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通过分析人物行为表现、情感态度来把握文本中心的阅读方法。
2. 学习通过对比手法由浅入深地表达情感和主旨,并尝试运用。
3. 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生命平等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 学习通过分析人物行为表现、情感态度来把握文本中心的阅读方法。
2. 学习通过对比手法由浅入深地表达情感和主旨,并尝试运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生命平等的意识。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
导语:“咪呜——”“听!是哪只猫在叫唤呀?”它在说着什么?“养了好几次猫”的“我家”却却“自此,永不养猫”,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也让我好奇。
带着问题进入课文
疑问导入,直接切入关键句,激发思考
初读课文——一望而知
陈道明的第二任妻子1.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背后蕴含了什么样的情感?我们在文中一,自己读一读。
情感:表达了 “我”冤枉猫之后的难过、忏悔、自责之情。学生带着感情朗读D30-32
抓住主要情感,让学生初步感受“我”强烈忏悔之情。
2. 主问题:“我”产生如此强烈的情感原因何在?
聚焦第三只猫冤死
探讨:冤枉它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关注情感强度的异常,引发思考,让学生由感性体会到理性分析,加深领悟。
3. 总结:“我”事前对它的偏见导致事发时对它任意妄断进而发展到事后对其施以暴行。而它“我”的暴虐(棒打)和它的不抵抗形成对比,正是因为巨大的反差而导致“我”良心受到谴责,也是使得“我”对一只 “我”开始并不十分喜欢的猫的亡失,要比前两只“我”很喜欢的猫的亡失要难过得多的原因。
梳理文章重点内容,抓住主要的写作手法——对比和对文章关键句的理解疏通,由已知入手走向未知。
再读课文——若有所思
1. 第三只猫“我们全家都不喜欢它”,那我们喜欢的小动物具有哪些特点呢?对它们的亡失“我”又是什么情感呢?(在文中圈划)
聚焦前两只猫和芙蓉鸟的特点(预习单)及对它们亡失的情感.
抓住次要情感,让学生感受“我”同情弱小的心理。
2. 主问题:“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这句话背后蕴含了什么样的情感?
追问:仅仅是同情吗?同情至于到永不养猫吗?
对前两只猫不幸遭遇的同情。
怕再引起亡失的痛苦。
同样关注情感强度的异常引发思考。
3. 对于那些动物“我们”究竟喜欢它们的什么呢?
生命的活力、给“我们”带来快乐(逗猫、赏猫、猫捉鼠、鸟叫得好听);当猫生病时,三妹仍然在逗它玩,也是为了让它展现活力来取悦自己;把鸟关在笼子里,剥夺它的自由来取悦“我们”。
引导学生探讨人对动物喜好的根本原因。
4. 总结:由上,可以看到“我们”对动物的喜爱是有条件的,“我们”喜欢具有生命活力的、能带给“我们”愉快的动物。而以上这些条件不满足——如第三只猫不活泼、懒、不捉鼠——“我们”就不喜欢了。动物成了人欲望的满足品,动物和人的关系地位并不平等。这也是“我”对第三只猫可以随意冤枉和暴虐,而它无力反抗的根本原因。这一根本原因的发现更加深了“我”的愧疚和自责。
引导学生逐渐关注抓住人和猫的不平等的关系,为之后引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平等铺垫。
5. 写作背景一:《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时期,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对弱小无辜的同情,并倡导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
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对之前的文本分析从写作意图的角度有根本上的理解。
了解写作背景。
深读课文——有所不知
1. “我”的强烈的忏悔、自责仅是针对对于猫吗?只有猫被冤枉了吗?
否,张妈。妻子当发现鸟死了,第一个责怪的除了猫以外,就是张妈了。因为她“早就叫张妈要小心”猫。而面对妻子的斥责,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张妈的默默无言也是一种不抵抗的态度,因为她估计是家里的佣人,也是弱者。
由猫及人,逐步深化主旨。
2. 客观分析:是否真是张妈失职呢?
追问:可以说话的张妈为何不辩诉?
否。依据:当妻子刚拿回鸟发现猫一直凝望鸟时,妻子刚让张妈留心猫“张妈便跑来把猫捉去了”。其次,是张妈第一个发现鸟死了一只。而且作为佣人,她还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所以无法时刻顾及猫和鸟。——这是我们在为张妈辩护,而张妈自认是佣人家庭地位低。因此也选择逆来顺受。
让学生自我设身处地为张妈辩护,进一步发现异常,文中张妈能说却不说的原因在于地位的不平等,深化主旨。
3. 写作背景二:《猫》选自郑振铎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文中的很多家庭成员多半有着被侮辱、被伤害的而不被平等对待的命运,《猫》作为小说集的首篇,不妨说是以猫的悲剧拉开人的悲剧的序幕。
了解《家庭的故事》小说集的特点。
了解写作背景,更好地理解写作意图。
重读课文——探索漏知
1. 关注边缘人物张妈
圈划并默读“张妈”在文中和猫有联系的描述,探讨她对待三只猫的态度:
张妈向来不喜欢猫却第一个得到第二只猫去向消息的;也是张妈把第三只猫给捡了回来的;当妻子说猫会吃鸟,她也只是把猫捉了去,并没有对猫有厉声呵斥或驱赶。同时,当发现鸟死了之后,她更没有立马下定结论是猫之过。第二只猫亡失她也表示可惜。既没有对前两只活泼可爱的小猫予以过多关注,也没有对第三只猫过多不喜爱,仍是每天给它喂食的。
张妈对猫的态度不变,为引出后文其对猫一视同仁做伏笔。
2. 比较“最喜欢猫的三妹”、“喜欢猫的‘我’”对猫的态度。(在文中圈划)
三妹:
对第一二只猫逗玩,喜欢;对第三只不太感兴趣;
对猫的亡失:很难过→很不高兴地咕噜→“它”在这里(急着惩罚)
情感由强到弱到零
“我”: 酸辛→怅然、愤愤→如针刺般难过(由可怜、惋惜猫到无法面对猫)态度由弱到强
张妈:情感不变(既没有对前两只活泼可爱的小猫予以过多关注,也没有对第三只猫过多不喜爱,仍是每天给它喂食的。当妻子说猫会吃鸟,她也只是把猫捉了去,并没有对猫有厉声呵斥或驱赶。同时,当发现鸟死了之后,她更没有立马下定结论是猫之过。)
引导学生关注家人对猫态度的对比,从而引出对于边缘人物张妈的探讨。
3.小结:相较于“最喜欢猫的三妹”对于猫的情感变化可以看出我们之前得出的结论“生命的不平等”导致对于它们爱的付出存在一定条件性。而“我”由于冤枉猫的悔恨而逐渐看到了这一人身上的劣根性。而“向来不喜欢猫”的张妈却对它们一视同仁。也许只有在她身上体现了“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这一观念。
抓住文本中的“变”与“不变”结合人物形象和写作背景来深度挖掘写作意图。
4. 由猫及人:关注张妈(在文章中似乎也显得“若有若无”)
被冤枉也“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辩护”,也弱小无辜;也未得到平等对待,但她自身对于生命的平等态度
——关注对比
多读课文——潜在未知
文章只是要谈到“生命的平等”吗?似乎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需要慢慢探索:
1. 黑猫的作用仅仅是为了揭示凶手?
2. 芙蓉鸟只是个受害者的角吗?
3. 探讨“谁吃了第一只芙蓉鸟”对文章主题理解的作用?
4. 提到周家丫头这一人物的作用是什么呢?
学生对于尚未关注到的内容自行讨论。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通过文本细读、自我思考、同伴互助来全面把握文章主旨。
总结
一句由“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而引发的“我”的强烈情感引发了我们对生命平等的探讨,自此我们的课程也临近尾声。然而对于郑振铎这篇文章可以挖掘的思想内涵仍旧未完待续……
2. 作者体现他所要表达的思想的(单元目标:文章主题的凸显)方法:
1)强烈的情感流露;
2)对比的写作手法
由“篇”到“类”地延伸,体现单元教学要求。重申本文核心写作特点。
   
(六)作业布置
1. 选做:《猫》选自郑振铎的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下这本小说集,并在课堂上为大家介绍所读的内容和感悟。
2. 必做:习作“我想说声’对不起”,请抓住“情感线索”并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来进行创作,不少于600字。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作业来将课堂内容拓展延伸,并有一定的可检验性。
五、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由猫入手到对人的态度,彼此关系互相牵连,并呈现文章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做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