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运动时期的广告设计
    新艺术运动指的是1880―1910年,在整个欧洲和美国展开的近30年的装饰艺术运动,它被视为艺术和设计方面最后的欧洲风格,因为在此以后,再也没有这样地域范围广阔的艺术运动产生。它展示了欧洲作为一个统一文化体最后的辉煌,感性,浪漫,怀旧及憧憬的世纪末情怀,在传统审美观与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新的审美观之间的矛盾产物。
    作为象征主义与包豪斯之间承前启后的时代运动,拉菲尔铁塔和水晶宫,都是在此期间诞生的杰作。而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劳特雷克、威廉莫里斯、穆夏、比亚莱兹、 麦金托什、蒂芙尼、克里姆特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大师,对现代设计有着重大的意义。 广告发源地
招贴    新艺术运动时期,法国的海报及其他平面设计也非常出,被设计界公认为是现代商业广告的发源地。图形大师儒勒・舍雷因在1866年把从英国学来的彩石版技法运用到广告印刷上,使此法风靡一时而被称为现代“广告之父”。他一生设计了几百幅罗可可线条和亮块为特征的招贴。
    继舍雷之后,招贴设计迅猛发展,名家辈出,其中土鲁斯・劳特累克招贴的平块亮,皮埃
尔・波那尔招贴的粗犷字母和粗浓线条节奏,至今给人深刻的印象。土鲁斯・劳特累克设计的《快乐王后》、《简・阿伏勒》和《红磨坊》歌舞演出海报等堪称新艺术图形作品的代表。他的招贴用线条来勾勒物体与人物,选取日常生活的题材,令人感到亲切。最具独创性的,是他对人物性格的夸张,文字与图形的巧妙安排,有力的对比等。而阿尔丰斯・穆沙设计的招贴、海报因其具有强烈的新艺术运动特点:曲线、自然形式、高度装饰化、平面效果等,被誉为新艺术运动最杰出的平面设计师。据不完全统计,穆沙一生设计了近百张招贴,风格融合了多种影响,含有鲜明块的日本高雅轮廓与来自拜占庭和摩尔人艺术的几何装饰糅合在一起。这些流露着拜占庭风格,以天使、棕榈叶和马赛克围绕的理想化女性形象为特征的招贴,将广告招贴提升到了美术品的高度。如他在1893年为“《JANEAVRIL》”设计的海报,就是这种风格最典型的例子。
    “新艺术”一词成为描绘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运动、以及这一运动所产生的艺术风格的术语,它所涵盖的时间大约从1880年到1910年,跨度近30年,是在整个欧洲和美国展开的装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现象被许多批评家和欣赏者看作艺术和设计方面最后的欧洲风格,它的内容几乎涉及到所有的艺术领域,包括建筑、家具、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以及雕塑和绘画,而且和文学、音乐、戏剧及舞蹈都有关系。本书对新艺术运动展
示的欧洲作为一个统一文化体的最后辉煌作了精彩全面的描述;对新艺术这一传统的审美观
    和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新的审美观念之间矛盾的产物作了比较深刻的剖析;对新艺术运动所带有较多感性和浪漫的彩和表现出怀旧和憧憬的世纪末情绪也作了耐人寻味的阐述。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本书的一大特。
    新艺术运动:招贴画和插图
    彩图5 乔尔斯・查尔特 招贴画彩
    图6劳特累克招贴画《珍尼・阿维尔和蛇(1899)》
    图16 招贴画 奥布雷・比亚兹莱
    图17 劳特累克为舞蹈家设计的招贴画
    图18 招贴画 劳特累克
    图19 劳特累克《快乐的王国》
    法国是新艺术运动这一名词的发源地,1895年12月,在巴黎的普罗旺斯街开办了一家画廊,主人萨姆尔・宾是公认的日本艺术的鉴赏家、商人和作家。这家画廊经营日本的艺术品,展示当时年轻的艺术家的作品。画廊被取名为“新艺术”(L\\'Art Nouveau),这一名词逐渐被人们接受并沿用至今。法国的新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建筑和招贴画方面。19世纪末繁华的巴黎舞台吸引了世界各地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他们的精彩演出也为此时的画家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巴黎成为新艺术招贴画最繁荣的地方,现代招贴画便是从这几开始发展起来的。早期的招贴画还没有脱离绘画而成为平面设计的一部分,它与绘画有直接的关系,法国招贴画的繁荣因此也得益于19世纪巴黎作为艺术中心的地理位置。同时,法国的招贴画风格也深受此时法国各种绘画流派如后印象派、象征主义的影响。后印象主义的表现趋向、象征主义的朦胧神秘彩和对情的暖昧表达都成为新艺术招贴画的特点。招贴画也是最能表现新艺术风格的艺术形式之一,装饰性的人物描绘,动感曲线的大量运用,都成为这一时期招贴画的特。
    法国招贴画家乔尔斯・查尔特(Jules Cheret,1836―1932)首先把新艺术风格引入到招贴画之中,他因发展了一种可以应用于商业的新的艺术形式而赢得声誉,对现代商业性的招贴画
    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查尔特的招贴画直接继承了法国洛可可艺术的传统,其中人物形象的描绘受到了布歇(Boucher)、华托(Watteau)等洛可可画家的影响。布歇和华托等洛可可画家擅长描绘衣着华美的贵族妇女,彩亮丽,画面有浓郁的世俗惰趣、这种画面效果正好能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查尔特借鉴了洛可可画风,可以说是对商业性招贴画的准确定位、他曾于1850年访问英国,在英国期间研究了泰勒(Turner)的作品。泰勒长于表现激烈动荡的场景,笔触轻快、彩绚烂,他抒情味极浓的风景画在画风和技法上都是一种革新。查尔特把泰勒绘画的特点也用在他的招贴画创作中,他擅长在黑的底子上运用轻薄亮丽的块来描绘人物,强调人物的运动感。如1893年他为舞蹈家洛伊一弗勒画的海报,画面中是正在舞蹈的舞蹈家,薄薄的块和轻快、弧形的笔触加强了旋转的动感,简练的线条勾勒出的人物轮廓线,显示出画家的造型功力(图17)。他只用几种单纯的彩来表现人物,他的招贴画激励了许多人的创作灵感(彩图5)。
    劳特累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被认为是招贴画成熟的标志,是法国招贴画家的代表人物。他也被认为是后印象主义的画家,他的油画非常具有个人特。劳特累克出身贵族,但不幸因家族近亲结婚,从小体质孱弱,后来又受伤致残,成年后身高仅1.5米。身体上的自卑感使他整日在酒吧舞会上消磨光阴,最后因酗酒而早逝。劳特累克深受
印象派画家尤其是德加的影响,他继承了德加彩明快的画法和类似舞台场景般的描绘。他还专门研究了戈雅和安格尔的线描及日本版画的表现技巧,他把印象主义的块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结台起来,发展出他自己独特的画风。他的绘画善于捕捉人物最生动的形象,画面具有戏剧性的效果。劳特累克的招贴画由速写式的曲线和流畅轻快的块涂抹而成,注重刻画人物的动态和轮廓线。他用描绘性的线条和表现力极强的块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成为现代招贴画的先驱。
    巴黎蒙马特区的“红磨坊”于1889年开业,后来成为巴黎最著名的娱乐场所,那里的乐队和舞蹈表演非常疯狂刺激,吸引了巳黎上流社会的名士和作家及艺术家们。受“红磨坊”老板的委托,劳特累克为此设计了许多招贴画。招贴画上的舞女们眼波流转、舞姿迷人,劳特累克独特的表现方法更突出了她们撩拨动人的形象。他的招贴画大多通过石版印刷技术复制,贴满了巴黎的大街小巷,为“红磨坊”增加了知名度,也为他自己带来了声誉。在他留下的招贴画作品中,有许多戏剧和舞蹈的海报,这是为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们来巴黎演出而创作的。1899年,他为著名的舞蹈家珍妮・阿维尔(Jane Avril)创作了名为《珍妮・阿维尔和蛇》的海报,
    画面中的舞蹈家身体呈S形的曲线,一条装饰性的蛇纠缠在她的身上,人物的脸和手用线条粗粗地勾画出来,服装和帽子则用对比非常强烈的黑红块粗扩地涂抹而成。画面单纯,主题突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已经体现了现代广告作为视觉传达艺术的基本要求(彩图6)。
    劳特累克的招贴画更多地受到了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他摒弃了欧洲绘画中传统的透视关系,而采用了东方艺术里常用的主观空间构图和处理方法,常用不对称的构图来安排画面,用纯的块进行装饰,用线条勾勒人物,选取富有戏剧性的场景,突出了招贴画的戏剧效果(图18)。同时,他在画面上夸张地表现人物的性格,把图象和文字巧妙地安排在画面上,以达到招贴画的商业性目的,这种独创方法和表现形式为现代广告作了成功的尝试,他也因此被称为现代招贴画的先驱(图19)。
    招贴设计
    阿尔丰斯・穆查(Aiphonse Mucha,1860-1939,法国)
    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1868-1940,德国)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奥地利)  科罗曼・莫塞尔(Koloman Moser,1878-1918,奥地利)  达德雷・哈迪(Dudley Hardy,英国)
    凡・德・维尔德(Henry Van De Velde,1863-1957,比利时)  威尔・布拉德利(Will Bradley,1868-1962,美国)    爱德华・本菲尔德(Edward Penthied,1886-1926,美国)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