谛和责任,从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同时,教师应对突发事件的机智的处理办法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底子薄、语文素养较差、基础知识不扎实、理解能力较弱。因而在教学中应以兴趣为主导,重在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玫瑰花含义
1、了解本文体裁,理解文章主旨。
2、深刻理解老师的“言外之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具体的人物描写、场面描写,总结教师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爱情的美好和崇高,懂得爱情的真谛和责任,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把握人物描写,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人物的“言外之意”,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师层层引导、点拨;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讨。
辅以电教法、辩论实践法。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展示玫瑰花)什么花?玫瑰花的花语是什么?爱情。通常玫瑰会出现在什么场合呢?对!真爱的告白、情人的约会、浪漫的婚礼……可若玫瑰出现在了不合时宜的教室里,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解读曾宏燕老师的《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
(二)速读课文,初步感知(学生展示成果,教师梳理)
1)什么体裁的文章?整理本文的六要素。
明确:记叙性的散文。
记叙六要素:时间:情人节;地点:教室;人物:老师和同学;
事件的起因:“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给教师出了一个教育难题;经过:教师娓娓动听的讲解红玫瑰与情人节的来历,使学生认识到爱情的美好与崇高;结果:教师的“爱情教育”得到了学生的认同,获得了成功。
2)这是怎样的一位教师?(学生自由回答,随便说说)
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随便说说)
在本文的教学中,渗透了阅读散文的方法和步骤,第一环节是快速阅读,初步掌握文章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学习很轻松,同时享受自己发现的喜悦。
(三)略读课文,观其大略
1)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如下问题。
①划出描写教师的神态和动作等的语句。
划出描写学生的神态、动作等的语句。揣摩学生心理变化。
划出文中的场面描写(教室气氛)的语句分析学生心理。
明确:教师神态:“惊诧”→坦然地面对→“欣赏着、赞叹着”②学生变化:“互递眼”、“窃窃私语”、“左顾右盼”(忐忑和猜测)→“异样的目光”(意外和不解)→“逗乐”(放松)→“纷纷摇头”(求知)→“全神贯注” “心悦诚服”“会意地笑”(认同) 教室气氛:“骚动”(学生忐忑不安)→ “瞬时的安静”(学生意外、好奇)→“轻松了”(感染、放松)
2)通过以上问题,总结教师形象。(学生总结,教师明确)
明确:学生本认为的暴风骤雨变成了老师的和风细雨,学生的变化侧面烘托出一位知识渊博、富有爱心、懂得教育艺术的好老师。
在略读这一环节,学生动手、分析,讨论合作,揭开层层线索,老师的形象浮出非常自然,水到渠成。
(四)精读课文,品析重点句,排疑解难。(你问我答,教师备疑)
1)理解“玫瑰花很美,不过,玫瑰的枝条上有刺,拿的时候要小心喔!”的言外之意。(学生畅所欲言)
明确:作为青春期这样一个并不适合爱情开花结果的日子里,一定要谨慎地对待爱情。
2)“为什么我们不能以美好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的呢?含义是什么?
明确:劝教育者要因势利导,相机教育,而不是粗暴阻止与干涉。用宽容和爱,正确引导,改变学生。
通过你问我答环节,学生自己发现疑问、解决疑问,真正把学习和发现的乐趣还给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地位。
(五)小结
爱情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但是大多数教师面对学生谈爱情太敏感、太尴尬,从而忽略了学生们的感受,本文运用了大量的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侧面烘托出一位睿智的、宽厚的教师。这位老师让广大教育者认识到相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正确面对学生青春期的问题应及时引导而非逃避,同时也告诉大家应以健康的态度对待青春期的懵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