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到微博(0)
《新闻记者》杂志供稿
2011年10月13日,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被2辆车3次碾压,18路人见死不救,引发了国人的震惊和反思,也引起了各大媒体的竞相报道。司机的凶残、路人的拒救,交织成面冷漠的众生相。而阿婆陈贤妹的援手让极度冷漠的社会有了一丝温暖,以朴素的悲悯情怀挽住气若游丝的生机。个体境遇是世态的微观映射,“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不啻为“冷漠流行症”的再度发作。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席卷全国的小悦悦事件报道中,同样也凸显出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少媒体为了追求时效性和收视率,在报道中缺乏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考。本文以国内数十家卫视为观察对象,以10月16日至23日这段时间关于该事件的新闻报道为观察样本,对此试加分析。
2011年10月13日,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被2辆车3次碾压,18路人见死不救,引发了国人的震惊和反思,也引起了各大媒体的竞相报道。司机的凶残、路人的拒救,交织成面冷漠的众生相。而阿婆陈贤妹的援手让极度冷漠的社会有了一丝温暖,以朴素的悲悯情怀挽住气若游丝的生机。个体境遇是世态的微观映射,“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不啻为“冷漠流行症”的再度发作。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席卷全国的小悦悦事件报道中,同样也凸显出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少媒体为了追求时效性和收视率,在报道中缺乏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考。本文以国内数十家卫视为观察对象,以10月16日至23日这段时间关于该事件的新闻报道为观察样本,对此试加分析。
1.新闻采访缺少换位意识
电视采访最大的特点是在摄像机镜头前进行的。作为采访记者,职业决定其已经习惯了镜头前的交谈,有的记者就忽略了被采访对象的感受,往往开门见山、劈头盖脸地向对方发问,常常弄得被采访者手足无措、狼狈不堪,根本无暇认真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因此,电视新闻采访学当中提倡换位意识,所谓换位意识就是要求采访记者首先要考虑和尊重被采访对象在镜头前的感受(有些批评或揭露性采访除外)。综观小悦悦事件中的人物采访,很多记者恰恰缺乏这种换位意识。
在此次事件中,伤害最大的莫过于小悦悦的父母了。在南方电视台《今日最新闻》和《米线社区》的新闻画面中一度出现两位哭泣的镜头,特别是作为母亲,曲女士曾敲打自己,长跪不起。然而,我们的记者却一遍又一遍地提问为什么没有看管好孩子甚至是事发几天后还有记者问她当天的情形,这无异于再次揭开别人的伤疤,在其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曲女士表示已经不愿意回忆当天的情形。如果不愿开口就不要进行采访,强行采访不但得不到好的
效果,还会对受访者造成极大的心灵伤害。
另外,对陈贤妹老人的采访也有失人文关怀。一是媒体过度采访。陈贤妹本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农家妇女,老人可能做梦都不会想到有一天会上电视,甚至成为“名人”。尽管这位连普通话都不会讲的阿婆表示,“这只是件小事情,我当时只想帮一下,没有想太多,没什么好讲的。”但多处画面中可以发现,她在接电话的同时,还在众媒体的包围当中,一支支话筒还在对着她。她自己都向记者表示这已经干扰到她和家人的正常生活。为了回避采访,她的儿子刚把她接回清远老家,第二天又被政府“请”回赶去接受颁奖。二是媒体不当评论。有人质疑她三拒政府慰问金的目的是想出名。当有记者问她是否是炒作之举,这位老人表情很茫然,没有回答上来,或许不识字的老人根本不知道炒作是什么意思,但记者们却给这位老人贴上了“莫须有”的标签。对于这样的采访,我们的记者不仅没有换位意识,还可能对老人心理上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
曾经,2006年在央视《新闻调查》《一只猫的非常死亡》一片中也有类似情况,主持人采
另外,对陈贤妹老人的采访也有失人文关怀。一是媒体过度采访。陈贤妹本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农家妇女,老人可能做梦都不会想到有一天会上电视,甚至成为“名人”。尽管这位连普通话都不会讲的阿婆表示,“这只是件小事情,我当时只想帮一下,没有想太多,没什么好讲的。”但多处画面中可以发现,她在接电话的同时,还在众媒体的包围当中,一支支话筒还在对着她。她自己都向记者表示这已经干扰到她和家人的正常生活。为了回避采访,她的儿子刚把她接回清远老家,第二天又被政府“请”回赶去接受颁奖。二是媒体不当评论。有人质疑她三拒政府慰问金的目的是想出名。当有记者问她是否是炒作之举,这位老人表情很茫然,没有回答上来,或许不识字的老人根本不知道炒作是什么意思,但记者们却给这位老人贴上了“莫须有”的标签。对于这样的采访,我们的记者不仅没有换位意识,还可能对老人心理上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
曾经,2006年在央视《新闻调查》《一只猫的非常死亡》一片中也有类似情况,主持人采
访“踩猫事件”的当事女子王某时问了一句“你为什么要选择踩它的眼睛呢”这个问题单刀直入当事者的心理层面,这或许体现了《新闻调查》的质疑和思辨精神,然而当时令王某受到刺激而产生严重痉挛,直到注射才得到缓解,节目播后出也有观众反馈这个问题听起来有些过于残酷。
记者的本职工作就是挖掘新闻,那么在灾难报道中,对灾民经历的挖掘又有悖于新闻职业道德,岂不冲突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两者并不冲突。只要把握好“度”,时刻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就可以避免记者人为伤害和刺激的发生。
2.新闻镜头缺少人文意识
就在大家对小悦悦事件中的道德沦丧、社会无良口诛笔伐之际,殊不知,电视台、各大视频网站也在对监控录像中小悦悦不幸遭遇的事件全过程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播出。汽车一次次地碾过,小女孩血肉模糊的形象,路人漠视地路过,一览无遗地反复展示在全国观众的眼中。在笔者的观察中发现,很多电视台的播报是画面直接播出,没有经过任何技术处理。只
记者的本职工作就是挖掘新闻,那么在灾难报道中,对灾民经历的挖掘又有悖于新闻职业道德,岂不冲突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两者并不冲突。只要把握好“度”,时刻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就可以避免记者人为伤害和刺激的发生。
2.新闻镜头缺少人文意识
就在大家对小悦悦事件中的道德沦丧、社会无良口诛笔伐之际,殊不知,电视台、各大视频网站也在对监控录像中小悦悦不幸遭遇的事件全过程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播出。汽车一次次地碾过,小女孩血肉模糊的形象,路人漠视地路过,一览无遗地反复展示在全国观众的眼中。在笔者的观察中发现,很多电视台的播报是画面直接播出,没有经过任何技术处理。只
有极少数台的新闻报道,如凤凰卫视,对于汽车碾过的镜头,进行了马赛克处理或适时剪切;南方电视台《米线社区》在播出前主播有提示让小朋友回避,但画面还是直接播出。虽然这只是一个小细节,相对于路人见死不救的漠视来讲微不足道。但是,我们记者在一次次批判路人的冷漠之时,是否也扪心自问:我们的报道是否也缺乏人性化思考与人道主义的关怀如果这样的画面被小朋友或未成年人一次次地看到,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
3.新闻播报缺乏情感意识
近年来播音学理论与实践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由播新闻演变成说新闻甚至是戏说新闻,意即播音员播读稿件时要有情感彩的融入,而不是简单地读新闻。但这种情感彩的融入要恰如其分,如果处理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小悦悦的离世是让人倍感遗憾和惋惜的一则新闻,而辽宁卫视《第一时间》栏目的播音员在播报这则新闻时,却表现得相当轻松,这不由让人对播音员的职业素养产生质疑。对于灾难性新闻,且不说我们要表达真情实感,应有的肃穆和庄重是必须的。毕竟,这是一个幼小生命的消失,应表现出对死者足够的尊重。赵
3.新闻播报缺乏情感意识
近年来播音学理论与实践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由播新闻演变成说新闻甚至是戏说新闻,意即播音员播读稿件时要有情感彩的融入,而不是简单地读新闻。但这种情感彩的融入要恰如其分,如果处理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小悦悦的离世是让人倍感遗憾和惋惜的一则新闻,而辽宁卫视《第一时间》栏目的播音员在播报这则新闻时,却表现得相当轻松,这不由让人对播音员的职业素养产生质疑。对于灾难性新闻,且不说我们要表达真情实感,应有的肃穆和庄重是必须的。毕竟,这是一个幼小生命的消失,应表现出对死者足够的尊重。赵
普在汶川地震新闻播报时情绪一度失控,引起网上热议,却表现了一个播音员良好的职业素养。
4.新闻制作缺少细节意识
细微之处见功力,细节在某种程度上能衡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在本次小悦悦离世的新闻报道中,有的播音员身着红衣服,有的栏目在画面中对小悦悦的离世用红字幕标识(而不是用黑字幕),虽然这些是细节问题,没有绝对的对或错,但如果有人文主义的考虑,细节更能体现一个栏目的新闻素养。前段时间关于“绿领巾”事件的报道,白岩松在《新闻1+1》栏目中就佩戴了一条绿领带,把节目的主题与服饰很好地结合了起来。笔者认为这个细节就处理得很好。
在灾难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多数记者习惯性地将灾难中受害者的创伤揭开,将血淋淋的事实赤裸裸地展现在大众面前。这样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受访者,同时报道中的残忍现实也对受众造成了心理创伤。因此,在灾难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新闻媒体要树立起正确的舆论引导机
4.新闻制作缺少细节意识
细微之处见功力,细节在某种程度上能衡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在本次小悦悦离世的新闻报道中,有的播音员身着红衣服,有的栏目在画面中对小悦悦的离世用红字幕标识(而不是用黑字幕),虽然这些是细节问题,没有绝对的对或错,但如果有人文主义的考虑,细节更能体现一个栏目的新闻素养。前段时间关于“绿领巾”事件的报道,白岩松在《新闻1+1》栏目中就佩戴了一条绿领带,把节目的主题与服饰很好地结合了起来。笔者认为这个细节就处理得很好。
在灾难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多数记者习惯性地将灾难中受害者的创伤揭开,将血淋淋的事实赤裸裸地展现在大众面前。这样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受访者,同时报道中的残忍现实也对受众造成了心理创伤。因此,在灾难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新闻媒体要树立起正确的舆论引导机
制,承担起事实报道者、舆论引导者、主要议程设置者角,充分发挥对于报道突发事件、缓解各方矛盾、降低社会恐慌以及减少不良效应的扩展与传播的重要作用。新闻报道要有受众意识,加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价值观,真正为受访者、为受众考虑,使突发新闻的采访与报道尽量做到人性化。(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副教授)
注释:
胡智峰:《电视节目策划学》第3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孙宝国:《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发展走向》第155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11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注释:
胡智峰:《电视节目策划学》第3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孙宝国:《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发展走向》第155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11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初探
《今传媒》杂志社供稿 文/任冬梅
2009年11月27日11:17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摘要]灾难性事件作为突发性新闻,其社会关注度极高,也是各家媒体竞相报道的重点。“5·12”汶川大地震更是对国内媒体灾难报道的一次考验。灾难报道极易对受害人及相关人员造成伤害和二次伤害,造成社会的不。因此,灾难新闻的报道应该“以人为本”,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灾难 新闻报道 人文关怀
灾难性事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媒体在此类事件的报道中通常都会派出精兵强将争分夺秒“抢新闻”。
一般而言,灾难是指某种不可控制、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或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员财产损毁的现象。灾难新闻是新闻媒体对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
灾难新闻不同于其他的新闻体裁,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灾难新闻的采访、写作、编
[关键词]灾难 新闻报道 人文关怀
灾难性事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媒体在此类事件的报道中通常都会派出精兵强将争分夺秒“抢新闻”。
一般而言,灾难是指某种不可控制、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或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员财产损毁的现象。灾难新闻是新闻媒体对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
灾难新闻不同于其他的新闻体裁,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灾难新闻的采访、写作、编
辑以及图片的运用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以人为本”则是所有原则中的第一原则。
“以人为本”,简而言之就是要关注灾难事件中的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维护和尊重被采访者的权益和尊严,从精神和心理层面将灾难对当事人的危害降到最低。
灾难新闻的特殊性及其采写要求
灾难新闻具有其鲜明的特点。
首先,灾难新闻具有突发性,灾难大多突如其来,需要记者呼之即来。其次,灾难新闻具有严肃性和客观性,灾难本身具有悲惨性,灾难新闻则应起到传播灾情、争取救援的重要作用,人命关天,必须客观、真实、准确,马虎不得。
灾难新闻还有科学性的要求,灾难发生后,媒体必须通过报道澄清人们认识上的愚昧和麻痹,力戒迷信等非科学彩,通过对专家的采访,寻灾难原因,警醒人们预防灾难的再次
“以人为本”,简而言之就是要关注灾难事件中的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维护和尊重被采访者的权益和尊严,从精神和心理层面将灾难对当事人的危害降到最低。
灾难新闻的特殊性及其采写要求
灾难新闻具有其鲜明的特点。
首先,灾难新闻具有突发性,灾难大多突如其来,需要记者呼之即来。其次,灾难新闻具有严肃性和客观性,灾难本身具有悲惨性,灾难新闻则应起到传播灾情、争取救援的重要作用,人命关天,必须客观、真实、准确,马虎不得。
灾难新闻还有科学性的要求,灾难发生后,媒体必须通过报道澄清人们认识上的愚昧和麻痹,力戒迷信等非科学彩,通过对专家的采访,寻灾难原因,警醒人们预防灾难的再次
发生。
由于灾难事件的特殊性,决定了灾难新闻报道方式也具其特殊性。这些年,新闻媒体开始提出“以人为本”。其实这和西方媒体所提倡的“新闻人文主义关怀”是一个道理。
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的“两个核心”,一是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二是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
灾难性事件带给人们是悲痛、恐慌、焦虑、不安,而灾难新闻的任务是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唤起各方关注,尽量减轻灾害损失,并转变受众的消极情绪,使他们的悲痛得到抚慰,恐慌得到缓减。这就要求我们在灾难事件新闻报道中要“以人为本”,关注弱者的生存状态,维护被采访对象和受害者的尊严。从这一个角度上讲,灾难新闻的报道方法不仅关系到灾难信息的传播效果,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灾难事件主体的精神状态,有时甚至会改变事件的走向。
由于灾难事件的特殊性,决定了灾难新闻报道方式也具其特殊性。这些年,新闻媒体开始提出“以人为本”。其实这和西方媒体所提倡的“新闻人文主义关怀”是一个道理。
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的“两个核心”,一是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二是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
灾难性事件带给人们是悲痛、恐慌、焦虑、不安,而灾难新闻的任务是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唤起各方关注,尽量减轻灾害损失,并转变受众的消极情绪,使他们的悲痛得到抚慰,恐慌得到缓减。这就要求我们在灾难事件新闻报道中要“以人为本”,关注弱者的生存状态,维护被采访对象和受害者的尊严。从这一个角度上讲,灾难新闻的报道方法不仅关系到灾难信息的传播效果,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灾难事件主体的精神状态,有时甚至会改变事件的走向。
由此可知,灾难新闻中的“人文主义”关怀所强调的正是人的精神层面、心理层面,所倡导的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倡导社会公平,维护每个人的尊严。
灾难新闻在人文关怀方面的现状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各级新闻媒体的灾难报道往往侧重正面报道,少侧面报道;报道领导多于众;关注体多于个体,无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各级政府认为灾难事件是“给政府抹黑”,在这种思想主导下,部分媒体的灾难新闻报道偏离了新闻规律。即使见诸报端,灾难中的“主角”——死难者及其家属也只会是几个简单的数字。
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局面已经有所扭转。
就目前新闻媒体灾难新闻报道的现状,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关注领导 忽视弱者
灾难新闻在人文关怀方面的现状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各级新闻媒体的灾难报道往往侧重正面报道,少侧面报道;报道领导多于众;关注体多于个体,无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各级政府认为灾难事件是“给政府抹黑”,在这种思想主导下,部分媒体的灾难新闻报道偏离了新闻规律。即使见诸报端,灾难中的“主角”——死难者及其家属也只会是几个简单的数字。
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局面已经有所扭转。
就目前新闻媒体灾难新闻报道的现状,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关注领导 忽视弱者
灾难往往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灾难中的受害者是物质损失最惨重、精神创伤最严重的体,他们也最需要关心和帮助。媒体必须真实地反映这种状态,唤起更多的关爱和救助。
但不少媒体在灾难新闻中只写事件,事件中人的思想、人的感受通常淹没在对事件经过的叙述和议论之中。各级领导的批示占据了报纸的主要版面,某某领导“亲临现场”“亲自指挥”等字眼充斥版面。
2007年5月5日,山西蒲县发生一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28名矿工不幸遇难。事发后,多数报道都重点报道了事故原因、救援进展、官方批示和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灾难中遇难矿工及其家属的命运和他们面临的生活困境则很少有媒体报道。经历那么大的灾难、面对生离死别,却听不到遇难者家属的声音,这本身就是媒体的一种“人文关怀的缺失”。
2.追求轰动 漠视生命
2.追求轰动 漠视生命
2004年9月1日,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的一所学校遭一帮武装分子袭击,400多名师生被劫持为人质,后来俄安全部队采取强攻,引爆,导致338人死亡。全球各大媒体都做了详尽报道,在图片运用上,不少媒体为了吸引眼球,都采用了同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名遇难学生被炸得已不完整的遗体。
从新闻角度看,这种处理或许可以给报纸带来短期的关注效应。但对于遇难者及其亲人而言,这无疑造成了“二次伤害”。虽然事出异国,但我们在这种新闻的处理上也应该考虑大多数读者的接受程度。9月2日,《三晋都市报》在天下版对这一新闻作了重点处理,在图片处理上,选用了营救过程中,特种部队队员怀抱哭泣赤裸男童的一张照片,既恰当地避免了过于渲染血腥场面,也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而白岩松怎么了出什么事了9月6日,央视4套《今日关注》栏目在报道别斯兰人质事件时,滚动播出了有奖竞猜信息:“俄罗斯人质危机目前共造成多少人死亡?选项:A.402人;B.338人;C.322人;D.302人。”节目播出后,引起了观众的极大愤慨和上级领导的关注,后来央视对相关责任人作出惩处,在宣传例会上通报批评,《今日关注》两名制片人被免职,值班编辑被开除。
从新闻角度看,这种处理或许可以给报纸带来短期的关注效应。但对于遇难者及其亲人而言,这无疑造成了“二次伤害”。虽然事出异国,但我们在这种新闻的处理上也应该考虑大多数读者的接受程度。9月2日,《三晋都市报》在天下版对这一新闻作了重点处理,在图片处理上,选用了营救过程中,特种部队队员怀抱哭泣赤裸男童的一张照片,既恰当地避免了过于渲染血腥场面,也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而白岩松怎么了出什么事了9月6日,央视4套《今日关注》栏目在报道别斯兰人质事件时,滚动播出了有奖竞猜信息:“俄罗斯人质危机目前共造成多少人死亡?选项:A.402人;B.338人;C.322人;D.302人。”节目播出后,引起了观众的极大愤慨和上级领导的关注,后来央视对相关责任人作出惩处,在宣传例会上通报批评,《今日关注》两名制片人被免职,值班编辑被开除。
除此之外,当前的新闻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还表现在侵犯当事人肖像权、隐私权等方面。
如何才能在灾难新闻中彰显人性
随着通讯方式的革命性变革,灾难新闻的传播早已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而互联网的普及,对灾难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媒体的报道可圈可点。央视打破常规,从地震当天起,24小时滚动播出来自灾区现场的报道。国内媒体的合力报道,使外界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了地震灾情,中国政府在灾后进行的积极有序的救援行动也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在国内,则形成了“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的共识,使灾难性事件凸显出激发爱国情怀,凝聚民族精神的正面社会价值。
总结以往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得失,对于“如何在灾难新闻中彰显人文关怀”,笔者总结为以下几点:
1. 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灾难在发生后就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随着网络的普及,“捂”的办法已经不再凑效。如何转变观念,主动面对,积极实施救援是各级政府应该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灾难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前提。
2. 把握采访时机,考虑被采访者的心理。
汶川大地震中的不少电视画面,对那些压在废墟下或在担架上赶往医院途中的幸存者,有记者不分场合地递上话筒进行采访。在灾后的新闻报道中,还有不少媒体不顾当事人正处于悲痛中,各尽所能地让他们回忆灾难降临时的瞬间。
1. 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灾难在发生后就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随着网络的普及,“捂”的办法已经不再凑效。如何转变观念,主动面对,积极实施救援是各级政府应该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灾难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前提。
2. 把握采访时机,考虑被采访者的心理。
汶川大地震中的不少电视画面,对那些压在废墟下或在担架上赶往医院途中的幸存者,有记者不分场合地递上话筒进行采访。在灾后的新闻报道中,还有不少媒体不顾当事人正处于悲痛中,各尽所能地让他们回忆灾难降临时的瞬间。
从人文关怀角度而言,这些采访的时机均不恰当。在灾难新闻中,不影响救援、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感情是发扬人文主义精神的首要原则。作为记者,更不应该在不经意间伤害灾难事件中的当事人。
3. 尽量减少拍摄和描写灾难中的血腥场面。
灾难除了带给人们物质上的损失外,也给当事人带来了精神上的创伤。如果过多的刊发对于血腥场面的报道,无疑是在受害者伤口上撒盐。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过多的血腥场面对读者的试听也是一种“亵渎”。因此,在灾难报道中,对过于惨烈、暴力、血腥的场面,我们应当尽量回避,或是一笔带过。
4.关注灾难中生命个体尤其是弱势体的生存状态,将报道的焦点锁定“弘扬善良人性”。
关注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是媒体人文主义关怀理念的又一体现。社会反响比较好的灾难新闻,都是因为记者把目光投注到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上。在汶川大地震报道
3. 尽量减少拍摄和描写灾难中的血腥场面。
灾难除了带给人们物质上的损失外,也给当事人带来了精神上的创伤。如果过多的刊发对于血腥场面的报道,无疑是在受害者伤口上撒盐。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过多的血腥场面对读者的试听也是一种“亵渎”。因此,在灾难报道中,对过于惨烈、暴力、血腥的场面,我们应当尽量回避,或是一笔带过。
4.关注灾难中生命个体尤其是弱势体的生存状态,将报道的焦点锁定“弘扬善良人性”。
关注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是媒体人文主义关怀理念的又一体现。社会反响比较好的灾难新闻,都是因为记者把目光投注到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上。在汶川大地震报道
中,冲进倒塌的教室,勇救同学的少年林浩;用摩托车载亡妻“回家”的吴家芳;为灾区婴儿哺乳的女警察……这些展现人性光辉的人物形象都得到了彰显。而灾区重建报道中,众在临时帐篷里的乐观态度,以及帐篷学校里的朗朗书声则体现了人类在灾难面前的崇高与尊严。
其实,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理念是内化在新闻工作者内心深处的,她需要我们每一位新闻从业者有一颗“慈善之心”“恻隐之心”。我们只有设身处地地考虑灾难新闻中当事人的感受,才能够把这种人文关怀渗透到每一次采访,渗透到每一篇稿件。
[参考文献]
1. 史力 吴晓征 《地方媒体如何做好全国性重大灾难报道》 《新闻世界》 2009.3
2. 巴晓芳 《灾难新闻的维度——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头七”述评》 《新闻前哨》2008.6
其实,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理念是内化在新闻工作者内心深处的,她需要我们每一位新闻从业者有一颗“慈善之心”“恻隐之心”。我们只有设身处地地考虑灾难新闻中当事人的感受,才能够把这种人文关怀渗透到每一次采访,渗透到每一篇稿件。
[参考文献]
1. 史力 吴晓征 《地方媒体如何做好全国性重大灾难报道》 《新闻世界》 2009.3
2. 巴晓芳 《灾难新闻的维度——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头七”述评》 《新闻前哨》2008.6
3. 张燕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中广网 2006年
4. 《新闻采访教程》 刘海贵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3
5. 刘明华 徐泓 《新闻写作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3
6. 丁锡国 《走出灾难性报道的误区》 《新闻业务研究》 2002.2
4. 《新闻采访教程》 刘海贵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3
5. 刘明华 徐泓 《新闻写作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3
6. 丁锡国 《走出灾难性报道的误区》 《新闻业务研究》 2002.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