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05期
历史·文化
备充分的茶道知识,对茶具的搭配、茶艺的展示、茶叶的品味等都要做出相应的评价,并保持严肃庄重的神态,整个气氛要维持在“清”与“寂”之中,不能有多余的声响,不可杂谈、不可嬉笑、不可过多言语。所以,就“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践主体饮茶之人而言,中国茶人是自由、灵活、随意的,追求道教的自然而然,日本茶人则是规矩、规范、刻板的,提倡类似于佛门的戒律清规。
2.2茶室是茶事活动发生的地点,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外化形式之一
明代以前中国并没有专门的茶室,人们根据自身意愿可以在任何地方饮茶,当然以能够欣赏到自然风光的地方为上等。人们对于茶室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哪怕是在高山绿林之中的简陋茅草屋,也往往被视为上乘的茶室,只因人们可以沉浸在自然山水之中,享受清风白云的悠然自得,体会山野田园的乐趣。日本茶室则是“市中山居”的即视感,也就是要在城市中打造出山野的氛围。日本地域狭小,城市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十分有限,所以茶室要尽可能的精致。日本茶室的外露地是撒过水的石板路宛如山林雨露,内露地则迂回变化、一步一景,小径两旁是四季常青的高树,阳光透过人工修剪得错落有致的枝叶洒落在地面之上,地
面还有刻意铺撒的落叶,自然韵味做到极致。茶室入口的设计让人们只能保持跪坐的姿势膝行进入,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受,似乎由此便中断了与外界世俗社会的联系。这也是人们修行禅学的开始。由茶室可见,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是投入自然,而日本的“天人合一”思想则是手造自然。2.3茶具是茶事活动的物质保证,同样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外在彰显
中国是瓷器大国,各类陶瓷茶具应有尽有,比如白釉瓷、青釉瓷、青花瓷、黑釉瓷、紫砂壶等,为了能够极好地烘托茶叶本身的形态与泽,人们通常会选择与特定茶叶匹配程度最高的茶具类型,比如,以白釉瓷来冲泡红茶,可以极好地展现茶汤的红润泽,以青花瓷来冲泡绿茶,可
以极佳地呈现茶汤的翠绿莹润,以琉璃杯来冲泡花茶,则可以很好地观
赏花朵在杯中自由徜徉的神态。因而,中国茶具是围绕茶叶本身选择的,倾向于简单、淡雅,从而保证茶叶的自然特可以得到良好的展示。日本茶具则比较单一。日本茶道技艺的基础是宋代的点茶法,延续至今,他们所使用的茶具大都是黑的茶盏,有些是不上釉的陶土,有些是黑釉瓷,还有一些为了追求禅韵,人们特意施釉不均,或是任釉在陶坯上流淌,并将其视为茶具“自然美”的至高境界。可见,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在茶具上体现为使用与茶叶种类相匹配的茶具,来彰显茶叶的自然之美;而日本的“天人合一”思想在茶具上则体现为以某种特殊工艺来表现茶具制作过程及其本身的自然韵味。3结语
中日茶文化都是在儒、释、道三家精神的熏陶下形成的,两者同根同源,在与各地民族风俗有机融合的
过程中,既有相互贯通的内容,又各有特、自成体系。中国茶文化讲究对自然山水的审美,主张在自然环境之中品鉴茶叶的自然味道,感受源于自然的悠然趣味。日本茶文化讲究对禅道的感悟,强调在严密的规矩之中从事茶事活动,获得内心的修行与提升。两者都是各自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也为东方文化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特殊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书云.日本草庵茶与中国文人茶艺术精神之比较[J].农业考古,2006(5):249-255.
[2]金翰钧.中日茶文化之比较研究[J].农业考古,2008(3):129-131.[3]施由明.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比较略论[J].农业考古,2002(2):317-321.
基金项目: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古代庐山隐士文化研究”成果之一。(NO.YG2016128)
作者简介:龚俊杰(1975-),男,江西修水人,硕士,副教授,江西名山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文化学。
苏轼作为宋代著名的诗人,在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咏茶诗,这些
咏茶诗传递给人大量的茶文化知识,使人能一窥宋代的茶文化魅力以及领悟苏轼在诗中所表达的个人人
文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借此本文着重于分析苏轼咏茶诗,探讨其诗中所透露的人文价值以给予现今的人对人生价值一定的引导和启发,对人们未来人生发展起一定的积极作用。1宋代茶文化
宋代茶叶在唐代茶叶的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茶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在文人基层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在官僚阶层出现了“汤社”,在佛教徒中有“千人社”等。由于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及其喜欢饮茶的人士,便在宫廷中设立了有关茶事的机关机构,且宫廷的用茶皆分为不同等级加以区分,这时候茶仪变成为礼制。在下层社会中,茶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生活处处都有茶的身影,有人迁徙的时候邻里需要“献茶”,有客人来访需要敬“元宝茶”,订婚时有“下茶”结婚时有“定茶”同房时有“合茶”等。其次,民间斗茶盛行,出现了有关品茶鉴茶等一系列有关茶活动的热烈场面。与此同时,有关茶的采集制作等出现了变化。
2苏轼咏茶诗与宋代茶事活动2.1茶的功能2.1.1活跃气氛,提神醒脑
不同于汉代以前茶更多的是药用、食用,宋代时期在此基础上又出
现了新的变化,这一时期人们借助饮茶品茶来调动现场气氛,迎送客人等。宋代文人经常以茶会友,在品茶的过程中吟诗作对、互相交流。苏轼的《行香子。茶词》一诗提到:“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掖清风……放声歌散,庭馆静,略从容。”一次宴席终了,欢乐气氛还及其浓烈。饮酒的时候让人欢愉无
数。在这个时候和宾客一起品茗御赐的黄金丝线穿插的密云龙(上等茶),不仅能够继续欢畅,更能够通过饮茶缓解酒后的头痛而达到提神醒脑的作用。而欢宴过后,宾客离去,淡淡的茶香飘散在四周以及幽静的环境衬托,令人甚是从容平静。而在《望江南》提及:“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嚎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在春风吹拂细柳,烟雨蒙蒙灯影昏暗的画面下,酒醒后饮着新茶,给人以舒畅的心情和享受。“新火试新茶”诗人在这一时期初春时候更多强调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由此可见,宋代文人品茶更注重于茶给予人精神上的享受,讲求的是与其宋代文化相之应和的意趣、文意。茶物质性上的功能慢慢淡化而侧重于意识形态上的功能。2.1.2奖赏赠送
由于宋代茶仪成为礼制,天子常常喜以茶来嘉奖底下臣子。苏轼在
苏轼咏茶诗的人文价值向度
龚俊杰
(江西科技学院,江西南昌330098)
摘要:茶对我国影响深远,至今能对我国的社会、文化、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茶的发展产生了茶文化,茶文化又涵盖了无数的人文哲理,无论是对当时还是现在其传递的人文精神都给予人们一定的启迪。基于此,本文从苏轼咏茶诗为重点来探讨其咏茶诗中带给人们的人文价值向度的思考与启发。
关键词:苏轼;咏茶诗;人文价值
359
2018年第05期
学术专业人文
茶趣
做翰林院学士的时候,身处朝堂与官员关系往来密切,时常受到皇帝赏赐的一些上等的茶饼。如苏轼在《行香子》词所提及“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中,密云龙就是君主赏赐下来的茶饼,用密云龙这样的上等茶赏赐给臣子来表示对臣子的肯定。苏轼亦常常与友人品茶对诗,互相赠送茶叶表达谢意,以茶叶作为礼品以表祝寿。茶叶作为表达感谢、祝贺等的方式成为宋代的生活常态。《和钱安道寄惠建茶》、《紫团参寄王定国》、《赠包安静先生茶二首》等这些著名的咏茶诗中都有苏轼关于以茶赠送他人的描述。当友人赠与苏轼好茶好水的时候,苏轼亦曾赠诗一首以表感谢,如《求焦千之惠山泉诗》来对友人赠送山泉水以作煎茶之用的谢意。在宋代,茶作为礼品、用品等用于生活许多方面时,如婚宴、寿宴、聚会等等。2.2茶俗2.2.1制茶、磨茶、煎茶
苏轼喜爱茶世上众人皆知,有其对密云龙钟意。在孙月峰《坡仙食饮录》中记载:密云龙之味极为甘馨,苏轼对此奉为至宝。《行香子》中就有提到苏轼的钟意之茶密云龙。苏轼作为宋代通才文人,在绘画、诗歌、书法等方面都有突出的地方,是少有的全才天才。因此喜茶噬茶,关于茶艺、茶具、茶史、评茶、种茶等各个领域皆有操作相关的茶诗。对于种茶、煎茶、磨茶等苏轼本人都是极其讲究的。
宋代在制茶方面时十分讲究的,采集茶叶的时间为惊蛰春雷之前,茶叶多取茶叶最嫩的芽心一两叶。此做法至今沿袭,只有茶叶最嫩之处才是其精华所在。采茶完成后要进行尾雕、烘焙,烘焙的时候讲究火候,火的温度要和体温类似并且配与专有的竹子制作的烘焙工具。在苏轼《新茶送签判程朝奉以馈其母有诗相谢次韵答之》中就有相关描述:“火前试焙分新胯,雪里头纲辍赐笼”。而烘焙茶的次数也是有讲究的,需要两三天烤一次。在磨茶方面,苏轼的《次韵黄夷仲茶磨》中写道:“前人初用茗饮时,煮之无问叶与骨。浸穷厥味臼始用,复计其初碾方出。计尽功极至于磨,信哉智者能创物。破槽折杵向墙角,亦其遭遇有伸屈。岁久讲求知处所,佳者出自衡山窟。巴蜀石工强镌凿,理疏性软良可咄。予家江陵远莫致,尘土何人为披拂”。“计尽功极至于磨,信哉智者能创物。”表达了磨茶对于制作出好茶的重要性,使出浑身解数极尽其能的去磨茶,才能制作出好的茶叶出来。在宋代的时候煮茶称为煎茶,在煎茶的时候,茶叶的选取、与之配备的水、茶具都是及其讲究的。不同的茶叶需要配与不同的茶具,这和现今不同茶叶配备不同的材质不同形状的茶具道理是一样的。2.2.2点茶
点茶,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泡茶。无论是宋代还是现在对于点茶(泡茶)亦是讲究。点茶是讲究技艺
的,就如同今天的茶艺表演,它应该是一种行云流水的美的艺术表现。苏轼的好友南屏谦诗点茶的手艺堪称一绝,苏轼曾作诗一首“自云得之心,应之于手”来表达其对好友点茶手艺的敬佩之情。在当时,由于僧人喜茶,禅茶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普及。禅茶意蕴深远,通过手印、上香、点茶、敬茶等动作招待宾客,表达其招待的佛门礼俗。2.2.3斗茶
宋代才出现斗茶,斗茶就是评茶鉴茶的等级好坏。斗茶在宋民间尤为盛行,上层社会亦有斗茶,只是相比较民间而更显文雅。苏轼在其诗中数次提及斗茶,在《月兔茶》写道:“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斗茶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茶的汤、闻茶的香味,便可知茶的等级优劣。苏轼在其自注中写过:“茶之佳品其白,若碧绿者,皆常品也”就是对茶汤的评价,颜呈白,茶上面漂浮一层白膜为佳茶。
3苏轼咏茶诗的人文价值3.1君子般的崇高精神
中国茶道可以概括为和、静、怡、真。和即中庸之和,比喻茶如《论语》中所提到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茶就像君子一样彬彬有礼不偏不倚恰到好处。静即宁静淡远、安详平和,由于好茶大多处于高山之上生长,吸收天地万物之精华,而给予人幽静平和之感。苏轼在其创造的咏茶诗中多次将茶比喻君子,除了噬茶之外从中也表达了本人对茶君子般的崇高精神的追求和重塑人格的理念。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中提及:“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
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仙山上生长的灵草就是茶树,对于苏轼而言茶就像冰卿一般的仙子。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佳茗的喜爱之情,以比拟的浪漫手法表明好茶如佳人。
在《东坡志林》有这样一段对话:司马温公曰:“茶与墨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予曰:“二物之质诚然矣,然亦有同者。”公曰:“何谓?”子曰:“奇茶妙墨皆香,是其德同出;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研丑黔皙之不同,其德操蕴藏,实无以异。”公笑以为然。这一段和司马光的对话,表达了苏轼对茶的看法,香、坚是茶最出的德行操守,正如贤人君子一样。3.2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可以说是政途坎坷,因朝堂政见不一等多种原因屡屡下放。但在其困顿的时候茶给予了其寄托,在煎茶、品茶等过程中领悟旷达乐观处世的人生态度。在因为青苗法与王安石政见不一而被下放任杭州通判的时候,写下了《试院煎茶》。“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这一诗中写明了煎茶时茶沫已出,松林作响的画面。“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一诗表达了苏轼在饮茶中排解苦闷、豁达人世。儒学其精神内涵一直是苏轼所追求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苏轼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在朝堂时能够为民做事,受到御赐的上等茶(云密龙)与友人欢宴分享。离开朝堂后能够品茶游览山川美景,在大自然中与茶为伴,闲然自得。3.3不畏权势,挺拔傲然
苏轼的咏茶诗中有这样一句:“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黔哲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此诗中多了政治意味。而在《荔枝叹》:“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先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更是表达了其对时事的观点,对于茶被用作取悦皇帝、争相买宠的丑陋行径的不耻。由于武夷茶尤为佳品,丁谓、蔡襄便争相买之以争宠,实乃朝堂奸邪之风。“今年斗品充官茶”一句是直接批评了最高统治者,斗茶充贡茶。从中可以看出苏轼不畏权势,挺拔傲然的个人精神。3.4参禅悟道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对于禅境有这样的说法: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次。“情”是心灵对于印象的直接反映,“气”是“生气远出”生命,“格”映射着人格的高尚格调。通过禅境,可以让人从中解悟,人格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宋代茶事在佛门中常有之,禅茶中参禅悟道是佛门弟子必做之事。苏轼常常与僧侣交流,在与僧人品名过程中解悟人世哲理,在“……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一诗中,苏轼从饮茶中领悟佛法、禅茶一味的精深所在。在《龟山辩才师》“……羡师游戏浮沤间,笑我荣枯弹指内。尝茶看画亦不恶,问法求诗了无碍”写了苏轼在品茗过程中从禅僧游戏三昧中解悟佛理,在佛理中塑造个人的人格、高尚的格调。4结语
综上所述,苏轼的咏茶诗表现了宋代文化的特点,其咏茶诗内容丰富,涉及了茶艺、茶道、茶功、茶俗等诸多方面,反映了其个人的审美意趣。苏轼咏茶诗融合了个人人生感悟,如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不
畏权势敢于批评的精神、参禅悟道的人格追求等,其人文价值向度受宋文化的深远影响,而对现今社会给予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宋]吴自牧.梦粱录[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150.
[2]苏轼.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月.苏轼诗集(第6册)[M ].[清]孔凡礼点校,王文诰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1846.
[3]苏轼.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塔戏作一诗为谢.苏轼诗集(第6册)[M ].[清]孔凡礼点校,王文诰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1880.
江西结婚风俗
[4][宋]张邦基.墨庄漫录[A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5册)[C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4671.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