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染处理及其鉴别
    翡翠的价值主要取决于颜,颜越鲜艳、越浓郁价值就越高。但大多数的翡翠原料都是白或浅的。染处理就是把这些原来无或浅的翡翠,通过人为方法使颜料染人翡翠,以仿冒品质更好的翡翠。染的翡翠也称为C货。
  1.染处理的步骤
    翡翠染工艺的细节是厂家不轻易透露的秘密,根据零星资料的记载,染工艺的主要过程如下:
    首先是选料。并非所有的翡翠都适于染处理,结构过于致密的翡翠,由于孔隙度低,不适于染处理。一般要挑选中粗粒结构,有一定孔隙度的翡翠作为原料,并切磨成成品后,用稀酸洗去油污和表面的杂质,再放在烤箱式炉子中烘干和加热,加热可以达到扩张孔隙的作用。然后把翡翠浸泡到准备好的染料溶液中,加热烧煮以加快染料溶液浸人翡翠的速度。
    用于染的染料种类很多,要扫哒不易褪,颜与天然翡翠相似,又容易浸入翡翠内部的染料。染绿用绿染料,染紫则用紫染料,从目前收集到的情况看,主要是各种有机质
的染料。
    翡翠在染料溶液中一般要浸泡一至数周,上了的翡翠再经烘干,染料就沉淀在翡翠孔隙,使翡翠产生颜。最后再进行墩蜡保护,使之不易再被水溶解,同时提高玉件的光泽。
    最早的翡翠染工艺更为简单,先点一盏酒精灯,把要染的翡翠制品放在火焰上烧烤到一定的温度,用毛笔沾上染料溶液涂在受热的部位,翡翠因骤热骤冷产生小裂纹,染料就沿裂纹浸人。反复地烤热和涂,直到翡翠染上满意的颜。所以染处理又称为“炝”。
    2.染绿翡翠的特征和鉴别
    染绿翡翠的主要鉴别特征如下:
  (1)颜的调
    早期的染绿翡翠的调常常偏黄,均匀,且易褪。褪后呈黄绿,与翡翠的颜差别很大。但是近期的染翡翠已经有相当的改进,颜的调也多样,有偏蓝的绿、纯正的绿,还有偏蓝灰的绿,与天然翡翠更为相似。同时颜也可呈斑状、斑杂状,模仿天然翡翠颜的不均匀分布。所以不可只从调和形上加以判断了。
  (2)颜沿缝隙分布
    染绿翡翠的绿易浓集在小裂纹之中,并沿着裂纹充填在裂纹附近的晶粒间隙中,整个特征可用树根状来形容。而天然翡翠的裂纹和孔隙都是没有颜的。这些特征用10倍放大镜观察最好,用显微镜观察时,也只能用低放大倍数,以不超过20倍为宜。
  (3)可见光吸收光谱
    尽管染翡翠的颜与天然的可以非常相似,但是它们呈机制完全不同,天然翡翠的绿是由于硬玉含铬造成的,含铬硬玉对可见光的吸收有特征的吸收线,与绿染料对可见光吸收特征截然不同。虽然用来染的染料可非常多样,但至今尚未发现具有与含铬硬玉相同或相似的吸收光谱特征。
    在分光镜(最好是棱镜式的)下观察,大多数染绿翡翠在红光区内有一窄的强吸收带,而天然翡翠则是从红光区的末端开始有3条间隔排列的吸收线。尤是绿的翡翠如果观察
不到铬吸收线,不管其它的吸收线是否存在,例如看不到红区630-660nm的窄带,都可能不是天然的绿。
  (4)滤镜
    早期的染绿翡翠在查尔斯滤镜下观察常常会变成橙红调,但是,近期的染绿翡翠,因采用不同种类的染料,多不变,故不可因为滤镜下不变而认为是天然的绿。
  (5)紫外荧光
    大多数的染绿翡翠的紫外荧光与天然翡翠相似,没有明显的荧光,但可有弱的黄白荧光,这种荧光也可以是蜡引起的。近年来市场上出现没有630-660nm强吸收带的染绿翡翠,但是,这些染绿翡翠在紫外灯下具有很强的荧光,甚至染成褐的部分也有明显的荧光,如果翡翠有绿部分发出反常的强荧光,可记为染的标志.
  3.染紫翡翠等的特征和鉴别
    传统翡翠通常染成绿和紫,而很少染成其它的颜,但近几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出现有染黄、染红及提油仿古等杂的染翡翠,不过这些杂通常与染绿、染紫相伴出现,目的是模仿天然的“福禄寿”翡翠。对于这种情况,只要确定绿或紫的成因,其它杂的性质也就不辨自明。
    一般认为染紫的翡翠比染绿的翡翠更不好鉴定,诊断性的特征比染绿翡翠少,但只要认真观察仍然可以到染紫翡翠的特征性标志。
    (1)天然和染紫翡翠的颜分布特征
    紫翡翠往往是成片分布,颜由带浅紫或淡紫的硬玉颗粒集合而成,少成脉状分布,颜浅,深的少见。在紫的翡翠中可穿插有绿的翡翠,但一般不会有紫翡翠细脉或根穿插在绿的翡翠中。
  (2)染紫翡翠的颜分布特征
    由染处理形成的紫充填在翡翠的裂隙和孔隙之中,可形成紫的细脉,或者充填在白翡翠颗粒的粒间空隙中。
  (3)紫外荧光特征
    天然的紫翡翠没有荧光或因含有蜡发弱的蓝白荧光有粉红的荧光。但由于荧光较弱,当不易分辨时,只可作为指示性的特征。玉怎么识别真假
    (4)阴极发光的特征
    天然的紫翡翠阴极发光的颜为鲜艳的橙红到紫红,而用无、白或者当绿翡翠染成紫的翡翠不出现橙红到紫红的阴极发光,而是呈现暗紫、淡绿、黄绿的阴极发光。但是要注意紫翡翠紫上加紫的情况,这时样品的阴极发光可以与天然紫翡翠相似。
    染处理的翡翠不论是在批发市场或是零售市场都十分常见,而且现在的染品已不是一眼即可识别,一定要仔细观察,保持对染处理的警惕性,根据前面所述的各种特征,不难加以识别。
    文章信息来源:鑫万福喜钻
来源地址:www.hunzuan/article.php?id=22861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