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的始祖是谁 千百年来,杨家将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20世纪80年代,刘兰芳播讲的评书《杨家将》更是轰动全国,波及海外。但是,关于杨家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从最广义上讲:凡是姓杨的武官都可以称为杨家将;而从最狭义上讲,只有杨继业、杨延昭和杨文广祖孙三代才能称为杨家将。本书中,将有史可查的杨弘信作为杨家将的始祖,把他的子孙称为杨家将。其中有的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武将,如杨畋(杨弘信的三世孙);有的人是否是他的后代存在疑问,如杨存中、杨价、杨文等,但是他们都为杨家将故事的传播作出了贡献,所以在本书也将他们收录在内。 现存关于杨家将的著作最早的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北宋志传》和《杨家府演义》,后代的评书多是以这两本书为蓝本而加以改编而成的。现存记载杨家将传说篇幅最大的是《杨家将九代英雄传》,叙述了从杨衮开始,杨继业、杨六郎、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杨士瀚、杨金豹一直到杨满堂共计九代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传说中,一般都认为杨家的始祖是杨继业的父亲——火山王杨衮。然而翻开史书,杨家将的始祖到底是谁却是扑朔迷离。《宋史•杨业传》中记载,杨继业的父亲为曾任后汉麟州刺史的杨信;而大文豪欧阳修应好友杨畋(音田,杨弘信的三世孙,杨继业的侄孙)之邀为他的父亲杨琪写的墓志中,则称杨家将的始祖为为杨宏信(见《欧阳修全集》);在《陕西通志》中,杨家将的始祖则被写为杨弘信。一个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名字呢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呢? 事实上,杨继业
父亲真正的名字应该是杨弘信,因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父亲叫赵弘殷,为了避讳,所以在《宋史•杨业传》中将弘字删掉了,改称杨信。其实他本人从未改过名字,就是因为避讳制度的原因,后世都称他为杨信,他的真名却鲜为人知了。杨弘信在宋朝建立以前就去世了,他从未做过宋臣。欧阳修将杨弘信改为杨宏信,也是出于避讳这个原因。他为好友的父亲写墓志,不能胡乱更改其先人的名字,又不能不避讳,因此不得不写成杨宏信。评书《杨家将》中的杨衮,其实是另有其人,属于误传。他是和杨弘信同时期的契丹大将,曾经在五代时期的周代,带领契丹的军队支援北汉,在山西省高平县巴公原被后周皇帝柴荣战败(见《旧五代史•周书第五•世宗纪一》)。 在一些评书、戏剧中,传说杨衮是唐末潼关名将金刀杨会之子,但是在这一时期的史书中却不到任何关于杨会的记载。那么杨弘信的祖先又是谁呢宋朝人刘一止撰写的《苕溪集》中收录了杨宗闵(自称是杨弘信的曾孙)墓碑的碑文,碑文中称:杨家将是晋大夫羊舌氏的后代,因为食邑在杨这个地方,所以后代子孙们就以杨为姓。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晋国大夫祁柔之孙祁盈发现自己的家臣祁胜和邬藏交子,就把他们囚禁起来。祁胜设法贿赂了另一个大夫荀砾,荀砾便告发祁盈私自抓人,晋顷公为此逮捕了祁盈。杨食我(羊舌氏的后人)是祁盈的好友,他为好友鸣不平,便杀了祁胜和邬藏。晋頃公大怒,晋国六卿(智氏、赵氏、魏氏、
韩氏、范氏、中行氏)趁机杀了祁盈和杨食我,并要将羊舌氏灭族,羊舌氏部分子孙逃居华阴山谷中,称为杨氏。杨氏后人分为关西、蜀中、淮南和浙中四支,杨家将就是关西一支的子孙。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东汉名臣杨震就是羊舌氏的后人,而杨家将就是杨震第五子杨奉的后裔。但是这种说法缺乏史料依据,我们无从考证,所以只能将杨弘信作为杨家将的始祖。 翻开史书,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五代到宋初时期,居然有三位姓杨名信,又同为武将的人!除了杨家将的始祖外,还有一位是河间人杨信,他本名杨义,是宋初镇边名将杨嗣(杨七朗的原型)的哥哥,入宋后,因为避宋太宗赵光义的讳,改名杨信。他曾官至北宋殿前都指挥使,在《宋史》中有传。另一个是沙陀族人杨信,原名杨承信,是后唐的将军,归降后汉王朝后,避汉隐帝刘承佑的讳,去掉承字,改单名为信。他最后也投靠宋朝,封为楚国公,归宋后又改回原名,《宋史》中也有传。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名人杨信,他在汉武帝时曾被派遣出使匈奴。匈奴的习俗是汉使需要去节(使臣的凭证)黥面才能进入单于的大帐,单于让他进帐篷,杨信为人刚直屈强,他不肯去节,单于只能坐在帐篷外接见他。为了和以上人物加以区别,并出于对历史人物、人民英雄的尊重,以及对避讳制度的鄙夷,本书在叙述到杨继业父亲时,一律用他的真正的名字——杨弘信。
《忠烈杨家将》影评——命运、命殒林峰主演的电影
今天看了首场9:20#林峰#的电影新作——#忠烈杨家将#,影片场面宏大,战斗激烈,兄弟情、父子情真挚感人。虽然剧情简单,聚集于金沙滩、两狼山之战与七子救父,但每位演员演技精湛,将那份情深意重展现的淋漓尽致。 整部影片以悲壮为基调,自七郎万箭穿心、大郎二郎共赴死,四郎五郎坠崖,三郎中箭被袭,将悲情推至极致,泪水不禁滑落……忠孝仁义,可惜换来七子去,六子还,是命运的残酷,还是人心的险恶奸佞小人为一己私怨,执意不派援兵,枉害忠良……英雄迟暮,力不从心,总让人扼腕,撞死于李陵碑守节。一门兄弟为救父亲,深入敌境,险象环生,四子阵亡,二子失踪,只换来父亲的尸骸回家……不禁想问是否值得或许这便是忠孝仁义,没有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虽然情义上支持、理解,但理智却不赞同,为一个垂垂老矣、即将离世的人,献出四条年轻的生命。若他们不死,还可以保家护国,做更大的贡献。可惜,没有如果,脾性决定命运,即便心知命殒,也在所不惜。不知这是对,是愚,还是错但还是被杨家将深深感动,现在社会便是太过现实,太计较利益、得失,人与人之间早已缺乏了这份情谊。 本来是想去看林峰和众位帅哥的,但却被恢弘的场景与深重情义感染。杨令公、佘太君、杨家七子,每个人都有过人之处,总会有让你动容的那一刻……大郎的责任,二郎的勇猛,三郎的沉稳,四郎的激奋,五郎的仁义,六郎的俊雅,七郎的直率,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可叹那一起的日子只存在回忆中了……人生在世,有此出生入死的兄弟,足矣……
杨家将故事的发生与演变
对于很多人来说,最初了解杨家将是从刘兰芳的评书开始的,其实,杨家将故事已流传了近千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间基础,刘兰芳的评书只不过是对杨家将故事的又一次推动和普及。
从欧阳修写的一篇墓志铭说起
若从老令公杨业论起,杨家将事迹最早发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现今存世最早记录杨家将事迹的是北宋一代名臣欧阳修,他在1051年写过一篇墓志铭,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并且指出杨家将故事在当时已是“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可见杨家将故事流传范围之广。 这篇文章作于杨业死后的第65年,距离杨延昭去世已37年,篇名叫《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这位供备库副使杨君,是杨家的后人,名叫杨琪,杨业乃其伯祖。 欧阳修当时名满天下,无论是写墓志铭还是送行诗都很有影响。在那个年代,请人为前辈写墓志铭是很体面的一件事,能请到欧阳修写墓志铭更是倍加荣耀。杨琪的墓志铭之所以引人注目,一方面得益于欧阳修,另一方面也归功于他的儿子杨畋。 杨畋的曾祖父是杨业的弟弟,名叫杨重训。他虽然是杨家后人,但因不是杨业嫡
传,一般的杨家将故事都没有将他收入。杨畋与杨文广同时代,从官方的角度看,他的影响力比杨文广更胜一筹。杨畋是宋仁宗时代的文臣,堪称文武全才,与韩琦、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和苏轼都有交往,有一段时间还做过包拯的财政助手,终年56岁。有人推测他与欧阳修很可能是同科进士,就像现今的大学同窗,有一定的交情是很正常的。1051年,杨畋在朝中担任吏部员外郎,与欧阳修同殿称臣,有这样一层关系,双方应答互动更为方便。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欧阳修是个文学家,其实他还是很有名望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在写这篇碑文之前两年,即1049年,42岁的欧阳修在经历了4年贬居之后重新回朝,先后出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数年后,他受命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后来又独自编修了《五代史记》,也就是《新五代史》。欧阳修在史学方面的造诣,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他对杨业父子评论的真实与准确。 1051年,44岁的欧阳修为杨琪写墓志铭的时候,杨家将第三代人物杨文广正在抗击西夏,当时应该是50岁左右,比欧阳修还大上几岁。第二年,也即1052年,副枢密使狄青率兵南征,杨文广就在军中。 杨文广之父杨延昭镇守三关之际,欧阳修正处于童年时光,他很可能也听到过不少有关杨家的故事。 《宋史》中讲,杨延昭死时,“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那些望柩而泣的民众,不会哭过便罢,他们一定会以各种方式传播他们对于杨家将的所知与理解。杨业父子的英雄事迹,在他们死后,甚至于在杨延昭尚在边关之时,
就已经以口碑形式流传。口碑流传的发端者,一开始很可能就是那些从前线回来的、曾与杨业父子一起战斗过的将士们。当事人讲述亲身经历,基本事实和主要人物应该是可信的,这就是杨家将故事的源头。“天下之士”、“里儿”、“野竖”,印证了杨家将故事传播范围之广,它不仅是当时上层社会的热门题材,也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天下之士”或“里儿野竖”都“道”了些什么,故事的具体内容是怎么样的,现今已不得而知。
很多人认为欧阳修的墓志铭是关于杨家将事迹的最早记录,实际上早在欧阳修之前,已有杨亿写过杨业之事,这比欧阳修的记载还要早50多年,但是杨亿的记述内容已失传。杨亿生于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死于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有《杨文公谈苑》传世,《宋史》中有很多记载都取材于此,该书在明中叶以后失传。《杨文公谈苑》是杨亿的乡谊门生根据他的谈话内容整理的,内容较为杂乱。后来由宋庠系统删订整理,汇编成《杨公谈苑》。《谈苑》成书后广为流传,且远播海外。杨亿与寇准及杨延昭为同一时代人,杨业死时他只有十几岁,在真宗时渐成大器,堪称一代奇才,名重天下,欧阳修、苏轼等一代宗师都对他敬佩有加。根据《谈苑》记载,杨业死后,“天下冤之,闻者为流涕”,“上闻之”,将两个监军“并除名,配录诸州”,杨亿所言应当可信。 真宗时修《太宗实录》,杨亿是主要执笔人,全书80卷,他独立完成65卷(今有残本20卷存世)。杨业战死于986年7月,《太宗
实录》中有杨业事迹和小传,杨亿编撰《太宗实录》必然能见到有关杨业之死的第一手资料,包括战败而归的潘美等人的口述。 杨业之死带来的后果相当严重,宋朝北部边防诸州守将获悉此事多有弃逃。杨家将故事在最初传扬的时候,不是历史故事而是时政新闻。雍熙北伐失败,本身就是当朝轰动一时的大事,杨业冤死又被平反,又很具传奇彩。 皇帝专门下诏处罚潘美和两位监军,当然会引发朝野不小的震动,再加上前线亲历者带回来的各种消息,都可能成为街头热议的话题。宋时的舆论管制较为宽松,老百姓对此不可避免地会有多种议论,“天下冤之,闻者流涕”应该是一种主流观点。说杨家将之事轰动一时,当不失为真。除了杨亿、欧阳修外,北宋论及杨家将的名人可谓不少,这其中包括曾巩、司马光、王安石、包拯等人。与欧阳修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的曾巩,差不多与杨文广同时代,所著《隆平集》有《杨邺传》,“邺”当系“业”之误;王安石曾说杨业被奸人所害,“不得其死”;包拯在《天章阁对策》和《论边将》中都盛赞杨业,认为他在守代州时创筑的城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