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教育的文章
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只有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能对孩子们有帮助。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学习教育的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学习教育的文章1:教育差距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最大期盼,而每个家庭对待孩子的教育也各不一样。有的是顺其自然,让孩子自由发挥;有的是望子成才心切,对孩子学业严厉苛刻。
小明和小王是同桌,他们的家长对待他们的学业有不同的做法。小明成绩优异,父母都希望他能有一个好前途,,所以从小对他学业很严厉,不能有半点差错;小王成绩不是很好,虽然父母很失望,但是父母对他的学业还是一直鼓励。一次测试,小明考了满分,父母很高兴,亲了小明一口,让他下次还是拿满分;小王没考及格,父母很生气,打了小王一巴掌,让他下次考好点。等到下次考试,小明没考到满分,父母打了他一巴掌,而这次小王分数提高了一些,父母亲了他一口!
两对父母对待孩子成绩的不同做法,可以看出当代教育的不同体现。俗话说“黄金条条出好人”,
这种思想也不是全对,家长过分的对孩子学业严厉,终究会适得其反,只会让孩子厌烦学习,如果家长对孩子学业多一点关心,鼓励,问候,对孩子繁重的学业之后也是一个很好的安慰,毕竟每个家长都是从孩子阶段走来的,都有过同样的感受!  这幅漫画首先指向的是家庭教育,寓意的是爱与惩罚及其功能。在我看来,两个巴掌都是不对的,而两个吻都很对。仔细分析一下,100分得到的吻是高分挣来的,是爱,但爱的内容比较单一,所以98分就要挨巴掌;55分的巴掌是错误的,家长粗暴了,但61分的吻特别温馨,爱的内容比较丰富,有亲情,还有鼓励、宽容和等待。从效果看,98分挨巴掌的孩子可能从此战战兢兢,学习心态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会进入比较机械僵硬的学习状态,甚至可能创造精神也被压抑,下一次考试变成90分甚至更低都有可能。但61分得到的吻则可能成为一种动力,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孩子的心理会处于比较宽松自由的健康状态,未来可能有很好的发展,下一次考试分数会更高几乎是可以肯定的。学厨师
这幅漫画虽然看起来主要是在跟家长们对话,其实也是在讨论中国的教育。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弊端就是唯分数论,分数决定一切,漫画里的吻和巴掌也是分数决定论的后果。分数决定论在教育发展和人才选拔方面的消极后果已经日益显现,值得全社会反思。
关于学习教育的文章2
中国的教育总会成为人们的话题,说起教育每个人都可以立马变身为教育评论家,发上一通怨言和批评,即使是身处其中的教育人,也会附和他人之言,不停的诟病着我们的教育,易普生说过“每个人都对他所属的社会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端他也有一份。”确实,我们每一个人不该以此为托辞为自己开脱,我们每个教育人,都是整个教育的一部分,每个人的沉重,构成了她的沉重,每个人的美好,营造着她可能的美好,作为教育人更应该对这个时代教育存在的问题,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能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对教育的不良现象指手画脚,是的,面对当今教育的困境,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就应该首先承担起改变之责任。
现行的教育正步入一个个的误区,高楼大厦和美丽的校园成为了国家和社会对教育承担的首要责任,可是我们要问,教育应该是一座座的楼吗?如果在这样一座座豪华的校园里,关着的都是一没有思想的教育人和失去快乐天性的孩子,这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悲哀的事了。
教育正在失去她最核心的东西灵魂和精神,当一批批精英人才选择远离教育,抛弃投身教育的理想,当一批批谋职者跨过低矮的教育门槛,走进教师队伍,注定我们的教育必将不断的走向低谷,一种失衡的精神就会在我们的校园里徘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虚无主义就会
成为我们教育的主旋律,教师为了生存而教,学生为求职而学,一切的虚无荡涤着我们的教育,更可怕的是少数人会把教育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用肮脏的灵魂一次次亵渎着教育的纯洁,教育的美好形象在一次次的玷污中,失去了原有的精神和灵魂。
曾经我们叫的最响的口号“知识改变命运”,显然今天他有点名不副实,许许多多淳朴的坚持着惟有读书高的信条的人们,辛勤工作、艰难积蓄,供孩子读书,但是当孩子读完所有阶段的学业后,一切的结果都超出了他们的掌控,他们发现知识仅仅只是改变命运的一个门票,真正改变命运的是社会潜规则,权力、金钱、人情世故,淳朴的人们面对的这一切,该是一种多么悲壮的连锁啊,父辈付出越多,后辈心理负担愈发沉重,越急于回报越发现回报无门,于是消极、愤懑、无奈、失望的不良情绪占据了人们的心灵,一股颓废的思潮正弥漫在我们的教育空间。
有人说“真羡慕以前的那些年代,什么革命年代、知青年代、“”年代、改革开放年代等,而我们现在却什么年代都没有”是啊,不管当时的年代是好是坏,毕竟他有一种精神一种灵魂在激荡着年轻人的心灵,会让他们热血沸腾,准生活的目标,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哪激流涌动的大潮中去,而在没有年代的现教育时期,没有思想与灵魂的青少年,忘记了什么是理想和追
求,满眼都是对社会的愤懑与抱怨,满心思的都是金钱和物欲,劳动的技能一点点丧失,道德底线被一道道突破,我们试问教育留给我们的还有什么?
教师应该是引领时代潮流的精英,应该是文化英中的翘楚,应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民国的教师、民国的学生,至今我们都在怀念他们,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被政治毁掉,他们可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灵魂,自己的立场,不受当时政府和党派的影响,可是在教育行政化的今天,权力占满了一切资源,学校成为了一个个政府的缩影,把教育变成一个个的官场,是我们现行教育最大的悲哀,每一所学校的领导职位,都成为了利益博弈的角斗场,成为了利益分配的香饽饽,广大教师成为了这些利益最狂热的追求者,教师的教育热情不再存在,心中的教育信念化为了获取利益的欲念,教师职业的神圣被不断剥离,最后剩下的是一个生存的饭碗,一个个失去灵魂的教育人,在执教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这样的教育不是我们目前的最大悲哀吗?
关于学习教育的文章3:迷茫的教育
作为教师,为教育的目的迷茫,似乎让人生疑,教者尚不知教的目的,学的人如何可能有方向呢?
据说日本关于孩子的理想的调查是这样的:男孩子们最想从事的职业前三位是棒球选手,足球选手,饮食业。接下来是学者,厨师,电车或巴士司机,医生,警察,消防员,木匠等。女孩子们最想从事的职业前三位是:饮食业,幼儿园教师,护士。接下来是兽医、花店店主、歌手、舞蹈老师。
上网去搜美国孩子的理想,结果搜到的是一个十岁华裔孩子的理想,她的理想中有三个和买房子有关,一个是给爸妈在美国买大房子,一个是给爸妈在中国买大房子,一个是给哥哥买大房子。这个可怜的孩子,该承担了多大的生存压力。
扯远了,还是说说我的那些熊孩子。有一次写《20年后的我》,结果一大半成了老板和董事长。剩下几个,有银行职员,发明家,教师,歌星,时装设计师。虽然说有梦想才会有动力,但总感觉太功利了一些,小孩子们被金钱、名利,诱惑和包围,他们的人生理想让人悲哀,太缺乏想象力。
回到题目,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从大的来讲,是培养真正的人,而真正的人是怎样的呢?或者说真正的人的生活是怎样的?现代人可以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出多元选择。但总有些是我们共同追求的吧,比如:安全、健康、愉悦。
安全就要拒绝暴力。
健康就要提创锻炼。
愉悦最容易,但又是最难的。这是心理的需要。
有人说金钱最重要,但一一问起来,金钱比安全重要?比健康重要?比愉悦重要,你的答案又必定是否定的。有人说没有金钱就没有以上的三项。我们也可以说NO。金钱未必可以带来愉悦,更不一定能带来安全,和健康。
我们教给孩子什么?现在很重视自我保护教育,这自然是需要的。当然我们更应该教会孩子怎么与人为善,拒绝暴力。可是充斥电视、电影、电脑的都是暴力,我们如何教他?
我们想让孩子多进行体育锻炼,可是场地缺乏,运动用具缺乏,带他们出去运动,我们更害怕出安全事故。
我们的家长最经常说的是:我给他吃,给他穿,给他书读,我已经尽了义务了。可是孩子的心理需要是否满足呢?孩子的身体在不断成长,可是孩子在某一个方面的能力成长了吗?“天
下没有单纯的快乐。没有进步就没有快乐。快乐的人生一定是进步的人生。”孩子们喜欢玩电子游戏,是因为他们在游戏中不断在“进步”,玩得越多级别就越高。可是我们的能力在学校里没有设定等级,只能是模糊的。有一些读五年级的孩子可能只有一年级的能力。孩子得不到成长的愉悦,学习对于他们就只是任务而已。
大多数的学校还是只以成绩作为唯一评定的标准。尽管有一些同学,有特长,但是学业依旧是他的最大的负担。我们学校各种兴趣小组活动是活跃的,在各项比赛中也成绩不斐。校长的办学理念可以说是较为先进的。但是当区统考的成绩不理想时,校长依然大为光火。成绩是一个学校的脸面,整个社会如此,每个家庭如此,学生的能力是一刀切的以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如何发扬学生的个性?如何让孩子有更丰富的个人空间?难,难。
教育的目的若只是为成绩,培养出的必定是考试的机器。考试机器对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而言,都是一种残忍。因为成绩,造成师生的对立;因为成绩,造成父母和子女的对立;因为成绩,造成学校和教师的对立;因为成绩,更造成许多孩子和自我的对立。
我再进一步问一句: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是为成绩,那么,等孩子们长大成人之后,安全、健康和愉悦会从天而降吗?
教育的目的和人的需要之间竟然是天差地别,这样的教育的目的是令人生疑的。那么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真是令人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