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技 教 育
148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DOI:10.16661/jki.1672-3791.2018.01.148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拓宽就业的教育创新
姚娅川
(四川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四川自贡  643000)
摘 要:本文论述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如何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发展,面临拓宽口径、调整专业方向、改革课程体系与课程设
置、专业实验室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开展教育创新的紧迫任务。并就建立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出了思路、规划与措施,并进行了初步尝试。希望以此共同促进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使高等教育的改革尽快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关键词:学科建设  教育创新  教学改革  拓宽口径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a)-0148-02
①基金项目:校级教改项目(项目编号:B11603014)。1  科技发展及社会需求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创新与改革的紧迫任务
新世纪初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引领着电子技术的深刻变革,以及与之相应的新的电子信息技术与方法的产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正从传统的、集中的、单一的生产控制方式发展为智能化、网络化、管理和控制一体化与最优化的控制模式。
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在新的发展和形势下,要求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专业拓宽口径、理顺专业方向、改革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编写新教材、更新教学内容、采用新的教学形式。
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及专业方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笔者学院的新专业,自2002年招收第一届学生至今,已有700多名毕业生。经过14年的发展,本专业发挥该院在控制领域、信息检测及处理领域的优势,培养能够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教育科研、试验分析、系统设计与制造、运行控制、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坚实的工程背景、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理工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
3  专业课程体系
3.1 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必需拓宽口径,为各行各业培养适应性强的通用型、服务型信息类专业技术人才。在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上,将按学科建设专业,突出基础与通用性,兼顾应用领域与行业,使本专业具有长期稳定的发展前景,所培养人才具有宽阔的就业市场。
光电子技术、射频技术是当前电子信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并正在工矿企业、商贸物流等方面得到实际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检测系统结构的网络化是信息传递、控制技术发展的趋势。此外,这两项技术通用性强,具备宽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所培养的学生可从事相关专业的研究和技术工作,具有广泛的就业机会。
根据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这一特点,电科专业除了需继续加强电子信息理论的专业基础课程建设外,还将光电子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作为本专业重点建设的专业课程
。因此在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强调了这两方面的专业课程建设,增加了有特的专业课程。3.2 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的原则是拓宽基础,加强应用,开设新兴交叉学科的课程。我们进行了如下课程的设置。应用电子技术就业前景
3.2.1 技术基础课程设置了以电路分析、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的课程。培养学生对电子线路的分析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工程素质和技能。本课程特别有利于学生系统集成的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仿真能力的培养,可使学生建立系统的概念、工程的观念、科技进步的观念、创新意识,形成正确的认识论。另一方面,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又是工程技术方面的入门课程,因此,实践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常见电子线路的调测方法,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服务。
3.2.2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了以电磁场理论、数字信号处理、光电子学为基础的课程。本课程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面的基本训练,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领域受到比较全面的专门培养,了解
本学科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
3.2.3 理论课程
设置了以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光波导与光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课程。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程序设计和网络应用方面的能力,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数据、开发、调试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3.2.4 专业课程
设置了以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现代光信息技术、开关电源技术、电子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电子信息技术新进展等,此外还开设一些专业选修课。培养学生利用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科 技 教 育
149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RM、DSP、FPGA等进行嵌入式系统设计的能力,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组以专业技能实训、课程设计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实验室建设及培养条件
4.1 实验室建设目标
根据教育改革要与市场经济接轨,要面向工程,培养市场所需人才的精神,在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和设备选型方面,应当充分体现技术新颖性、设备先进性和实验工程化的特,使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达到新的高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3个专业实验室:(1)光波导实验室。
(2)检测技术与仪表实验室。(3)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室。4.2 特实验室建设
(1)建立教学仿真实验平台。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在原有的实验设备上进行改革,将验证性实验改造成综合性实验,是大多数学校所采取的简单方法。要对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程训练,应该尽可能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使实验和生产设备在技术上尽可能保持一致。同时,考虑到经济性,实验平台应
该可以为不同年级、不同课程服务。为此,我们建立三个仿真系统:①企业生产线仿真教学系统。集成了流程教学、实际操作仿真、仪控维护仿真、预案处理仿真、控制系统教学等多重功能覆盖工艺、仪控、电气以及运行多工种的相关软硬件平台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科研试验、国家课题开发等实验。②仿真监控系统。具备模拟量处理技术、回路控制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同时兼具高速处理、批处理等特点。③控制系统。支持WEBSERVER、支持
C编程开发内核算法等功能。具有目前主流控制系统的众多优点特别是可以开放的内核开发功能为高级运用特别是为教学运用提供更多的选择与实现方法。
(2)构建智能仪器仪表实验装置。LabVIEW教学的实验仪器内置USB数据采集卡实例虚拟仪器界面直观易懂,简洁生动、操作简单、对象模块灵活可替换;通过该实验系统可以掌握LabV I EW软件的使用并可进行传感器信号处理及虚拟仪器仪表设计实验。
(3)构建通信仿真平台。小型化软件无线电开发平台实现了通信技术的扩展和应用。
(4)构建光波导实验仿真系统。实现系统的互联仿真。综上所述,现代电子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需求,使电科专业面临拓宽口径、调整专业方向、改革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的迫切任务。我们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就建设专业方向提出了思路、规划与措施,进行了初步尝试。希望以此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促进电科学科建设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的改革尽快适应我国
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谭会生,朱晓青,易吉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4):13-14.[2] 李士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5,14(3):55-56.
(上接147页)
4  结语
(1)撑竿跳高项目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撑竿跳高初级选
材的全面性和特殊性。选择少儿运动员年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基本技术等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决定这些选材指标是否符合撑竿跳高特点的标准,以及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耦合。
(2)选用直接对上述指标起作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撑竿跳高训练水平的有效途径。鉴于每个少儿运动员类型和发育特点的不同,训练中应综合考虑以上指标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形成的个体模式,并争取以较小的负荷来完成撑竿跳高专项训练任务。
(3)少儿撑竿跳高早期专项化训练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训练计划的选择与制定。少儿虽已具备一定从事撑竿跳高项目的基础素质能力,但并不完善,教练员应重点考虑其身体素质的差异来安排训练,充分运用速度、灵敏、柔韧等优先发展的素质结合专项技术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
参考文献
[1] 王万培.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J].安徽体育科技,1999(8):15.
[2] 夏琼华.对撑竿跳高运动员初级选材和训练特征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15.
[3] 袁作生,南仲喜.现代田径运动科学训练法[M].北京:人
民体育出版社,1997.
[4] 夏琼华.少年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初级选材和训练特征[J].田径,2008(12):1.
[5] 郑俊秋.撑竿跳高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消除方法[J].体育科学研究,2001,5(2):23-2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