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江苏省职业教育学会2019年立项课题“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潜流失现状及心理
干预研究”(XHYBLX2019045)阶段性研究成果。
校园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
*
娟1颜媛媛2
一、校园心理剧的概述
心理剧是由精神病理学家雅克布·莱维·莫雷诺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心理方法,能够帮助参与者以戏剧化的形式来体验生命,在表演中体验自己的思想、
情绪及人际关系,表演者在一种安全的情境中探索、释放、觉察和分享内在的自我。
校园心理剧由心理剧发展而来,在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师启发学生将生活、学习、交往中遇到的冲突、困惑与烦恼等心理问题及应对方式编写成心理剧本,以角扮演、角互换、内心独白的方式进行表演,促使学生在表演
中觉察问题本质,分析问题症结所在,到化解心理困扰的方法和正确应对问题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参演者还是观看者都会有感悟和启发。
校园心理剧主要包括导演、
主角、配角、观众和舞台5个基本元素。校园心理剧不同于一般的小品、戏剧或话剧:首先,校园心理剧的主角是没有经过专业表演训练的普通学生,他们无须隐藏自己真实的个性,而是被要求做他们自己,他们可以在舞台中表露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其次,校园心理剧的导演必须是具有系统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背景、经过训练的
【摘要】将校园心理剧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可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有效地促进学生
投入课堂,帮助学生深刻地体验、感悟、分享、升华。校园心理剧主要通过设定主题、创作剧本、课堂表演、讨论分享、总结反思等流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加以应用,使学生收获心灵的成长。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问题;体验【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8-0044-03
我是真的剧情
【作者简介】1.刘娟,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扬州,225200)教师,助理讲师;2.颜媛媛,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扬州,225200)教师,讲师。
二〇二〇年第八期
44
专业人士,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帮助学生觉察内心世界,将情绪情感带到表演现场,引起表演者和观看者的共情、感悟和思考,进而帮助学生提升认知、改变行为,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运用校园心理剧的要点
1.内容基于经验。
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中融入心理剧表演,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递心理学知识,更不是单纯的表演和娱乐,而是心理健康教师在课前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生活动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剖析校园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对典型事件或案例进行提炼,再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经验创作情境。
2.方法寓于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重体验感悟、轻知识记忆的学科,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要以学生的活动、对话、交流、分享为主,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心理剧中,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共同创作、表演,将自己置身于课堂情境中。这种安全的活动形式能够促进学生在心理课堂中开放性表达,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3.效果形成资源。
随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推进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模式的封闭性。通过多媒体技术完整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将学生的心理剧表演过程储存为新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后反复观看自己的表演,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学习、
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改善自我。录制的课堂心理剧视频还可以作为心育课堂教学的学习资源,协助其他学生觉察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运用校园心理剧的实施
1.课前:设定主题,创作剧本。
课前准备工作是顺利开展教学的基础。教师依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大纲,结合心理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
心理特点分析,出学生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确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题,并由此设定适合在课堂中表演的心理剧主题。课前,学生通过教师上传在教学平台上的资源自主学习心理剧相关选题的知识,师生共同对心理剧的剧情进行创作、修改和编排。
2.课中:表演观赏,交流感想。
师生根据主题、剧本以及教室的设施条件设置课堂心理剧表演的场景,场景设置不需要复杂,便于学生进行表演活动即可。在心理剧开始时,旁白以“画外音”的形式介绍故事背景、时间、地点、人物等。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剧本和平时的生活经验进行生动的演绎,通过夸张的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刻画愤怒、忧伤、喜悦等情绪,渲染氛围,将观看者带入情境之中。在此过程中,旁白对故事情节和主角的内心进行“必要的解释或作抒情和哲理性的议论”,逐渐将人物的心理矛盾呈现出来,推动剧情的发展,促进表演者和观看者的思考。表演结束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正确的心理应对技巧。与此同时,学生借助交流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学会换位思考,获得团体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潜移默化地调整认知、缓解情绪,
提升心理健康水平。45
3.课后:总结反思,发展自我。
课堂活动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初步评价。师生通过教学平台进一步开展讨论、交流,教师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类似的心理问题,鼓励学生将课堂中习得的新认知、新行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同伴的互助和教师的引导为学生积极改变自己、发展自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四、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运用校园心理剧的优化
1.重视体验,淡化表演。
校园心理剧的人物、剧情以及表演过程中人物刻画的心理状态、宣泄的情绪情感都源于学生自身的体验。与其说学生在表演,不如说他们是在诉说自我,是真实的情感流露。因此,校园心理剧在课堂中的实施,重难点不在演技,而在于撼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感悟。
2.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教师在课堂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性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生动自如地刻画心理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课堂的实施一定要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心理剧的创作、编排、表演和讨论都不能脱离学生。
3.揭示问题,呈现冲突。
将校园心理剧应用于课堂,是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心理剧的创作和表演一定要能揭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题,如自我认识、人际交往、青春期性心理、情绪情感困扰、亲子关系、学习困扰等。心理剧也不是简单的故事表演,情节设置和人物刻画都要呈现心理问题,有问题才能引发思考,有思考才能产生改变。所以,贯穿课堂的不是心理剧的故事情节,而是学生的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
2.教师要对学生无条件积极关注。
教师可以通过“无条件积极关注”到评价依存的基点,对学生的评价多元化,投入积极的正向期望。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强调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从而鼓励他们主动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最终使学生自由发展,实现终身成长。平时笔者会注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把它们记录或者拍摄下来,在每学期最后一堂课举行一个颁奖仪式,分门别类设置奖项,如“金点子小组”“最佳发言个人”“特别感谢奖”等。这种带有仪式感的评价方式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态,催化心理课的团体动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分享感受,真正享受一种被关注、被认可、被接纳的心理境界。
【参考文献】
[1]赵青,黄杰,赵晶.共情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7):22-23.
[2]武光路,韩继莹.利用心理咨询特质建立辅导员与学生的良好关系[J].中国科技信息,2006(14):215-216,219.
[3]杨胜丽.提高心理活动课暖身阶段有效性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18):25-26.
(上接第43页)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