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大洲
适用年级七年级
所需时间课内共用6课时;每周2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是学生认识大洲的一个重要单元,单元中重点介绍了“亚洲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部分内容,展示了四个大洲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三部分看似不相连,但在结构上非常相似,重点掌握一个大洲的学习思路之后,其他大洲需要掌握的大体方面也就一目了然了。
在本主题单元中,将这三部分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同属大洲,而描述一个大洲一般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自然环境一般分为:地理位置、地势地形、气候、河流等几个重要方面。专题一:掌握亚洲及欧洲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专题二:掌握非洲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专题三:掌握美洲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这三个专题的确定来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适当进行了拓展和延伸,为后面对地区和国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
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等资料描述各大洲的地理位置。
2、归纳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征。
3、描述各大洲人口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地图,学会用大洲位置来描述大洋的位置。
2、掌握描述地形、气候、水系特征的方法。
3、通过学习不同的自然环境,认识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海陆资料2、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形成保护自然环境的绿观念。
3、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永无止境。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世界七大洲是哪几个?
2、你知道各大洲名称的由来吗?
专题划分(说明:除了说明主题单元将划分成几个专题以及每个专题所用的课时外,还应说明哪一个专题或专题中的哪一个活动将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
专题一:亚洲及欧洲(2课时)
专题二:非洲(2 课时)
专题三:美洲(2课时)
.......
其中,专题一中的活动三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亚洲及欧洲
所需课时课内2课时;每周2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地方法。
2.通过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掌握描述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征的方法。
3. 描述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并形成相关技能。
4. 运用地图描述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5、通过了解咸海的生态危机,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即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专题问题设
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那个?哪个大洲的大陆与他相连?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教材、地图册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亚洲及欧洲
第一课时
活动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用多媒体播放如长城、日本富士山、喜马拉雅山脉等图片,提出问题:这些图片在哪里?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从而引出学习内容认识大洲—亚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二自然段。教师提出问题:1.什么是亚欧大陆? 2、亚洲和欧洲名称的由来.
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学生回答,教师简单进行归纳。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结: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
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4、出示亚洲地形图,结合教材6页图1-5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图,(1)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西西伯利亚平原、死海的位置。(2)依据地理方位说明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哪里?(3)亚洲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有哪些山脉?(4)亚洲大陆四周有哪些大平原?
归纳小结:亚洲地形特征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西部低。
活动二:过渡:亚洲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怎么样呢?(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提问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学生看图回答。
教师引导: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引导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征:1.气候复杂多样2.大陆性特征明显3.季风气候显著。
活动三:展示亚洲的地形图,学习和认识亚洲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我们都知道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句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说说我国黄河注入到那个海洋中去?亚洲还有哪些大和分别注入到周围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中去?
小结河网分布特点:
1.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四周奔流入海。2.内流区面积广大。第二课时:
亚洲的人口和国家
1、放一段录像资料,反映亚洲人种、民族的特,用人口攒动的亚洲东部或欧洲的繁华的街景以及青藏高原无人区等具有人口分布特的景观,有这些资料引入亚洲的人口。
2、指导学生读图1-14,亚欧人口密度图,回答人口分布的特点。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列举。
3、(1)读图1-14,说说哪些地方的人口分布稠密,哪些地方的人口分布稀疏?
(2)请从气候条件分析亚洲西部和亚洲北部人口稀疏的原因。
(3)综合所学知识,说说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地区种植水稻有哪些得天独厚的条件。
评价要点给出任一空白图,能够熟练地在图上填出亚洲及欧洲重要的地形区,并能描述他们的主要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专题二非洲
所需课时课内2课时;每周2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 通过绘制、拼接大洲的简单几何图形,了解大洲的基本轮廓和相互位置关系。
4. 利用地图,学会用大洲位置来描述大洋的位置。
专题问题设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几个?位于那个大洲上?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教材、地图册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第一课时:
活动一:非洲的名称“亚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
1、自主学习阶段:先看课本后独立完成黑板上板书的自学提纲里的问题(题目如下)
(一)、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非洲位于哪个半球的西部,东临什么洋,西临哪个洋,北隔什么海和哪个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非洲之间隔着狭长的什么海,并以什么为陆上分界?
2、纬度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