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研究
263
谢美琪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2014年2月,京东金融推出“京东白条”,拉开了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序幕,随后蚂蚁集团推出“蚂蚁花呗”,2015年各方开始大力布局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进入发展快车道。2016年人民银行、银监会提出“加快推进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行业创新不断涌现,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但在野蛮生长的过程中,各个互联网平台也开始暴露出诸多问题,2017年下半年开始行业进入整顿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整顿行业发展乱象,从P2P专项整治、规范现金贷到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再到更底层的对于大数据违规行为的清理、非法放贷和民间借贷利率的规范等,我国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逐步进入规范健康发展阶段。本文对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商业模式的分析,对于互联网消费贷款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商业模式;消费贷款一、互联网消费贷款(一)互联网消费贷款
互联网消费贷款是指金融机构、类金融组织及互联网企业等借助互联网技术向消费者提供的以个人消费(一般不包括购买房屋和汽车)为目的,无担保、无抵押的短期、小额信用类消费贷款服务,其申请、审核、放款和还款等全流程都在互联网上完成。与传统消费金融相比,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本报告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主要指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下同)在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业务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性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互联网消费贷款特点
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普惠性、小额分散、纯信用无抵押等特点,决定了互联网消费信贷市场中科技的重要性。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深化促进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其创新速度的效率。
其中,大数据运用是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基础和核心,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也可以称为大数据消费信贷业务,互联网消费信贷的贷前、贷中、贷后各流程都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另外,大数据的运用能力和模型输出能力也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核心能力。
二、互联网消费贷款商业模式(一)利用大数据获取客户信息互联网公司主要依赖自身电商平台或社交平台等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所积累的海量数据来获取用户信息,主要面对公司生态体系内的已有客,授信一般采用白名单制度。以腾讯旗下的微众银行、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京东集团旗下的京东数
科为代表。传统商业银行利用自有账户或政府平台开放的数据信息自行搭建大数据平台,或通
过与现有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获取数据,主要面向银行既有客户,客户资质要求较高。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大型商业银行,小银行难以获得大银行开展大数据信贷业务所用的数据。通过获取分散、多维度、低饱和度的第三方大数据(包括自己采集的数据和第三方数据),采用先进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开展信贷业务的模式。该模式一般面向全网客户,实时审批授信,主要适用于中小型金融机构,以新网银行和垂直分期平台等为代表。
(二)场景化消费贷款
场景消费贷款是发展方向,未来互联网消费贷的良性发展模式是 “实现依赖场景、反哺场景、扩大规模、搭建新场景”的横向循环扩张。2017年12月1日,央行联合银监会共同下发 《关于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指出,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逐步压缩存量业务,限期完成整改。对于消费金融机构而言,场景越来越重要,而获取场景有自建场景或与第三方合作接入场景等模式,具有场景优势的电商平台在互联网消费信贷市场具备明显优势。目前部分场景竞争过度,未来精细化场景布局和开拓农村金融消费场景、蓝领消费场景等空白场景将是新的发展方向,但这对平台的大数据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联合贷款模式
由于互联网巨头平台在获客和风控上具有明显优势,联合贷款模式逐步演变成了纯技术服务的助贷模式。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初步风控之后将筛选出来的客户推送给持牌金融机构,持牌金融机构对客户再进行一次风控,对合格的客户发放贷款,并向互联网金融平台付一笔技术服务费。该模式下,互联网金融平台不承担任何客户违约风险,也不占用自身资本金,仅作为一个导流的平台
收取技术服务费。由于助贷模式具备不占用资本金、不兜底的优势,逐步成为了互联网巨头的主流模式。根据蚂蚁集团披露的数据,公司自营微贷业务净利息收入占微贷科技平台收入比重持续下降,2020年上半年为4.8%,较2017年下降了5.9个百分点,助贷(联合)贷款模式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巨头企业的主流模式。农村商业银行贷款
三、结论
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带来信用风险的加速暴露。相对于按揭贷款,互联网消费信贷风险相对更高,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更大。如果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互联网消费信贷面临的信用风险也相对更大,尤其是对于尾部互联网消费平台可能会带来较大冲击。大数据运用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互联网消费信贷对科技具有很高的依赖性,全流程互联网化虽然具有便捷高效、节约成本等优势,但也意味着面临着模型搭建错误等系统性风险。
我国互联网消费贷款市场空间广阔,但野蛮增长过后已进入规范发展阶段,场景化消费贷款是发展方向,
未来将加强精细化场景布局和开拓农村金融消费场景、蓝领消费场景等短板场景。金融科技的深化将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创新速度和效率,互联网企业和持牌金融机构合作的联合贷款模式也将持续迭代升级。未来互联网消费信贷市场将呈现分化加速,巨头崛起的市场格局。
参考文献:
[1] 王剑, 田维韦. 互联网消费贷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格局分析[J]. 中国信用卡, 2020(11).
[2] 韩壮飞. 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D]. 2014.[3] 兰可雄. 与互联网银行开展联合贷款的合规风险防范——基于农村商业银行视角[J]. 福建金融, 2019, No.413(09):71-74.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