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自从1994年上市以来就不断引起热议,并且在学院和票房两方面都获得了很大成功。[1]这部兼具娱乐和励志的影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心灵冲击,在娱乐之下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部能够引起历史反思的影片。正如导演所说的,这部影片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一方面宣扬了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而另一方面又对前卫的新文化进行了否定。
一、《阿甘正传》与美国社会的价值回归
《阿甘正传》之所以能够引起反思是因为它反映和折射了一种以保守主义道德观为核心的价值观念。《阿甘正传》这部电影在美国上流保守主义的阶层中引起了极为深刻的反思。在影片中,导演将主角设计为一个智商只有75的傻子,是因为美国社会的反智传统。这是与理性主义、与精英主义相对抗的一种行为和思维模式。《阿甘正传》的这样设计不是为了要反对精英对社会的规范,而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对主流社会观念的反讽。以“去智”的方式来提倡“智慧”明显增强了戏剧效果。阿甘这一角的设定实际上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突出其行为和品德。如果将阿甘只是设计为一个普通人或者美国社会所谓的精英,那么这部电影就失去了应有的戏剧性和说服性。
阿甘的整个人生主要横跨了美国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30年的历史,他作为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从披头士到猫王再到越南战争、水门事件,等等。在电影中,导演用了很多的笔墨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描述,并且阿甘以自己的言行表达着自己这个参与者和见证人的见解。在电影中,穿插了一系列的文化人物形象,这些事件成为那个时代发展的标志,并且显示了那一时期文化政治的混乱和急需对其整合的迫切。美国社会中种族歧视是最为深厚的裂痕,这主要是因为白人的优越感。《阿甘正传》正是站在这样的主流立场和白人立场上对种族歧视进行的解读和回顾。影片因为阿甘的名字设定成为引起这一话题的出发点。因为阿
甘的出生地就是美国南方种族矛盾最为突出的州,同时也是黑人民权运动领导者马丁路德的兴起地。
在《阿甘正传》中的种族地位差异是以经济地位作为表述的,那么怎样才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达到平衡,电影则以“美国梦”做出了自己的回答。比如电影中讲到巴布家世代都是为白人煮虾为生的,当阿甘发财之后,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巴布妈妈开始雇佣白人为自己煮虾,这样的表述方式,实际上是在影片中融合了“美国梦”的意义。
阿甘身上具有善良、守信、真诚以及重感情、执著等诚挚的美好传统品德。这些美德是对于美国人民传统美德的浓缩的集中反映。阿甘最终取得自己的成功,其原因就在于他的这些美德而并不是智力。从影片中所涉及的一系列人物命运来看,电影所提倡的正是美国社会的那些传统价值观,体现着上层保守主义的宗教情怀。《阿甘正传》对这些精神价值的弘扬实际上是对于这种传统价值的认可。
二、《阿甘正传》中反映的美国时代文化
阿甘是一个正在奔跑的智者,正如那句台词:“life was like a box u never k
now what youre going to do.”腿脚有点问题,智力有点迟钝的少年却有异于常人的执著和认真。他穿着脚撑成为他同班同学的嘲笑对象。只有他惟一的朋友珍妮,会说:“跑,弗里斯,跑。”正是因为这样的执著让他跑进了大学,跑成了一名橄榄球星,跑成了与总统接见的对象。在阿甘身上体现着一种坚持不懈,体现着一种乐观向上,体现着一种待人诚恳的美国主流精神。阿甘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贯穿了他的整个成长经历。他的名字是依据美国的来取的,从阿甘身上观者看到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灵魂的纯真,在电影中,我们也看到了美国这30年的社会变迁。
在《阿甘正传》中,我们目击了阿甘穿越历史,几乎亲历了“每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时刻,创造历史上与现实中不曾发生的和解。整部电影用闪回的结构,阿甘捧着一盒巧克力,坐在公共汽车站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却是对整个美国战后历史的重写或者是重新组装。阿甘所“亲历”的历史时刻,大量采用了极为著名的新闻纪录片或者电视报道的画面,而观众将“亲眼目睹”阿甘正置身在那一历史场景之中。于是,阿甘这一角成了战后历史的书写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