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有三关之说,大略说来三关分初关,重关,末后关。末后关又称末后一句,千圣不传。意即指自证圣智,不从外得。也可以理解为身转化、心气自在的证果关。因为末学尚未证果,所以末后关略过不作妄论。
  比较有争议的说法是初关与重关,实际修证则不必深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下面略说一二,一家之言,君自审思。
  第一种说法:
  初关即是《楞严经》所提及的“见性”不灭。
  如法演禅师道:“提刑少年,曾读小艳诗否?有两句颇相近。‘频呼小玉元无事,祇要檀郎认得声’。”
  这里的认得声便是识得“闻性”是恒常作用的。当然,这不是理论上的东西,而是确切亲身感受到是这样——不加思维辨识纯粹直观的听、看等等。
  当修行人能纯粹直观的体会到觉性的作用——单纯的去听与看,那么离觉悟自性也就不远了。
  重关即是打破‘认得声’中的闻性或见性(六种作用的任何一种),从而了悟六根作用的本体是空性,空性却不失朗然大觉。觉空一如。这或许要深入禅定才能做到,否则得依靠极强的慧力悟性才有可能达成。
国师  第二种说法:
  初关即于无念中窥见‘神灵’。如六祖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不思善,不思恶的没有分别念状态下,那个了了分明的灵知就是你的本来面目。)
  也即南怀瑾先生所说三际托空一念不生时的那一段空灵。事实上只要一个普通人经过一两个月的实际打坐或观心修行,都可以做到所谓的‘无念’,但要在无念中一念回光见到这份‘空灵’则相当有难度。更妄论能肯定无疑。
  唐代清凉国师曾对武则天说:‘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朗然,即如如佛。’道理一样,于无念空中窥见‘明’,也即是密宗所说的明空无二。相当有意思的是武则天创造了一个字:曌。
  无念的原理在于让修行人放下分别的妄念,因为没有分别,所以很接近‘道’,但却少了一份清醒的‘觉’。巧妙的方法是在行者无念之时,经由旁人或自己去唤醒这份‘觉性’,但无论多么高超的禅师,都需要适合根基的弟子才有用武之地。这个适合的基本前提是你要做到‘无念’。
  而做到无念方法多不胜数:凝神入气穴、听息、观心甚至观香头、发呆都无不可。当我们把自己的意识专注于一点的时候,其他的想法、杂念就会被这专注的一念所替代,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拉锯战——你想专注听息或守丹田,但杂念总是不受控制的阻挠你,使你的思想飘得不知去处。解决的办法就是把心拉回来,继续专注于目标。
  重关大概就是南老所说的大地平沉,虚空粉碎,身心销殒,物我一如。无论怎么描述,意思都一样,无法追求,也没必要追求,只要我们像惠明一样认识到无念时的那一份‘空灵’,依此实修,那么一切境界都不是问题。境界再高,高到出阳神,阳神再分身千百亿,千百亿再归一合道,依然不离这一份空灵觉性。
  这是法身第一义。
注:古来禅宗流传的所谓大地平沉,虚空粉碎其实也只是一种境界,是气脉变化所导致,有境界便不离生灭,所以没必要刻意追求,也不能以此为界定是真悟假悟。需知,此身本有知觉,气脉爆炸令心身销殒,呼吸停止妄想不起,因而容易见性,但并不是绝对,我个人的经历就曾发生这种情况,当时做不到回光返照,依然白白错过。
可能禅修者多有这种经历,如你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开悟,试问现在能不能随时大地平沉,虚空粉碎?有出有入非自性,有来有去便不离生死。知一念妄想不起,知大地平沉虚空粉碎,这灵知之性本无动摇,境界生灭何干汝事?
  第三种说法:
  初关即明见自性并无疑。那么一念见性与身心销殒物我一如的见性是一样的。无论是名存在还是销殒的情况下见性——我们都不可能像佛陀一样一悟便入无修之地。
  这些都属于理悟的范畴之内。
  重关,即是能保任到这份觉性梦醒一如。在平日安静的时候能做到一心不乱,有事来了就
被事牵了去,这就是对境生心的习气;在睡眠中什么也不知不觉,甚至梦中不知作梦,这也是觉性未得力用的表现。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这种说法,初关见性、重关保任得对境无心,梦醒一如。
还有一种说法是大乘见道与小乘见道的差别。南传佛法的见道,了悟空性,从而破惑得到正见解脱,如六祖所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一首偈子是偏空之见,也即是着重于空性解脱的一面而没有了悟到万物现象的根本也是依此空性才得以建立——所谓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
或者说见此觉性即我人本来面目是初关。知觉性当体即空,心境一如,山河大地无不显现于此觉性中是重关。
当然,上面所说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这个文章上的内容参考了元音老人、南怀瑾、密宗《金刚密乘大圆满》等著作,在一定意义
上有些参考价值,非是圣言,君自审思。所谓大悟十八回,小悟无其数,虽不是定论,但深入保任那份空灵,加上读经与禅修,必然会了悟得更为透彻。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