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中国茶企十大风云人物
作者:大宇 孙文
来源:《茶道》2018年第12期
當今社会品牌无处不在,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品牌的商品该如何销售。如果说企业是品牌的载体,那么企业家就是一个品牌最好的代言。从创立企业到管理企业,企业家的使命不仅是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更是要当好领头羊,带领整个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壮大,正契合了茶以“和”为贵的精神追求。
改革开放40年,本刊选出的中国茶企十大风云人物,是无数茶企老板的代表和佼佼者。他们是久经商海的企业家,更是执着的爱茶人。茶有道,经营管理亦有道。在他们的心目中,企业就是一道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茶经”。天福茶业创始人
李瑞河
世界最大茶业综合企业的掌门人
在两岸茶界,李瑞河是位响当当的人物。少时随父在台开茶行,壮年遭遇金融危机跌入低谷,花甲之年回大陆东山再起。虽然一路挫折与坎坷,但他不畏艰辛,敢闯敢拼,用非凡的智慧与眼光,最终在逆境中闯出一片天地,缔造了自己的茶叶帝国。如今,他是世界最大茶业综合企业的掌门人,他也是茶教育的开拓者,不遗佘力地弘扬中国茶文化。
天福集团采取老行业、新经营的方法经营茶叶。李瑞河认为现代茶叶产品最大的特是突破传统茶庄的茶叶贩卖方式,打出自己的品牌,并将产品给以精致化的分级包装,以利营销。天福的经营理念更是以人性经纬天下,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让每位员工都对公司充满信心。
李瑞河经营的天福集团品牌理念很大程度上是靠规范化管理创出来的。他常教导员工: “成功是小优点的积累,失败是小缺点的疏忽”。经营品牌不同于干个体,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都需要非常讲究。天福的茶叶全都是当年茶,绝不搀杂旧茶。店内五金筒的陈列、品茗桌的摆设、茶壶嘴的朝向都有一定之规。茶针断了、茶盅边沿有缺口都不能继续使用。同时,李瑞河还非常注重培养员工的个人气质。在茶庄内经常举办“传统文化讲习班”,聘请老师给员工讲授“三字经”、“弟子规”。
李瑞河常说: “取之于茶,用之于茶”; “成功的荣耀全体共享,失败的责任我肩独担”。他是一位有人情味,念旧的人。常有员工,几次离开公司,几次再回到公司,他也不计较。李瑞河说:“我一辈子想做的三件事都在这里(漳浦)做成了,我要开高速公路服务站,为来往的客人奉茶;我要开茶博物院,向年轻的一代宣传茶文化;我想开茶学院,为茶叶行业培养人才。这些我都做到了,我可以向我的祖宗交代了。”
李瑞河在对社会公益方面,始终都是大手笔,而在日常生活中,他对自己却十分克勤克俭。办公、出差,都是以一碗面或便当解决肚子;没有专属司机,出行多是自己开车;办公室所有的椅子都是竹藤椅,陈设简单朴实,如他勤俭务实的品性。财富对他而言只是数字。
李瑞河一辈子喝茶爱茶,对茶他也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我相信茶是一种福报,是老天给予人类的赏赐。我一生不沾烟酒,唯一的爱好就是茶,茶不仅给我带来了事业,也带来了健康的身体和无限的生活乐趣。”李瑞河说。
中国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
普洱茶品牌 原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总经理
王贵卿
定位民生、打造百姓茶的践行者
1985年,王贵卿“卸甲”转业到“厦茶”。1995年,随着茶叶市场的逐步开放,原来占垄断地位的厦茶,出口订单却急速下滑,国内业务也大幅度萎缩,危在旦夕。贵卿硬接过“烫手的
山芋”。在工资发不出的当年,他是以创业者的状态来带领“厦茶”。他曾在日本只身睡在椅子上等待客户的接见,克服一切困难将符合品质要求的茶叶在24小时之内运送给客户,打破了销售运输周期的桎梏,赢得了信任,扭转了企业的生存危机。
2007年,“厦茶”筹建了研发部,开始把注意力转回内销市场,当年下半年开始金骏眉遭爆炒,王贵卿给研发部划拨了600万元资金,并当场立下“军令状”:新研发的这款红茶口感要超过金骏眉,还要耐泡。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熔铸了世界各地红茶优点与“厦茶”工艺的精品红茶“海堤红”一经问世便供不应求。而后“厦茶”又陆续开发出许多名优特的新品,都广受欢迎。这些茶都有共同的特质,那就是王贵9即定下品牌风格——定位民生、面向大众消费者。
在各类茶叶专卖店,想到一款售价十几元的茶叶产品,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海堤的店里,十多元的茶叶单品却是销售爆款。当然,坚持亲民路线并非只卖低价茶,整体定位大众化的海堤茶叶,即使是高端产品也沿袭亲民路线。王贵卿说,茶叶是农产品,价格应当合理。如果老百姓喝不起茶,那带来的伤害是全行业的。
在厦门工作期间,王贵卿严管茶叶品质。海堤茶叶能够远销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首先
就得益于在质量上的严格把关。如果没有通过所在国的农残标准合格检测,根本就进不了这些国家的市场。在海堤的生产加工环节,无论是十几元一包的百姓茶还是上千元的,都要经过流水线上的27道工序,每道生产工序都有严格的监测设备和手段。
2018年,王贵卿去了北京,任中茶公司的总经理。上任之后,他开始精简机构。原来200多人精简到五六十人;几千万的管理费用,砍掉一半;办公室缩减到能满足运营就好。此外,他特别留意花钱的方向:给工人增加福利,提高效率,提升科技水平,这些钱再多也得花,而浪费则被坚决杜绝。他说: “我在厦茶有时候卖一盒茶叶赚5分钱,赚50块钱得半卡车茶,50块也要很珍惜。”
在食品安全上,王贵9即要求所有的中茶供应商供应的茶叶都要达到国际标准。“必须从源头上管理,按照我们中茶的管理办法,最终建立质量监督体系,我要把在厦茶的这一套体系推广到全国所有的茶类。”在他的系统里,进去一批茶得经过5关。第一批毛茶要经过农残检验,小样、农残、微生物、重金属检验,检验合格后开价、谈判。定下来后还要再进行检验,然后大货拼配一个样,仓库再抽检,任何一个环节不合格都要退回去。
王贵卿说,要将茶上附着的浮华都去掉,回归茶的本来面目,让茶产业回归平静,茶叶
就是一种安全、健康、老百姓都喝得起的饮料。
老舍茶馆第二代掌门人
尹智君
将“京味”茶文化推广到全世界
上世纪80年代末,尹智君的父亲尹盛喜开办起老舍茶馆。80年代末、90年代初,尹智君在大学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尹智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进入了老舍茶馆。
1993年,尹智君刚进茶馆时,尹智君在参与茶馆经营后又与尹盛喜产生了很多观念上的冲突,比如管理层面、用人方面和内容表达上。在摩擦与碰撞中,尹智君慢慢摸索着茶馆的经营之道。真正了解茶、爱上茶并且喜欢喝茶,是在她接替尹盛喜当上老舍茶馆的掌门人以后。
2014年,在尹智君的认知和推动下,老舍茶馆实行经营管理责任制,打造集中国六大
茶类于一身的“国茶汇”茶文化展示中心和中外文化交流互动平台,正式启动“连锁经营”。经过4年的运曹,老舍茶馆连锁店已相继开设在北京万寿路、安徽、湖北、山东青岛等地。
作风干练的尹智君,她是女企业家也是传统文化企业的领导者,她还积极带领年轻人共同关注中国传统的茶文化。2014年8月,老舍茶馆在不断探索与尝试中,借助O2O模式,推出了以“聚焦茶会,融合资源,倡导中国式生活”为宗旨的“小饮茶会”。至今,200余场的小饮茶会以茶为媒,形成了“走进老字号”、 “青年创客”等多个主题茶会。建立了16个,直接和间接辐射受众人数以万计。
尹智君说,老舍茶馆是以大碗茶起家的,所以有时候尹智君会独自到茶馆门口保留了39年的大碗茶摊前,特意要上大碗茶慢慢地品味。尹智君还独辟蹊径地开发出很多文化创意的新产品与作品。比如2007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之前,尹智君带领她的创意团队特意用具有天然彩的中国茶叶装饰成一面奥运五环旗。之后他们又将这一创意开发成“五环礼茶”,成了奥运期间国际友人争相抢购的礼品。
随着对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内涵的理解,尹智君还积极参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并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参展,向全世界展现出中国文化、北京文化和
企业文化的魅力和活力。老舍茶馆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点)、全国百佳茶馆之首和北京市着名商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