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中国古代科技文化题集
【1】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了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利用中国的三大发明都进行了哪些奋斗(探索) 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对欧洲产生的最终作用是什么  6 分)
材料二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 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 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2)据材料二在利用人类文明成果方面, 中国社会存在着什么问题 火药、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8 分)
材料三:从1640年到1840年, 在200年中, 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 机器的采用, 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 轮船的行驶, 铁路的通行……”与 此相比, 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   
一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在战争前的两个多世纪, 这一时期中西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 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 分)
【2】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重要沥史意义的国际通道。这条通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塞流。
材料二 经过安史之乱后,吐蕃越过昆仑山北进,侵占了西域的大部;中国北方地区战火连年,丝绸、瓷器的产量不断下降,商人也唯求自保而不愿远行。唐以后中国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因而相对稳定的南方对外贸易明显增加,带动了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当中国人开始将他们的指南针和其他先进的科技运用于航海上时,海上丝绸之路迎来了它发展的绝佳机会。因而西北丝路的衰落日益明显,而南方丝绸之路与海上丝路逐渐有取代西北丝路的现象。……当丝路的历史步入14世纪——中国称其为“明清小冰期”的开端后,西域地区脊背上已不再适合当时的人类居住。西北丝绸之路的东端几乎已经荒废。古代春交性插图
(3)汉唐王朝为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用史实说明丝绸之路怎样,将中国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兴起于公元7世纪)连接起来(6分)
(4)根据材料一,概括安史之乱后西北丝绸之路衰落直至荒废的原因。(10分)
【3】(37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是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治理最好的国家”。“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我国宋元时期的科学文化传播到欧洲,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二 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将中国作为参照,
探讨欧洲的诸多问题。……在官僚制度方面,他们对中国科举制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种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科举制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宋元明清时期传播到欧洲的文化成果及其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欧洲国家的“中国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怎样的时代要求?(12分)
  材料三
注:晚明时期出现了一批科技精英,会通中西的徐光启是杰出的代表之一,在其着作《农政全书》中对古今中外农业生产的利弊得失作出全面评价和总结。他与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几何原本》,创立了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等许多名词。
(2)根据材料三,分析晚明时期“西学东渐”的影响。(5分)
材料四 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3)根据材料四,概括当时中国生活习俗演变的特点。(4分)
材料五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注:包括民主、平等、人权、自由等)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西方文化特的人文思想。”
                                                    ——文池《思想的灵光》
(4)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促成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因素。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出的主要人文思想。(12分)
(5)从“东学西渐”到“西学东渐”的历史变迁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  右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4分)
(2)据材料二指出3-15世纪和15世纪后两个时期,中西科技成果的对比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历史阶段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以后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8分)
【5】(15分)科学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说明利玛窦的结论。(3分)你认为导致了李约瑟先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他们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
科学技术“器”  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晚清——政治与文化》
(2)材料二中的“道”、“器”分别是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在当时的历史影响。(4分)
材料三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192 3年)
(3)结合史实,说明“这三十年来”民族资产阶级是如何学习和利用“科学”来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4分)
【6】(15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与碰撞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l)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古代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并简要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5分)
材料二
    图一是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雕版印刷广告。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平面印刷广告,印刷于北宋时期。
    图二是《眼药酸》图。是南宋时为了宣传杂剧《眼药酸》而画的。
(2)宋代济南商标和眼药酸广告的出现,说明了当时哪些社会状况?图一中反映的印刷技
术后来又有什么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它给欧洲文明进程带来了什么影响?(5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的交流与碰撞角度分析战争列强侵华的实质以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双重影响。(5分)
【7】(2011·山西大学附中高三期中考)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图一 (明)文徵明书《后赤壁赋》        图二 (明)杨柳青绘画《连年有余》
图三 (清)曹雪芹《红楼梦》插图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书法属于什么书体?(2分)当时,我国书法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2分)
(2)图二中的绘画属于什么画种?(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画种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分)
(3)结合图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属于哪一文学体裁?(2分)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6分)
(4)某一研究小组围绕上述图片和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设计一个最为恰当的一个题目。(4分)
【8】(2011·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期中考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
材料二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明清时期,追求抒情与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1)材料一、二中,都提出了“天下”这一命题,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的提出有何进步意义?顾炎武是如何界定“亡国”与“亡天下”这一概念的?在“保国”和“保天下”中百姓的责任有何不同?材料二中的一段话后来被粱启超概括为哪一句名言?(7分)
(2)据材料三,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观察材料四,说明文人画所具有的鲜明特征。(4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交化的时代背景。并说明经济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