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插图评点的互文性解读
作者:李巍男
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27
        要: 插图与评点都是对文本的一种解读,分别体现了绘图者与评点者的思想与观点。本文以师俭堂本《六合同春》为例,分析戏曲插图与评点之间的互文性,具体表现为插图营造的意境与评点形成呼应,插图表现与评点思想暗合,插图与评点形成冲突与反讽,另外插图也是一种评点,充当评点的功能。
        关键词: 插图 评点 互文性
        戏曲评点是中国古典戏曲鉴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指在剧本正文的有关地方予以圈点、短评,并与读法、总评和序跋合为有机整体,从而对文本进行阐释归纳与导引升华,充分体现评点家本人的基本思想、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进行戏曲评点的过程本身就是鉴赏的过程,评点是对文本的一种解读,体现出评点者的思想与对文本的评价。插图是依据文本所述内容而为文本所做的配图,即将文字内容转换为图像的过程,亦体现了绘图者对文本的一种理解。书籍的版式与插绘的设计者可说是文本最初的读者,一如注释或评点者;他们所创造出
来的形式,正如评点者可以影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一般,也可能模塑读者的视觉习惯或观览方式。”[1]可以说,插图是以图像的方式充当评点的功能。
        插图评点本的意义在于文本、评点、插图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文本增殖。互文性理论指出,一个文本的产生离不开其它的文本,为文本的建构提供了新的思想。每一个单独的文本都不是独立的创造,都与其它文本有关联,都是对旧文本的改写、复制、模仿、转换、拼接等。插图与评点作为对文本的解读,二者相互补充、相互阐发,形成新的互文性。既有研究关注插图与文本、评点与文本的关系,至于插图与评点之间的关系却鲜有问津。本文以师俭堂本《六合同春》为例,解读插图与评点之间的互文性关系。
        一、《六合同春》的版本、评点者及插图绘工
        本文所要探讨的《六合同春》为汇集陈眉公所批评的《西厢记》、《幽闺记》、《琵琶记》、《红拂记》、《绣襦记》及《玉簪记》的六部合刊。陈眉公批评的这六种戏文原为明代书林师俭堂所刻,清代时被修文堂购买,重新印行,六部著作合刊称为《六合同春》,收录在马氏《不登大雅文库珍本戏曲丛刊》中,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具体版式为单栏白口,栏内刻有眉批,眉批是用明体字,小字双行,版心上端刻书目陈眉公批评某某某,中刻卷次
页数。各出出末有出批,手书体;剧末有总评性质的文字,手书体。”[2]每部戏文卷首均题有云间眉公陈继儒评,一斋敬止余文熙阅,书林庆云萧腾鸿梓
        明代文学家陈继儒(1558-1639),号眉公,科举不第后放弃仕进之路,隐遁而居。正如钱谦益所云:少为高才生,与董玄宰、王辰玉齐名。年未三十取儒衣冠焚弃之,与徐生益孙,结隐于小昆山。”[3]在文艺思想方面,陈眉公与晚明戏曲的主情思想一致,他崇尚至情说,认为抒发真心真情之作才能流传久远。在《吴骚集》序文中,陈眉公写到:夫世间一切相俦有能离情者乎?顾情一耳,正用之为忠愤、为激烈、为幽宛,而抑之为忧思、为不平、为枯槁憔悴,至于缡缡一腔难以自已,遂畅之为诗歌,为骚赋,而风雅与三闾诸篇并重于世。”[4]陈眉公认为世间万物都不能离开情而独立,情是世间一切相的关键。在《六合同春》的评点中,亦鲜明地体现出陈眉公的重情思想。
        《六合同春》中的插图散见于各出之中,版式均为双叶连式。插图包括《西厢记》图10幅,《琵琶记》图15幅,《红拂记》图10幅,《玉簪记》图11幅,《幽闺记》图11幅,《绣襦记》图11幅,共计68幅。其中,除7幅插图无明确署名及题记外,其余均有题记和署名。从插图署名来看,《六合同春》插图的绘制者不止一人,包括了萧腾鸿、萧照明、蔡冲寰、
丁云鹏、熊莲泉、王廷策、以及米元章赵松雪等。其中,署名米元章赵松雪等名家为托名之作。
        插图和评点都是书商为了招徕顾客而使用的推销手段。如《陈眉公先生批评西厢记》的封面上印有题记:此曲坊刻不啻牛毛,独本堂是集出评句释、字仿古宋,随景图画俱出名公的笔,真所谓三绝也。”[5]由此可见,插图本、评点本是吸引顾客的重要方式。同样作为对文本的解读,插图和评点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
        二、《六合同春》插图与评点的关系
        《六合同春》是集————为一体的经典畅销本,文本与插图、文本与评点、插图与评点之间形成多重对话关系。插图与评点都是对文本的一种解读,二者之间的对话关系较之文与图、文与评之间的关系显得更为复杂。本文通过分析《六合同春》中的68幅插图与陈眉公的评点,解读二者之间的互文性关系。插图与评点交相辉映,形成间接的互文,具体表现为插图营造的意境与评点形成呼应,插图表现与评点思想暗合,插图与评点形成冲突与反讽以及插图充当评点的功能。
        (一)插图营造的意境与评点形成呼应
        1 《琵琶记》第13官媒议婚插图,摘自《不登大雅文库珍本戏曲丛刊》第11辑第75-76页。
        2 《玉簪记》第2潘公遣试插图,摘自《不登大雅文库珍本戏曲丛刊》第11辑第350-351页。
        陈继儒的评点对文中紧要文字或认为关目妙处皆做了圈点,据粗略统计,68幅插图中,24幅插图的题记取自陈眉公圈点的戏文。如《西厢记》第七出夫人停婚插图。图画老夫人于堂前端坐,莺莺与张生侍立一旁。插图题诗为有意诉衷肠,争奈母在侧”[6],化用本出戏文唱词“[月上海棠](旦)而今烦恼犹闲可,久后思量怎奈何?有意诉衷肠,怎奈母亲侧坐……咫尺间如间阔。”[7]插图形象地将张生、莺莺二人相恋却为老夫人阻挠的无奈传达出来。评点本中陈继儒将此处圈点出来,眉批关目妙”[8]。《琵琶记》第十三出官媒议婚的插图(图1)。画面中左边部分为庭院风景,右边为蔡伯喈一人独坐在书桌前,神落寞,表情忧郁。题记重门半掩黄昏雨,奈寸肠此际千结”[9],取自戏文原文,陈眉公对此句的眉批曰一字一泪”[10]。插图正选取了此景来表现,并且直接选用陈公所批点的戏文作为题记。再如《玉簪记》第二出潘公遣试插图,如图2。图画潘公赴试远行前离别之景,潘必正与父
母作揖拜别,远处书童和马匹已经备好,准备出发。题记肠断云霓,泪沾红袖”[11],取自戏曲原文。陈继儒在戏文肠断云霓,泪沾红袖句有圈点,并且眉批曰:“0别离却0离别尽”[12],其中两字字迹模糊,无法辨认。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本文不再一一列举。圈与点是明代戏曲评点本中最常见的评点符号。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对剧本的某些曲词、道白、舞台动作加以突出强调,警示读者注意,相当多的圈点符号都辅之以批语,从批语内容看,均为肯定、赞赏性质的。因此,圈、点两种符号所突出强调的也都是评点者认为值得赞赏的内容。”[13]在《六合同春》中,陈眉公将他所认为的精彩之处圈点出来,形成自己的批评,也为读者阅读文本提供指导。圈点的批评指向,一是从叙事文学或戏剧文学角度出发的精彩之处,如推动情节发展的细节、显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感情的语言和舞台动作,等等。另一指向则是文学化的语言。中国是诗的国度,传统诗词的语言风致往往是评点者不自觉的评论尺度,他们对戏曲作品中的丽词佳句总是欣赏不已,也就留下了大量的圈点符号。”[14]肠断云霓,泪沾红袖这样富有中国传统诗词风致的佳句不仅被陈眉公圈点出来,评为佳句,也受到绘图者的关注,绘图者将这一诗词所表现的意境敷衍成图,并且将其题写为图记。文本中的关键情节或文笔精彩之处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评点者插图所选取的场景多与陈眉公所认为的关目妙处一致,插图题
记也多取自陈眉公所圈点出的戏文,由此可看出绘图者与陈眉公对文本解读的统一。
        (二)插图表现与评点思想暗合
        《琵琶记》第三出牛氏规奴中塑造了一个生于富贵之家而谨守传统礼法的牛小形象。小贞洁无瑕,毫不为春所动。而小丫环惜春却活泼灵巧,懂得欣赏春,嬉戏消遣。[祝英台序]采用问答的方式描写丫鬟惜春与牛小的对话:
        〔贴〕把几分春,三月景,分付与东流。〔丑〕小,如今鸟啼花落,你须烦恼些么?〔贴〕啼老杜鹃,飞尽红英,端不为春闲愁。〔丑〕你不闲愁,也还去赏翫么。〔贴〕休休。妇人家不出闺门,怎去寻花穿柳。〔丑〕小你不去赏翫,只怕消瘦了你。〔贴〕我花貌谁肯因春消瘦。
        小不仅不赏春,反而以极富道学气的口吻指责丫环。这一段戏文之后,陈眉公评点道:小不惜春乎?”[15]对美好春的欣赏以及对自己青春美貌的珍惜是年轻女子应有的心理特征,但受传统礼法浸濡的牛小却充当了道学礼法的代言者。推崇真性情,厌恶假道学是陈眉公的主导思想,也是其评点的特之一。对此,崇尚真性情的陈眉公显然不予赞同。
        3 《琵琶记》第三出牛氏规奴插图及其局部放大,摘自《不登大雅文库珍本戏曲丛刊》第12辑第18-19页。
        与此出戏文相配的插图(图3)所画的正是一幅春日景,湖水清浅,杨柳依依。一个坐在亭榭之中的年轻女子,正喜笑颜开地望着远处一个骑马的少年男子。插图题记:柳丝雕鞍,都是少年闲游”[16]。此题记出自戏曲原文中丫环的唱词:“[]那更柳外画轮,花底雕鞍,都是少年闲游。”[17]绘图者没有画一个不出闺阁的道学小,反而画的是一个赏春惜春的美貌女子。这一女子可以解读为丫环惜春,其实解读为牛小亦未尝不可。正如陈眉公所评小不惜春乎?”[18],思春之情人皆有之,难道小真如戏文中所说不惜春吗。插图正是对这一评点做了延展想象,与戏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相悖,却与陈眉公的主情思想相承。
        4 《琵琶记》第二出高堂称庆插图及其局部放大,摘自《不登大雅文库珍本戏曲丛刊》第12辑第8-9
        5 《绣像第七才子书》第二出高堂称庆插图及其局部放大,清成裕堂刻本,第5
        再如《琵琶记》第二出高堂称庆,如图4。此出描写蔡氏一家欢合,蔡伯喈与妻子赵
五娘相商为双亲庆寿,这本该是一幅高堂端坐、欢喜和谐之景。但与之相配的插图所画的是蔡、赵夫妻二人手捧着酒,在一旁俯首侍立,欲为双亲祝寿。两位老人却没有端坐在高堂之上,享用儿子儿媳的美酒,而是站在另外一边,似乎在商量什么事情。题记:看取花下喜酒,共祝眉寿”[19],来自文中唱词酌春酒,看取花下高歌,共祝眉寿”[20]。此出陈眉公批曰:各还它本,像个庆寿光景”[21]酌春酒,看取花下高歌,共祝眉寿,是蔡、赵夫妻二人的真实心声,他们一心渴望养老奉亲,为父母祝寿,表达自己的孝心。蔡伯喈唱词云:怎离却双亲膝下?且尽心甘旨,功名富贵,付之天也”[22]。然而,蔡公却一心想让儿子外出寻取功名,无心庆寿。蔡婆亦渴望家人团聚,尽心维护家庭的完整,不愿独子新婚不久又是在家有二老的状态下离家赴京。后文中,蔡公以求取功名为由逼迫蔡伯喈动身赴京赶考,蔡伯喈为父命尽大孝之道,最终离家赴京。蔡公、蔡婆、蔡伯喈、赵五娘各怀心事,并没有花下高歌,共祝眉寿的闲淡心情。画面虽是静态无声的,但通过人物的动作举止,却将人物内心所思所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出批古代春交性插图各还它本,像个庆寿光景”[23],是陈眉公对文本的解读,绘图者用图画的形式将这一批语所传达的情致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同为高堂称庆一出的插图,清代成裕堂刊刻的《绣像第七才子书》中的插图却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如图5,所画的是蔡公、蔡婆在高堂上端坐,尽情享用儿子、儿媳敬奉的肴馔
美酒,蔡伯喈、赵五娘在堂下侍立。一家人面带笑容、喜笑颜开,正与文中所描写的夫妻和顺,父母康宁。酌春酒,看取花下高歌,共祝眉寿相统一,是一幅真正的合家团圆安乐庆寿的场景,不再如《六合同春》本那样个庆寿光景。通过对比,《六合同春》本插图的绘制受陈继儒评点思想影响的痕迹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