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安徽黟县宏村村落规划
一、目的与任务
1、用所学城镇规划知识去解读宏村村落形成、发展、规划思想、实施措施等;用科学地理知识去解析宏村设计的风水局观;
2、评价现在宏村古建筑旅游资源开发的利用现状与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其以后的发展前景与方向。
二、内容与方法
1、通过上网查关于宏村村落介绍资料,以及其关于其调查、评价与论文;
2、结合旅游规划、城镇规划、中国风水学思想等书籍对宏村村落规划进行评价与分析。
3、通过分析宏村水系对宏村建筑形成的历史过程。
4、实地去考查宏村开发现状,验证查资料的真实性。(华东实习10国师月25号)
三、资料收集与调查
1、宏村村落形成的历史与过程。
1) 汪氏从其手中购得了南麓的几亩土地,修建了十三间房屋(俗称“十三间楼”),成为宏村最早的定居地,早期的村落也就大致地被限定在西溪和雷岗山之间的狭小范围内。(西溪此时是由西北流向东南刚好与雷岗山平行)
2) 南宋德佑丙子年(1276)5月,一场特大的山洪暴发,迫使西溪改道成今日之走向。经历260余年到明初,由于人口增加,而西溪的旧河道早已干涸荒废,已经有不少村民开垦河滩建造房屋,村落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月沼和乐叙堂周围筑屋立栋,这一带逐渐成为村落的中心;西溪夺了羊栈河的河道此时河流流向:西北南偏西南偏东)
3) 到了明初永乐元年(1405),玄卿公的孙子思齐公三次邀请当时号称国师的休宁风水先生何可达踏勘地形,绘制村落的山川地势图,制订扩大村落基址及进行全面规划的蓝图。
4) “识者忧之,以南山赤如烈焰也,忆前人所言,谓新溪绕南之北畔有双石田数百亩,能再凿池蓄中阳水,子孙其更逢吉”。于是在万历3 5(1607) “爰踵疏月沼旧规,抉田百亩,凿深数丈,周围四旁,砌石立岸,名日南湖。”《南湖纪实》
5) 到了明末崇祯年间,宏村的汪元沂独资于东山脚下修建了龙排道观,与万历1 2年集资修建于村西的观音佛堂遥相呼应,完成了先人构想的“道佛镇东西,水土控南北”的理想风水格局。
2、当时的规划构思大致有三点:
1) 完善村落的风水形势,寻求依靠和水口屏障,以()()镇东西、水土(雷岗山)控南北
2) 筑渠开圳,引水入村,丁户沿渠立栋:引入村中的水脉必须形成阴(雷岗山地下水)(河水)水交合,以抑制朝山的丙丁之火。
3) 由于村落的东西方位没有依靠,北面又为雷岗山阻隔,因此规划第三点建议村落向南发展。
3、宏村治理洪水措施与其他建设规定。
1) 在雷岗山脚下挖横沟拦截山洪,并在村中开辟多条南北向的分洪小沟。这些小沟或连接水圳或汇入南湖,加大了村落的沟渠密度和覆盖范围,在洪水季节可以有效的提高水系的泄洪作用。
2) 在雷岗山上遍载林木涵养水分,并对南麓的坡地进行了部分改造,用卵石砌成层层跌落的台地,减缓山洪对村落的冲击。
3) 汪氏宗族严禁任何人砍伐雷岗山的一草一木,广种林木和每年的担石压土成为族人必做的功课。
4) 过道是以最小过轿子与棺木的为标准;
5) 水圳的暗道口处均设有木桩,一方面拦截水中的垃圾杂物;另一方面防止小孩落水被卷入其中。
四、分析与讨论
1、宏村整体布局的风水格局与解析。
1.1 宏村整体风水格局观点示与解读。
点示:风水学阴阳学强调阴阳相互协调、相互制衡,阴阳制衡区域为则吉地,宏村就有三重阴阳制衡:                                           
1) 北面座山为雷岗山(阳),南面为河流与南湖水为(阴);
2) 左边为东为阳所以布建(龙排道观),右边为西属阴所以布建(观音佛堂);
3) 雷岗山的地下水属(阴),宏村地表水属(阳);
解读:这样的布局体现中国古代风水学和谐的思想,用目前的现代科学是难以解析当中整体布局,或者只能说是一种文化思维。就比如那个龙排道观与观音佛堂,方便村民在逢年过节时方便祭祀作用,也可以给村民一种信仰的依靠,让他们能在此安居乐业。至于为什么东边是得建龙排道观,西边则建观音佛堂,用现代人的知识是无法解析。调换过来又会怎样呢?调换过来可以肯定就是破坏中国古代风水学的思维。只能说是中国风水文化的深长久远,不以凶吉去评读它,但是可以品读它的久远文化。
1.2 西溪河流半弧形南湖弧形的风水与科学解读。
a) 风水学上解析整体弧形:
在弓内为吉地,弓外为凶;弓外就如同刀刃与弹弓外面为凶的。由河流与南湖的半月形刚好构成一个大的弓形,且把整个宏村包围住,保护宏村,风水角度上看此地为吉地。(图中红线弧形)
b) 现代地理科学解读河流弧形:
1、西溪原来是游西北向东南流,而在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是侵蚀右岸,堆积左岸(宏村就在此岸),所以西溪慢慢改道,与羊栈溪河道,形成一定弯曲;
2、再则就是宏村发生历史发生过很严重的洪涝灾害,特别是雷岗山的泥土、石块等块状物堵塞西溪河道迫使西溪由原来直向东南改为先折向西南与羊栈河并流。
3、宏村整体的规划发展方向就是往雷岗山南面走,不排除宏村当时采取人工措施使河流改道,从而满足但是宏村的生产与生活需求,也达到规划所需求的风水景观。
c) 解读南湖的半月形弧度的防洪作用:
增加雷岗山地下水的集流与排泄面积,降低雷岗山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机率,减少地质灾害对宏村的威胁;洪水时期增加流经宏村内部的泄洪面,起到泄洪作用;
2、参观宏村时发现宏村在旅游开发中好的优点。
1) 水可以清澈见底,水质可达到一级饮用水标准;
2) 在南湖外围开辟一个地方做商业地,把商业活动集中起来,减少景区里面过道的拥挤,保护宏村古建筑里面环境,便于商业垃圾集中处理;
3、参观宏村时发现宏村在旅游开发中遇到以下问题。
1) 宏村建筑上还有人住,私人住宅与景区开发存在一定利益分配矛盾;
2) 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处理等方面;
3) 导游主要介绍的就是不同身份徽派建筑,少有宏村历史文化的介绍,没有形成自身一个很大旅游特。
4) 里面的建筑密度大,土地利用率高;不过对于室内采光却是一大问题,
5) 缺乏一个公共的区域供游客休息。
五、结论与建议
1、对宏村整体规划布局的认识。
宏村的的历史村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方向很明确:就是往雷岗山南面的平地发展。此地原来是西溪旧河道,加上洪水与雷岗山的地质灾害的发生,使该区域的为易开发的堆积地带,方便村民的耕作还有房屋建设;再则就是风水学布局观的思想,讲究天人合一,阴阳结合,没有大动土木去网雷岗山上发展,而是尊重自然的演变,往南面开发。可以说风水学一直支撑着宏村村落形成的总思想。从村落的形成到明末崇祯年间,道佛镇东西的建成。其中村落发生洪水、泥石流等灾害都没有磨灭宏村整体的布局方向。还有一个就是宗族的作用,一个村落的建成它需要一个领导者、组织者、约束者。宗族的文化也对宏村建成有极大推动作用。
到现代的城市建设,政府就是那个领导者、组织者、约束者;而规划师则应该以自然演变规律,以及社会的发展方向出一座城市的发展方向。对于风水学的思想,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是可以运用的,不一定要以西方角度可以去评判规划,可以以风水学的思想可以让城市居民有一种信仰与忌讳。减少个人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抵触性。
2、今后宏村发展方向:保护的措施与旅游资源的开发。
a) 宏村发展保护措施:
1、防洪:巩固宏村西岸的堤坝(既现在西溪东岸);疏通下水圳与南湖的淤泥;继续实施雷岗山水土保持工作等;
2、完善宏村基础设施:生活垃圾与生活废水集中处理;新建排污管道保持西溪、下水圳的水质;完善宏村建筑过道灯光照射利于游人晚上游行;
3、合理分配旅游资源的利益(当地居民、政府、旅游公司、古建筑):
1) 使用合适的比率建立保护与修复古建筑的基金,确保对公共建筑修复时有足够资金;
2) 合理处理好私人建筑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利益,就是在给私人分红时,在分红中在按一定比例建立私人建筑保护基金,这样可以避免到时私人住宅出现问题时,急需资金修复时,不及时修复或者刻意把责任推给政府与旅游开发商;
3) 允许私人住宅建立宾馆,这样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也可以从旅游开发中得到实际的收入,但是要制定统一开发政策,一切服从保护宏村建筑前提为主;
b) 宏村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个合适的地方建立旅客休息区,在该区域向游客宣传宏村整体布局文化与徽派建筑文化(以制住视频为主,增加生动性与可观性); 第一个视频演示宏村不同时期的发展(“十三楼”——月沼和乐叙堂形成——南湖的形成),视频是以风水学的角度去评价与解说宏村整体的风水学的布局,从而是让旅客从整体去了解宏村,使旅客增加对龙排道观、观音佛堂的参观欲望。第二个视频就是介绍不同身份不同时期的宏村建筑,对比各个时期建筑的区别与特。
宏村水资源的水质优良,可以在附近增加与涉水相关的节目活动,比如泡脚、泼水仗(但是要注意其具有一定季节性)等,可以使旅客能在宏村中有一定互动。在公共区域可以介绍当地特雕刻技术、工艺品制作流程,在设立一个旅客的体验区 (活动可以收取底水平费用也可以不收取,或者凭门票关联)
在宏村建筑里面应该避免与食品相关的商店开设,尽量安排一些当地手工制作的公益品、雕刻、咖啡厅等对宏村污染较少的商业活动,而食品等其他商业活动就继续安排在现今宏村区域内。(与周庄镇开发对比)
对于难以修复的建筑,依照宏村整体的建筑高度、风格的要求进行在建造,宏村文化的保护不单单是保护古建筑,而其中也包括宏村整体的建筑格局。因为新建的建筑,可以按照对宏村保护开发成旅馆,增加旅游经济效益。
3、华东实习的认识与实验的不足之处。
通过此次实验让我把老师所讲的知识跟自己所自学的知识(风水学)结合起来,风水学布局只是局限于自己所自学简单的解析。再则此实验是先去参观然后在写报告,难免有些出入,还有旅游开发利益分配难没有进行实际的问卷调查,只是从网上或者其他书本中到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