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对《曰光流年》的影响分析
刘鹤瑶鲁向黎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加西亚•马尔克斯及其《百年孤独》在中国受到广泛关注,许多作家都受到了他的影响。阎连科将《百年孤独》中的文学观念称作“半因果”,这在他i后的转型之作《日光流年》中有t出表现°除y之外,《日光流年》在结构内容上形成的“生死循环怪圈”及在叙事风格上运用的“寓言化写作”都带有《百年孤独》的影子'这些影响的产生与两位作家共同的创作观和责任意识密切相关。
关键词:《百年孤独》《日光流年》影响
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百年孤独》在中国文坛引起广泛关注,不少作家作品受其影响。当代作家阎连科很早就开始阅读《百年孤独》,但他与《百年孤独》的“情缘”却真正开始于1991年的病中重读:“而在许多年之后,在我卧病的床榻上,感到疾病缠身时,百无聊赖的无意中,再次取阅《百年孤独》这部仅有二十多万字的长时,竟在之间,有之感+([1](65)在“重”中,阎连科不仅尔斯植于拉美土地的做法中受到发,更真的+后,阎连科开始有意地
,这在1998年的《年》中有I显表+《年》代长取
,十却的+这部作品有,阎连科作的+
一、文学观念:“半因果”
在尔克斯作品的探讨中,阎连科认识到:“小说的真与的真有的。《百年孤独》我的真+”冈,阎连科《发》,他《百年孤独》的与《》的在起,尔令人怀疑,并不有合理,墨尔基阿德斯用两块磁吸引家户的铁器,虽夸张,却能让人接受,有合理。“前者的不可始展开的”“后者的’似乎’与’可能’和某种与合理的联系开始并展”即呵。阎连科《百年孤独》这介于可
与不可之间的兼合理与魔力的叙内容和,称为“半因果”,并“怎”和“”两方面其:阐+
1.“存在又不对等”的写作方式
马尔斯所建构的马孔多镇,封闭传统其本质,在此基础上,喜欢吃墙土的丽贝卡,人和死人的自由对话,死后多年仍可以回到布恩迪亚家指引的梅尔基亚德斯,够寻向自由穿梭的血液,随床单飘走的美人儿蕾梅黛丝等魔幻神奇的情节,都有拉美现实或传统文化做依据。它以现实为基础,又高于现实,这种“存在又不对等”的写作作品兼真与魔幻,在与现代之间架起,为阎连科道路。
在《日光年》这部创作了三年、于1998年发表的转型之作中,阎连科“造”与马孔多相似的空—
三+正和马孔多有出生后长的人和具有寓言性的,这里人人患有,命中注不十+人,用生、、翻地换土、引,仍+在这有因有果、有合理的情中,人不地生,身引并,与话,死人人起注等魔幻情+正因前面的合理,读者不怀疑之间的逻辑关系。无疑,这种“存在又不对等”的因果关系正是阎连科后在马尔斯《百年孤独》时所的“半因果”,
是《光年》的写作+
2.以“个体人”为写作核心
在《发》中,阎连科马尔斯用半因果文学面与:传统的“在中展人物”为“在人中展与”即⑷。传统
,人作中的人,可,可不,但不于。在《百年孤独》中,发十二起的亚诺上,的的不
内多•马尔斯上回的“的自由”,自尊%在自的,他不于,
领起发动战争,却从未停止,自我,将自孤独之中。亚诺上的身上少了面的光,但却型%《百年孤独》毫无疑拉美的射,但马尔斯在作程中,却有意淡化“批判意”“让与
重新回到'人'作核心的故事中”即网。
在《日光流年》中,和模糊化,人处于核心地位。司马蓝所做的一切只%他村的孩子一家家“搜刮”铁制品,不响应国家“炼钢
铁”的号召,而是为了换取粮食活命%在带领村人去卖皮却正逢“”,被穿制服的人以红皮书和“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代替报酬时,他因无知摔了书,又在迷茫中将书捡起%整个过程中,他并不想了解这场巨变的来龙去脉,不想墙上所画的人物究竟是谁,只想拿到自己应得的钱%在濒死之际,司无,却想命,去卖皮,爱自己的女人去“卖肉”。司有野心、胆、谋领,但在这扇“”前,他、、爱情,以却极其典型的%《日年》有对中的,作者有意将村
、、铁、、“”“”、到、年代的村的
中,有意淡化历史批判意义,使得人物的意义大于社会历史的%
为,马尔克斯的这种半因果文学观,“是《百年孤独》为文的、和的文系”即网。他以的写式创的《年》,无疑受到了《百年》这文念的影响。
二、结构内容:生死循环怪圈
“印第安人对生与死有着独特的看法,他们认为生死同一、生死不分,他们将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生,第二阶段是死,第三阶段是再生,人生将按三个阶段循环往复。……人与鬼魂、生与死之
间便没有了界限”叫在这样的生死观念下,的《百年》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生死循环怪圈。再次阅读《年》的,此时正面临身体上的病痛、写上的难题及精神上的困惑,对生命更深层次的体验与感悟无疑他对《年》有了更深刻的%他曾说:“《年》是以死亡开始的,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小说叙述死亡本身,并从死亡到出生的循中,探寻生命本源的所在,在某程度上,我更为看中的是小说形式的重要性,因为这样更容易从文本之中,凸我生命、死亡及存在本身的理解。”精神时的“重逢”与生死念的得《年》在容上了“生死循环怪圈”%
1.回环式叙事结构
在生死无界的念,《年》中所有人物着重复的,有着的格,承受着同的命运。叫做奥雷里亚诺的大都有着孤僻的性格、好强的个,,;叫做/的
有着的格、不的个,,
力强%死去人物的生命会在与同的人身上得以延重,由此个又一个式小圈%从整体来看,小说以个着的为的开,又以个着的为的,并在中贯穿着羊皮卷的出现、解密与破解,构成一个式大圈,了%人物的生死命运就在这式叙:中的、循的怪圈之中%
《年》运了式叙%小说开头便是“哆的,司要死了”冏(!),着以叙的式写司、三年,到的%在这个过程中,
死去的人一个个“活过来”,他们在“倒退中”讲述着自己的,以自己为自我生命的重%整部小说以司的死亡为开,以司从中的生为,在生命的死亡与生中个式圈,在这圈中,生是死,死是生%将生命的了死到生的,在这式了生死循怪圈%
2.生死相通的内容
了生死之间的界限,得死为生的
种常态%死与生者在重复的间、的时间中,几没有了%在《年》中,死就同式的生,死人以复活,以和活人%希奥•丨死以,以到多,年的/奥/;德多次死而复生,不仅皮做出预言“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个人正在被蚂蚁吃掉”叩两,还在那间屋指引了一代又一代%生同死,奥雷诺上校年沉迷小金鱼的制造与销毁;玛兰妲坐在庭院里日复地缝制着烦琐精美的衣;在战乱中、雨中的多人麻木虚,过着活死人的生活%在多里,死与生没了界限,呈生死相通的%
在《日光流年》中,三姓村人因喉堵症都活不过四十岁,在这宿命之下,有了生与死的界限%三姓村人一边尽各,受尽各磨难想要活下去,一边“艳羡”着那些死去的人,在这生死的复杂情感中,活着的人不仅以看到死去的人、和亡灵,以预见死亡%灵隐渠水通了时,司马虎看到死去的人站在棺材上由手舞足蹈,脸苍白;司在坟场看到了已经死去的父,与亡灵行了并得到了指引;在司马笑笑将死之际,司总能在大门外看到一道身影,像风一样,并清楚地知道那就是死神%生与死在三姓村不再完全立,而是以
一通的存在着%
在西文艺思潮影响中国时,相似的生死循环观念,以及到“没有新的小说生命元素,你的小说就只能死亡”冏
(21),得更多地受到《年》的影响,从而在《年》中以有早期的容
行%
三、叙事风格:寓言化写作
“言”最初是文学体裁,从词源上看有“另外一种
言说”咏呵的思,具有言的,所:“所
言就是说的总是有外个隐的
%”阿㈣着时代的,“寓言”逐渐演为文评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在与式上得到了%,“言”不仅是文体概念,还可以为。“言式书写的两种基本类型分别是生命寓言和政治寓言,前以的哲理和人见,以思和文见长”*11+%为美影的《年孤独》
无疑有“言写”的叙风格%的言写
是在年代中期的,这个时期,是重
理解的时期%从《年》开始,中的
言风格开始,《年》看做言的
成熟之作。
1.生命寓言与自觉意识
在《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位成员都被孤独紧紧包围,他们渴望爱情,渴望关爱,渴望理解,但最终都在自我与他人的孤独中陷入一种更深层次的孤独,他们承受着外在的宿命与内在的孤独,在灾难、痛苦、混乱中荒诞地生生死死。在羊皮卷译出、命运显露的那一刻,一场飓风袭来,将马孔多摧毁,使一切烟消云散,这一,却也将“孤独”,成为新生命的!在马尔克斯看来,这场飓风正是拉美所需要的,象征着社的变革,象征着生命的再现,卷一切的、的,使拉美{重!正是在这种自之下,马将人的困惑中深刻地马孔多,飓风生命拉美人的!
作的《日光流年》从内容来看,人人活不过四十岁的在生的生命寓言!在这,每人都地死的,人的
常生一!在这宿命之外,种灾人摧着他们的与,他们那的人,却没有一个人放弃过生的希望。他们拼命与命运做抗争,
着前途渺茫的未来进行着一次又一次尝试、失败尝试,并在这种中形成一种自,即通过努力可以改写的命运。正因如此,这充斥着死亡的村庄刚从子宫出来的司马蓝一让人望。在"
年》序中说:“我不是要说什么终极话儿,想寻人生原初的义。”冏®在这种自之下,他给死亡的宿命,也给了他们的决心,活着着,死消失。在所展的端化的生命中,在讲述对于生命的认知与思考的时,也在唤我们的自,唤醒我们对生命本然的感知。
《百年孤独》I"年》都是在以生命寓言阐述哲理,作家在自提出全人通的,在行自我思考与反思的同时,唤人们的自!
2.政治寓言与现实批判
正如《百年孤独》首句的巧妙叙述:“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7K1>小说几乎将来、在与!在这无数的小中,马又以“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次在地上出现”)7心S完成整作的!面上来,这只是一个虚构村落由建立到消失的故事,但在这事后,着深刻义!的马孔多虽民风,却封闭落后,在外界最简单的“把戏”与最见的器物面,后又在与外的
深入中的摧、文明的与土地的入。在的马孔多飓风在,布恩迪亚家族,将来一个未知!这个虚构落所展示与的正亚拉美的!原本独立的拉美在百年的中,地被,被摧毁,
力被司,人们在中、在中,然在独立之后,拉美社,!正因如此,马中飓风在的马孔多作,此的,对现实进行,更那未知的将来提醒着人们马孔多的可,因“孤独的反义”四($叫
在"年》中构建了一个虚构的地方----三姓村。一改子的原落后,那些因难产死去的人出外,带来,并此让村人多生孩子对;司马让村人活,在来之“蜀黍保青油菜”,由此使全村在艰难中度过“三年大饥荒”;翻地换与,因村人力量微弱,借“农业寨”实现计划;
司马蓝引渠水让人寿,带人鬻卖,终将渠道挖好之后,引来的受境污染的黑水。円成了他们与外沟通的中介!一
的庄的命,反映着当地的,在生与死的强烈对,在端冷静的叙述中,给人巨的击,引发人们的与反思!
四、影响产生的条件
一位作家地接受吸收另一位作家的影响必然有其条件所在,在种文艺思潮层出不穷之,两次阅读《百年孤独》之后的“恍然悟”绝可夕卜,他对马尔的深入了解与鸣,对《百年孤独》的深层次理解与内化,疑观念与生合的果。
1.根植土地的创作观
马与属第三世界作家,在相似的创作语境下,深受族化影响,并将作深深地植根于自己生的土地。
当人们称《百年孤独》构造了一个魔幻世界时,马尔克一次地强调“在我的小说里,任何一字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四的。他作品聚焦的地域拉美,所描述的从未脱离拉美!正因如此,当纪八年,马的《百年孤独》传入接受种思潮
派,却逐渐“根”的中时,受到了狂热的追捧。阎连科作一位作家,他的作的,对I 苦难着着的关,端化的描写化社的生苦难,可说,他的作带植土地的作观。因此,在读《百年孤独》中,马植于拉美地的让受启发,他在《我的,我的主义》中说:“我认为,马对中作家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面,一他让中作家发艺术和土地的关系;
他让我们认’资源’对于写作的义;他和博拉美作家一,确立在写作中的地位。”对正在这种影响下,《年》作品更深刻的生内。
在阎连科和马的创作中,“土地”毫无疑问占有着相当要的地位,他们都字深深地植根于那
自己的土地。正在“地”的,马的
吸引,影响!
2.不忘历史的责任意识
中与亚所在的拉丁美洲同属于第三世界,都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都经历过浩劫。作为一个民族的优秀作家,无论是马尔克斯还是阎连科,都承载着对历史的反思,具有很强的责任意识。
加西亚•马尔克斯曾几近绝望地指出:“拉丁美洲的历史是一系列代价高昂而徒劳的奋斗的集合,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遗忘的戏剧的集合,至今,在我,健忘症依在$要,清楚地记得香蕉工横的,亚诺•:亚上校。”冋皿是,的价:“马尔克斯是'一个大陆的奋斗’$”阿一个作家的责任,••尔•亚一,要!处在遗忘中的拉美人民。在的那个
的,的历史一幕幕,反任何评价,拉美民在不忘历史的同时反思历史,总结历史。
阎连科在《年》:“一座房子住得太久了,会忘的底有深,在哪儿。……还有一
的行程,你总是在路走啊走的,行程远了,连最初的点是在哪一山水之间都已忘了,连走啊走的目的都给忘了$而这些,原本是应该知道的,应该记住的。”国®当忘自己的根、忘的目的,么真的遗忘就开始了$于是,阎连科从个体生命出发,三姓村置特定的环,死亡、苦难、厄运洒满这仅有两的小村落,近乎极端的法描绘着的求生之路,并地展示这条道路上的历史,使在触动之余反思命运之外的东西,审视
的内心,审视历史。这样,在强烈的责任意识下,生长在民族的两位作家产生了交集。
阎连科的早期小反乡村、人性等现实苦难为主,进入《年》的创作阶段,开始触引
内部心,以深入的笔法探讨生命的意义$这型毋庸置疑与阅历、代变等因素,在的地责任意识之下,《
年》所运的“”的文、“生死循环”的内“化”的叙事我应忽视《百年
(上接第8页)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 2002.
[4]李福印,秦进平.隐喻与认+研究25年(1980—2004):成绩、问题与展望[J].中国外语,2007(4):17-22,28.
[5]姜晖.概念隐喻理论:质疑与发展[J].大连海事大学独》对其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入、更真切地体阎连科进《年》的绝望、性生命$
参考文献:
[1]阎连科.阎连科文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
[2]陶澜,阎连科.方言是种挑战[N].北京青年报.2004-4-6.
[3]阎连科.发现小说[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4].文明的[D].兰州:兰州大学, 2011.
阎连科[5]刘博京.阎连科小说中的死亡叙事研究[D].长春:东北大学,2016.
[6]阎连科.日光流年[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7][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范晔,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7.
[8]阎连科,梁鸿.的红筷子#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
[9]罗良清.西方寓言理论的发展轨迹[J].齐鲁学刊,2006(4).
[10][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西安:西大学出版社,1987.
[11].阎连科的叙事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6.
[12][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普利尼奥•阿•门多萨.[M].安,译.北:,1987.
[13]阎连科.的实,的义[M].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4].我与加西亚•马尔克斯#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4.
通讯作者:鲁向黎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1):108-112.
[6]方芳.“水”意象的隐喻衍生机制——兼谈中西方“水喻”文化差异性[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18(2):57-62.
[7]贾冬梅,蓝纯.“Water”与“水”的认+词义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3):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