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于求成国家事例
    一、刘邦
刘邦当了很长时间的泗水亭长。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此时的刘邦已是47岁的“高龄”了。不过刘邦动作很快。三年之后,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便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灭亡。
“从奴隶到将军”表示一个人的飞跃,而刘邦47岁到了自己的事业,8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亭长到皇帝”的跳跃。
二、苏洵
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常和一帮“狐朋狗友”赛马、游山玩水,糊里糊涂混日子。二十七岁的时候,苏洵才发现,混日子没意思。于是发愤学习,学习一年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
他这才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
三、姜尚
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武王十一年,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市临淄北)。
>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