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宗教知识
第一节:概述
一、中国五大宗教:佛、道、伊、天、基
二、汉族宗教信仰特点:兼容并蓄(道教+外来宗教);外来宗教需、地方化才能存发
三、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状况:(优先记忆内容少的)
信仰伊斯兰教 | 信仰藏传佛教 | 信仰大乘佛教 | 信上座部佛教 | 信仰东正教 |
多为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共10个) | 藏青蒙川甘地区的藏、蒙古、裕固族 | 白布装(壮)鳗(满)鱼(彝); 墙(羌)侗纳草(朝鲜)蛇(畲) | 傣、佤、阿昌、德昂、布朗族 | 俄罗斯族、 鄂温克族 |
第二节:五大宗教
一、各种宗教的创立
创始人 | 时间 | 地点 | 缘由 | 备注 | |
佛教 |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 公元前6世纪 | 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尼泊尔) | 王子厌世、 苦行静思、 大彻大悟 | 佛祖四大圣迹 |
道教 | 张(道)陵 | 公元1世纪(东汉末年) | 中国四川大邑县 | 交五斗米入教 | 奉老子为教主(非老子所创 |
伊斯兰教 | 穆罕默德 | 公元7世纪初 | 阿拉伯半岛 | 建政教合一国家 | |
基督教 和 天主教 | 耶稣 | 公元1世纪 | 巴勒斯坦 | 中国五大宗教多神术,得罪权贵,被钉死后复活升天 | “基利斯督”的简称,是对耶稣的专称 |
1】佛祖四大圣迹:出生地-毗尼花园;成道地-菩提迦野;初转地-鹿野苑;涅槃地-拘尸那迦
2】伊斯兰教的一些名词:
伊斯兰:“顺服”,顺服唯一的安拉;
穆斯林:“顺服者”,顺服安拉意志的人(伊斯兰教教徒的名称)
3】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
4】西方人忌讳数字13(最后的晚餐13人),视星期五(受难日)和13日为凶日的原因P166
(一)佛教的发展(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
时间 | 主要内容 | ||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2世纪(共1800年) | 初600年 | 原始佛教 前200年 | 创教与传教阶段 |
部派佛教 后400年 | 分裂为传统的上座部佛教和大众部佛教 | ||
中600年 | 大乘佛教为主 | 大乘认为十方有佛;修行果位分罗汉、菩萨和佛 3级,最终目的成佛;弘扬菩萨和“菩萨行” | |
小乘认为世上仅有1佛;修行最高果位为罗汉; 教义重自我解脱 | |||
后600年 | 密乘佛教为主 | 密宗: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秘密教旨传授,为真实言教 | |
显教:受应身佛释迦牟尼所说种种经典传授 | |||
12世纪末到13世纪 | 伊斯兰教入侵,佛教被逐出印度国境 | ||
1】“菩萨行”:指自我解脱于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践行之中
2】密宗(教)的特征: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轨、世俗信仰
(二)佛教的传播(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
传播方向及主要内容 | |||
在世 界的 传播 | 北传佛教 (汉语系佛教) | 大乘佛教为主,含密教 | 印度→中国→朝、日、越 |
南传佛教 (巴利语系佛教) | 小乘佛教为主, | 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中国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 | |
藏传佛教 (藏语系佛教) | 密教与藏区苯教相结合 | 中国的藏、蒙、裕固、纳西的民族地区→周边国家→欧美 | |
在中 国的 传播 | 汉族地区佛教 | 两汉到南北朝的译传阶段 | |
隋唐的创造和鼎盛时期 | 形成八大宗派,但佛儒对峙 | ||
宋元明清的融合阶段 (重点内容,详见P140) | 与儒道结合,形成“三教合一” 与中国文化艺术及民俗风情相结合 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宗 | ||
云南上座部佛教 | 西双版纳的小乘佛教受泰国影响大 | 崇拜佛牙、佛塔、菩提树的释迦牟尼, 特别重视禅定和早期佛教戒律 傣族男子一次当和尚,3-7年还俗 | |
德宏地区的小乘佛教受缅甸影响大 | |||
藏传佛教 | 大小兼容、大乘为主;显密共修、先显后密; 藏传佛教的4个特;一大制度;两大活佛;四大教派(西藏五大教派)(重点内容,详见P141-142) | ||
(三)道教的发展
1】早期道教:张陵创五斗米教,张鲁奉老子为教主,张角创太平道。
2】全真道:金初王重阳创立;以道经、佛经和儒静为主要经典主张三教合一;修行上重炼丹,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术,修身养性为正道;住宫观,不蓄妻室,有严格的清规戒律
3】正一道:元代张与材创立;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祛灾);奉持《正一经》;道士可不出家,不住观。流行于江南和台湾省。
(四)伊斯兰教的发展与传播
1】多分布于西亚、南亚、中亚、东南亚、北非;伊朗的国教
2】在中国的传播⑴路上丝路传播:阿拉伯-伊朗-新疆-河西走廊(甘肃)-中原
⑵海上丝路传播:阿拉伯-印度-马六甲海峡-广州、泉州
3】派别:
逊尼派 | 人数多 | 中国穆斯林多属此派 |
什叶派 | 人数少 | 两伊巴基印度也门,中国的塔吉克族 |
(四)基督教的发展与传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