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Aug.,2023第41卷第4期JOURNALOFSOCIALSCIENCEOFJIAMUSIUNIVERSITYVol.41 No.4
颠覆与重塑:《西游记》的跨媒介改编
孙鹏飞,刘 健
(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摘 要]《西游记》作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作品,有着繁复的改编史,而近年来蜂拥而现的影视改编使《西游记》再一次成为热点。在改编过程中,从人物形象的颠覆可以看到西游电影的主题重塑,而这种主题的变化是由单纯的打杀式的惩恶扬善,上升到了对于人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讨以及对自我意识的挖掘。通过对西游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剖析,出人物形象颠覆和主题重塑的原因,从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学与电影艺术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西游记》;跨媒介改编;人物颠覆;主题重塑
[中图分类号]I207.4;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23)04-0065-04
  一、《西游记》及其电影改编
《西游记》作为典型的神魔小说,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1995年由刘镇伟执导,周星驰、朱茵主演的《大话西游》上映后,西游电影层出不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力求通过高科技手段完整呈现一个新的西游世界,如郑保瑞导演的西游系列(包括《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女儿国》);二是剧情上并未完全依照原著发展,创新性增添许多全新情节,如周星驰导演的《西游·降魔篇》、徐克导演的《西游·伏妖篇》;三是对原著进行彻底改编,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进行重新塑造,如刘镇伟导演的《大话西游》《情癫大圣》、叫兽易小星导演的《万万没想到之西游记》、郭子健导演的《悟空传》、王宝强导演的《大闹天竺》;四是通过动漫化处理,让西游世界童话性唤醒了人们对童年的回忆,如田晓鹏执导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这几类影片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人物形象发生巨大的颠覆,甚至电影主题都进行了重塑。
一直以来,《西游记》小说中所包含的多重价值被人们不断地挖掘和理解。然而,在传播过程中读者一方面受到阅读能力和阅读需求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到各种快餐式文化现象的影响,所以相对于纸质媒体,使用科技手段为支撑的电影艺术,其优越性就变得十分突出了。
在电影改编过程中,《西游记》小说完成了与大众文化的交融,最大限度地被演绎、改造以及再创造,而西游电影也让《西游记》的生命力不断旺盛、不断更新。
二、西游电影中人物形象的颠覆与重塑
(一)人物形象喜剧元素的改变
在被奉为“电影业的圣经”的《作者的历程:讲故事者和编剧的神话结构》一书中,作者沃格勒认为有7种基本的角功能:英雄、导师、关卡守门人、信使、变化者、影子、小丑[1]173-175。不难看出在《西游记》中,这些角功能中也能到一一对应的。其中“小丑”形象是在故事中通过开玩笑的和恶作剧的方式来表现的,作为视觉系的电影艺术能够更加直观地通过人物的形象和语言表现出来,使“小丑”的喜剧形象更加饱满。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是最具有喜感的人物形象。原著中猪八戒的第一次出场是以孙悟空为第一视角描绘的:“只见半空里来了一个妖精,果然生得丑陋:黑脸短毛,长喙大耳。”[2]215作者这样的描写十分的具象化,让人很有画面感,同时也将猪八戒的“小丑”形象突显的淋漓尽致。
在《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猪八戒的第一次出场就抓住观众们的眼球。在影片中由东北喜剧演员小沈阳扮演的猪八戒,内穿花衣裳、外着红纱衣、头上还插着一朵大红花、手里举着精致花伞,一
[收稿日期]2023-05-23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多元主体契约优化的安徽文创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AHSKY2019D028);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2206);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时代榜样人物的跨媒介形象构建策略
研究”(S202310372025)
[作者简介]孙鹏飞(1984-),男,安徽合肥人,硕士,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共传播、跨文化传播、媒介素养;刘健(1997-),男,安徽安庆人,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传播。
束聚光打在身上、出场自带花瓣飞舞,显然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富家公子哥,让人一看到这个猪八戒就忍不住地发笑。猪八戒在这部影片中的喜剧形象也从这第一眼就立了起来。
影片中大部分,猪八戒都是保持着“猪头人身”的外貌,这一点和原著中是一样的。虽然都是肥头大耳的形象,但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影片没有采用原著中丑陋的“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的样子,而是粉嫩粉嫩,小鼻子小眼睛的家猪形象。同样是猪的形象,但后者更招观众喜爱,也更具有喜感。
同样,唐僧的形象也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在电影中,借助语言赋予了唐僧喜剧的特点。在小说中,唐僧的身世显赫,他是如来的弟子转世、是皇帝的御弟,是取经队伍中唯一的一个“人”,从小在寺院长大的他“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2]136,所以在西游团队中,唐僧无疑是一个“正常的存在”。
没有奇怪的外表,没有强悍的武力,甚至可以说他没有明显的特点。但是在电影《大话西游》中,导演赋予了唐僧一个很重要的特质———话痨。
在该片中罗家英饰演的唐僧说话慢条斯理,但却又 嗦无比,对着观音叫“”,对着至尊宝唱“onlyyou”,对着看守他的牛头小怪问“你妈贵姓啊?”大呼小叫地喊着“小心啦,打雷了!下雨收衣服!”众人纷纷面对他的 嗦而无力倒地。虽然这些只是这部电影无厘头的表达方式在唐僧这个人物身上的表现,但是通过这些言语的表达大大增加了唐僧这个人物形象的喜剧成分。
(二)人物形象的悲剧情节转换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西游记》虽然是一部神魔小说,看似与悲剧无关,但是其内里却透露着深深的悲剧彩。
在《西游记》的改编中,出彩的不仅仅是西天取经的师徒四人,还有各式各样的妖魔鬼怪,他们的形象在西游电影中也十分精彩。当然在原著中作为妖精的他们和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不一样的是,他们的出现似乎就是为了被打败的。有背景的妖精可能会有一个相对比较好的结局,没有背景的妖怪往往都是被一棒子打死。
在妖精中,白骨精可以说是一个典型,她是一个从出生开始就注定悲剧的人物形象。在《西游记》原著
中对白骨夫人这段故事的描述并不是很多,仅仅只有一个章回,并且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他只是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处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2]322。
原著中的白骨夫人仅仅只是作为八十一难之一出现的,但这个人物形象在西游电影中却更加丰富化了。《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巩俐扮演的白骨夫人并不再是单纯地为了“长生长寿”去离间唐僧和孙悟空,在电影中,编剧为白骨夫人设定了一个凄苦的出身———十六岁那年被迫嫁给大户人家,结果在饥荒年间被村里的人称为妖孽,送到悬崖峭壁上让秃鹫啃食,以祭天神。无独有偶,在《西游·伏妖篇》中白骨精小善也有一个类似出身———和未婚夫外出,路遇山贼,心爱的人丢下她跑了,山贼蹂躏她之后就弃尸山野,直至化成一堆白骨。白骨本就是人死之后的化身,由怨气堆积、饱含仇恨而成精怪,这样的人物设定既让人唏嘘不已但又合情合理。
自古以来爱情和悲剧就是密不可分的,《西游记》本是与爱情没有任何关系的,但是在西游电影中却加入爱情的戏码,用爱情的悲剧去烘托出人物的悲剧。其中《大话西游》是将爱情融入《西游记》剧情中较融洽的一部影片,自此之后紫霞与至尊宝的爱情,或者说紫霞与孙悟空的爱情让很多青年人神往不已。
纵观西游电影,不难发现除了《大话西游》中紫霞与孙悟空的爱情,还有《悟空传》中紫霞与孙悟空、
《悟空传》中天蓬与阿月、《情癫大圣》中唐三藏与岳美艳、《西游·降魔篇》中唐三藏与段小、《西游记·女儿国》中唐僧与女儿国国王的爱情等,这些爱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爱而不得,都是破碎,没有好的结局的。
如果说猪八戒的悲剧是由其外貌导致的,那么《悟空传》中猪八戒的悲剧就不只表现在外貌上了。在电影《悟空传》中,猪八戒是由当红小生欧豪扮演,在影片中他英俊帅气、武力超,冷淡地面对一切,他只对一人露出他的笑脸,就是他的阿月。这次阻挡他的当然不可能是他的外貌,而是所谓的“天命”。在天蓬与阿月的爱情中他们在一起过,有过甜蜜、有过幸福,但结局依旧是悲剧的,因为他不仅仅失去了爱情,失去了他的阿月,最终他在抗争“天命”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爱情是美好的,但是这些西游电影中的爱情无一例外,都是不好的结局,通过这种不好的结局加深了西游电影的悲剧彩。
(三)人物形象的颠覆带来的主题重塑
从《大话西游》以及之后的西游电影中能看出,其人物形象也发生着颠覆式的变化,而这些内里表现出来的是现代人在生活的重压下表现出的痛苦、挣扎与希望。与其说《西游记》中的打打杀杀只是单纯地宣扬惩恶扬善,那么西游电影中更多的是对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探讨和人内心自我意识的挖掘。《大话西游》的主题也通过至尊宝带上金箍之前,与观音的一段对话揭示:“为什么仇恨可以大到这种地步呢?”“所以唐三藏去取西经,他就是想指望这本经书,去化解人世间的仇恨。”仇恨是人与人
之间最负面的情绪,影片中发出疑问,看似给出了答案,但却又没有具体的方法,抑或希望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探索。
在面对爱情和生命的选择上,戴上金箍,选择将爱情深埋心底,做到爱到不爱的境界。《大话西游》中的爱情观和仇恨观,直接反映了当下青年的心声,
电影中人物的台词、人物的所思所想所做,就是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以他们对《大话西游》追捧至极。
刘镇伟导演运用碎片化的镜头,夸张的人物造型和“无厘头”的搞笑方式完成这部影片。“无厘头”是广东一带的俗语,其实就是没有原因,具体表现在一个人说话做事令人难以理解。但“无厘头”并不是乱发牢骚,而是有道理的,“无厘头”的语言和行为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通过夸张、调侃、玩笑的表象来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但是“无厘头”就是其表达方法。
与其说电影《大话西游》是改编自《西游记》小说,不如说《大话西游》将《西游记》整体解构,然后提取出《西游记》中想要表达的内涵,最后再重塑在一起。《悟空传》也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除了人物姓名外,几乎看不到《西游记》的影子,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部披着《西游记》外衣的孙悟空个人传记。观看影片不难发现《悟空传》受《大话西游》影响很深,主人公都是紫霞和孙悟空,但不一样的是这次孙悟空没有《大话西游》那么多情和狡猾,而是多了一分正气和执着。
《悟空传》电影是改编自今何在的同名网络小说《悟空传》,小说《悟空传》本身就是对于改编《西游记》的一次大胆的尝试,是对《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的一次解构、重塑、颠覆。由小说《悟空传》改编而成的电影《悟空传》更是对于《西游记》颠覆性的再创作。
《悟空传》里的孙悟空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面对唐僧和观音是敬重的、面对如来是敬畏的,也就是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有畏惧之心的。但是《悟空传》中的孙悟空却能傲视世间的一切,大声地怒吼出:“天要压我,我劈开这天;地要挡我,我踏碎这地。”电影中无论是孙悟空,还是天蓬抑或是卷帘,都是不拘泥规则,希望能够打破规则的热血青年。这也是当下青年人对于社会的不公平、教条化、模块化规则的思索。《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取经书,直到最后也没能打破禁锢,通过众人默认行贿的方式取得了真正的经书。
可以说《大话西游》是关于《西游记》的重新理解,小说《悟空传》是在《大话西游》的基础上对于《西游记》的理解,而电影《悟空传》又是小说的基础上对于《西游记》的理解。在层层递进中,达到对《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彻底颠覆。
三、西游电影人物颠覆与主题重塑的原因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西游记》归为“明之神魔小说”并且将《西游记》定性为“述变幻恍惚之事”[3]137。《西游记》以其变幻莫测、光怪陆离的故事情节和含混不清但又有着多元的主题意
蕴,为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创作灵感与素材。通过对原著的阅读和观看改编后的电影,不难发现二者之间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一)文化流变影响下的《西游记》
所谓“后现代”,“就是针对元叙事的怀疑态度,”[4]589也就是对于一些约定俗成的思想持有怀疑和反叛想法的态度,这种特立独行的行为是对传统经典权威的解构与颠覆。无论是影片的拍摄手法,还是人物造型,抑或是无厘头手法的运用,再或是对于影片的解读都是一种颠覆。通过对于人物形象的颠覆,达到对电影主题的重塑才是最终目的。
在西游主题电影中,观众所看到的人物形象都是经过重塑的,其中一些人物形象如《大话西游》里的孙悟空、《情癫大圣》里的唐僧等,都和传统意义上的人物完全不同。这种颠覆式的形象表达,其实就是后现代主义中的解构手法,即将原本的东西打碎了,再通过自己的理解重新拼接起来。
后现代理论家詹姆逊指出,“后现代主义最根本的主题就是‘复制’”[5]224。但这种“复制”并不只是重复和戏仿,而是将经典和世俗都摆放到一个平面上,拉平历史带来的差距,直到最后失去深度和意义,将一切都赤裸裸地展示给观众们。对于西游主题电影,更多所展现的是当下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生活状态,通过西游故事展现出来,将当代人们的世俗生活融入《西游记》这部文学经典中。如《大话西游》中紫霞对于爱情的向往,《西游记·女儿国》中唐僧面临不负如来不负卿的选择,《悟空传》中孙悟
空对于规则的看轻和想要打破规则的欲望,这些都折射出当下人们的心理活动。
在西游电影的改编中视听效果也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表现之一。无论是电影特效的运用还是3D技术对于人肉眼的冲击,这种感官上的刺激都是后现代主义所追求的。但是后现代只是一种手法,通过其展现出故事的热闹与悲凉、人物的游戏与真挚才是电影改编的真谛。通过对人物形象的颠覆,达到对电影主题的重塑。
(二)商业帝国影响下的《西游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疑,在《西游记》改编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因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游电影的大火其实就是希望坐享名著的声望和IP效应,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产生的改编初衷。IP是IntellectualProp erty的缩写,IP电影意即有知识产权的电影。但如果只从定义来看,《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等古代经典文学没有版权,不需要向谁缴纳版权税,算不上IP。当然,不需要向谁缴纳版权这一点也使得改编《西游记》的成本降低,成本减低意味着回收利润就会提高,这也成为电影投资人对西游电影热情不断提高的重要原因。
电影作为一项投资,是高投资高收益的。从西游电影的票房不难看出,西游主题电影的收益很好,基本票房都在亿元以上,这就无疑给投资人一个信息,
就是投资西游主题电影很赚钱,因此西游主题的电影越来越趋于市场化。
每个时代的观众对于文学接受的习惯不同,为适应观众对于当代的审美需求和文化心理,做一些改动也就无可厚非了。并且,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对“颜值”和“怪异”的追求。电影投资人也正是抓住了观众对“颜值”的渴求和求异的心理,因此出现了众多“流量小花、流量小草”和怪异的角类型。西游主题电影也不例外,观众喜欢看帅气的,就有了欧豪所扮演的帅气的猪八戒;观众们喜欢可爱粉嫩的猪八戒,就出现了小沈阳所扮演的可爱的猪八戒;因为观众对“怪异”事物的追求,便出现了杨一威扮演的油光满面的猪八戒。
但无论是哪种的类型的人物角,都是要满足大众审美的需求,这是西游电影在改编过程中与原著发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三)科技手段影响下的《西游记》
电影自1896年由法国人卢米埃尔发明以来,经历了一百二十多年的时间。在这一百多年里,电影技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也经历着飞跃式的变化。
《西游记》作为神魔小说,其中大量情节十分夸张,而这些夸张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是绝对不会出现的。作为西游系列最有影响力的影片,在记者问及创作初衷时,《大话西游》的主演周星驰是这样说的:
“我完全是因为很喜欢《西游记》这部小说,那我觉得它很精彩。不过呢,如果要把《西游记》里面很精彩的情节拍出来,那我们当时是不够钱的,其实现在一定也不够钱拍的,我想永远也不会够钱拍的。因为太多好玩,很伟大的场面。”[6]22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为《西游记》中的这些浪漫夸张的情节实现提供了可能性。摄影机的拍摄、镜头的切换和后期特效镜头的制作,将小说中的文字变成了一个个具象可观的形象和场景,使得观众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视觉与听觉的享受,而不受文本局限。这也是《西游记》得以不断被翻拍的重要硬性条件。
ouhao
从2005年的《情癫大圣》中可以看出在《西游记》的改编中对科技的运用,但由于受技术水平的限制,我们也不难看出其深受西方科幻电影的影响。但在2013年第一次使用数字合成技术的《西游·降魔篇》中可以看到,观众对于其中精心设计的妖怪们,以及精彩绝伦的收妖打斗的场景都十分喜爱,这也说明了观众对于数字合成技术的认可。
3D技术在视觉性上为西游电影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中,无论是绿树环绕的花果山,还是金碧辉煌的天宫,或者是晶莹剔透的龙宫都栩栩如生,而这一切都源自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由于国内团队3D动画的制作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只能不断地延长制作时间,通过长时间地制作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所以影片中大量的镜头都经过了反
复地修改。影片中“山妖在山林间追逐小唐僧”这一场戏,虽然长度只有一分多钟,但是一千五百多帧的片段却做了半年。影片中孙悟空与反派“混沌”的决战更是花费了技术人员一年多的时间,成为整部影片中制作花费时间最长的一场戏。[7]由此可见,科技对于电影的帮助。正是因为科技进步,才造就了这部全球首部西游题材3D动画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
四、《西游记》跨媒介改编的思考
文学经典之所以会成为经典,是因为在历史滚轮中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而如今将《西游记》改编成电影,也是《西游记》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经之路。电影在不断丰富《西游记》的同时,也通过其传播的独特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西游记》。
从1995年上映的《大话西游》到《西游记·女儿国》,不难看出西游电影与原著有着极大的不同,其中影片中的人物无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还是以白骨精为代表的妖精们,他们的出现都与原著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甚至是透过这些人物的变化,电影的主题也发生着变化。由原来单纯的惩恶扬善变成了对于人性的探讨,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讨。这些《西游记》改编的电影作品反映着当下电影艺术制作的技术水平,也反映着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
虽然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得《西游记》作为魔幻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成为一种可能,但电影作为一种商品,自身是需要遵守市场流通规律,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大众的审美需求。
西游电影在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对文学作品跨媒介改编的思考。与电视剧改编相比,电影因篇幅限制,只能选取原著中经典桥段来展现,造成一部分作品没能够挖掘原著的内涵,使得电影的思想表达流于肤浅,不能给观众带来正能量的思考,这必然会受到观众们的诟病。电影也是一门艺术,面对经典文学作品时,我们要更加注重深层次的探索和挖掘,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参 考 文 献]
[1]陈阳.影视文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武汉:崇文书局,2015.
[4]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6]周星驰.李欧梵VS周星驰[J].南方人物周刊,2004(11).
[7]庄庆鸿,涂  .《大圣归来》幕后的年轻人[N].中国青年报,2015-07-31(06).
[责任编辑: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