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现状
1、茶园基地面积稳步增长
安化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茶园面积曾达 1.73万hm:,进入九十年代后茶叶市场长期陷人低谷,毁茶、抛荒现象十分普遍,导致茶园投产面积不足0.4万 hm2。近年来,随着黑茶产业的升温,全县茶园基地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2、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安化茶业协会先后注册了“安化茶、安化黑茶、安化千两茶”三个证明(集体)商标,以及“天尖、贡尖、生尖、黑砖、花砖、花卷”等 6个保护商标,2010年,安化黑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化黑茶”证明商标被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申报中国驰名商标的材料已上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安化黑茶”进展非常顺利。在省农业厅、省茶业协会、省茶叶学会组织的“湖南十大茶品牌”推选活动中,“安化黑茶”公共品牌和白沙溪茶厂的企业商标品牌“白沙溪”成功推选为“湖南十大茶品牌”。白沙溪·安化黑茶作为湘茶的杰出代表成功入选“世博十大名茶”,进驻联合国馆、湖南馆展出,还有久扬茶业、永泰福茶号的茶产品相继进入世博园。
3、市场份额有序扩张,产量产值稳步上升
近年来,安化黑茶企业在稳定西北边销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内销市场,已成功进入北京、广州、上海、深圳、长沙等大中型城市,
还远销蒙古、日本、俄罗斯、韩国、德国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首届黑茶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使全县茶叶企业呈现产销两旺,销售量成倍增长,出现了产品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2006年,“安化黑茶”刚开始内销的时候,在广州的芳村、长沙的高桥等茶市很少有“安化黑茶”。通过几年的宣传和推介,目前在广州的芳村、北京的马连道、东莞的华南茶叶市场(全县有 9家企业入驻)、上海的天山茶城、长沙的高桥等专业茶叶市场到处都有数量不少的安化黑茶专卖店,白沙溪茶厂、安化茶厂、久扬茶业、华莱生物科技、高家山茶厂、安化怡清源茶业、国津茶业、晋丰厚茶行等企业的营销网络已伸向全国各地。
4、质量标准体系的制定正在完善
“安化黑茶”标准体系由 l2个标准构成,现已完成《安化黑茶通用技术要求》及《茯砖茶》、《花砖茶》、《黑砖茶》、《湘尖茶》等 5个标准的制定和《安化黑茶千两茶》的修订工作,已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作为湖南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现正在开展《安化黑茶感官审评方法》、《安化黑茶加工通用技术条件》、《安化黑茶栽培技术规范》、《安化黑毛茶加工技术规程》、《安化黑毛茶等级》、《
安化黑茶贮藏运输通用技术条件》等 6个标准的编制、发布工作。上述12个标准制定后,安化黑茶将成为国内首个制定系列标准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
5、开发了茶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了茶旅一体化
安化县充分利用中国黑茶紧压茶的摇篮和“万里茶路”的起点等
独特的地理、历史优势,强力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旅游的融合。
二、安化黑茶产业存在问题
1、标准化丰产茶园少,基地茶农效益低
安化现有茶园面积虽有17.2万亩,但标准化茶园很少,丰产茶园所占的比例小,这些茶园大都建于计划经济时代,茶树老化,管理粗放,产量低,且茶尉基地分散、规模化水平低,培管成本相对较高,加上安化茶叶大多使用人工采摘,导致茶农效益低和茶叶企业收购成本提高。
2、品牌影响力小,知名度不高
安化黑茶作为公用品牌,其管理和营销难度很大。较为突出的是,在品牌营销上缺乏有实力的龙头带动,
安化县茶叶企业已注册品牌多达 62个,县内品牌众多,各自为政,品牌资源还未得到有效整合,品牌的凝聚力不强。安化黑茶与普洱茶、铁观音、龙井茶等茶品牌相比,其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还十分有限。
3、市场开拓不够,销售数量少
目前,随着普洱茶的降温,国内茶叶市场正逐步由盲目跟风向理性消费转变,杂牌小厂隐退市场,茶叶市场重新洗牌,这既是茶叶加工企业应对市场的一次考验,也是壮大自身的一次契机。安化黑茶企业抓住机遇,大打安化黑茶的“健康”牌,虽然在巩固西北边销市场的基础上开拓了一部分内销市场,但安化黑茶在全国乃至湖南省的市场份额还很低。
4、市场管理缺失,清洁化生产水平低
目前,安化县黑茶生产、价格和销售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黑茶生产企业的内部管理存在漏洞,产品质量检测、品牌保护和维权工作相对滞后,一些产品的标准和行业规范亟待完善。有的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技术水平低、卫生条件差,好原料生产不出好产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黑
5、黑茶企业的规模不大,现代产业模式还未真正形成
安化黑茶加工企业虽有 50多家,但有规模、上档次的龙头标杆企业目前还很少,大多数企业还处于改制经营的探索或起始阶段,生产规模小,“企业+基地+农户”的现代产业模式远未真正形成,真正做大做强
、带动一方产业还需要一个较长的不懈努力的过程。
6、政策扶持力度偏小,企业很难壮大
近几年来,虽然省、市、县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安化黑茶产业的扶持力度,但由于安化属国家级贫困县,县级自有财力严重不足,支农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茶叶基地建设,而对市场开拓、品牌打造、企业提质改造、技术技能培训等_T作的支持力度偏小,企业缺乏资金进行技改和扩大生产规模,导致企业很难做大做强。
7、人才缺乏,制约了黑茶产业的发展
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一缺营销人才,难以有效地拓展市场;二缺科技人才,科研开发能力弱,难以不断开发出优势产品或使产品升级换代;三缺企业策划人才,企业基础管理薄弱,难以提升。
8、部门服务欠佳,企业的生产经营缺乏宽松环境
普洱茶品牌茶农和企业对安化县委、县政府发展茶叶生产的重视和支持力度
都十分满意,但是有大部分的茶叶企业对行政职能管理部门的服务不很满意,纷纷反映“指导少,处罚多,服务少,收费多”,有的部门重复检查,重复抽样,办证时不按规定收费,验证时随意搭车收费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近年来,安化县委、县政府把做强茶产业作为“3+2”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强力推进,按照“生产加工标准化、经营模式产业化、市场营销品牌化、文化传播地域化、茶旅经济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在基地建设、品牌打造、市场拓展、标准体系、茶旅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0年,全县现有茶园面积 17.2万亩,可采摘面积 12.9万亩,茶叶年产量 3万吨,其中黑茶 26980吨、绿茶2160吨、红茶 860吨。生产、加工、营销综合产值突破 30亿元,其中黑茶实现总产值13.31亿元,成为安化特产业和富民产业。在第七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安化县连续三年跻身全国重点产茶县十强,茶叶产量位列全国第六、黑茶产量位列全国第一。
1、科学布局,加快高效茶园和标准化基地建设在茶叶生产上要以优质高效为目标,配合农业部在全国开展的标准化茶园创建活动,下大力气搞好高效茶园和标准化基地建设。
2、齐心协力,统一打造并提升“安化黑茶”品牌
一是要统一思想认识。“安化黑茶”品牌的打造,需要全县各级涉茶部门、企业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齐心协力,把“安化黑茶”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