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 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解题: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启发想象:从图上看这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美景?图画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春天,桃花开了,几只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雨下了一夜,地上到处是被风雨打落的花瓣。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 1.借助拼音,读熟古诗 “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e”。 2.教师范读古诗。 3.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古诗、理解内容。 1.解题:从图上看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景? 春晓:晓,天刚亮的时候。本课指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 2.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齐读古诗) 3.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重点体会: 眠:睡眠,睡觉。 不觉晓: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古代春交性插图(3)试着说第一句话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觉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4)早晨醒来,作者听见了什么?看见了谁?结合挂图齐读“处处闻啼鸟”。 体会: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鸟:鸟叫。 想一想,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5)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第二小句话的意思:“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是悦耳动听的鸟叫声。” 过渡语:春天的景这么美,作者想到了什么?(齐读后两句) 4.学习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出示挂图,观察:地上有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 (2)试着说说“夜来风雨声”这句话的意思: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过渡语:经过了风吹雨打,花儿怎样呢?结合图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3)“花落知多少”: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4)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 5、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练习背诵和默写: 注意节奏和重音: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六)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扩展:春天的景非常美,你们一定要珍惜春光,爱惜时间。 (七)布置作业:背诵、默写课文 (八)板书设计: 春晓:春天的早晨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背诵,默写古诗。 (二)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在了解字义的基础上分析字形: 1.重点指导: 晓:从日不从目,日出而晓。与烧比较字形,右上没有一点。 眠:目字旁,闭目则眠。 闻:与问比较字形,课文中是“听到”,现在的意思是用鼻子嗅气味。 2.请学生说说字义。 (三)练笔: 1.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春晓,看到作者把景描绘得这么美丽生动,你们想不想写一写呢?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看一看春天的美景。 2.出示挂图(画面是春景),再听听音乐,想象春天是什么样的,小组互相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3.师生共同点评。 (四)布置作业:抄写字词。 拿出你们手中七彩的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吧! (五)拓展活动: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写下了不少咏春的诗句,我抄了几句,你们想读吗?(出示诗句,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 ,练习背诵。) 推荐朗读的诗句: 1.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 给孩子们足够的读书时间,大胆放手,鼓励他们尝试着读,可以使孩子们对自身的认知水平有一个较明晰的了解,增强听读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听读的效果。 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独立思考,促使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与交流中。 借助语言、想象,丰富孩子个性化的感知,深化他们对古诗意境的体会和整体的感悟。 补充一些有关春天的词语、谚语等,让学生喜欢春天的情感更丰富,更理性。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