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项目管理经典案例
杜淳的女友标志性场馆设计
“冰丝带”体现冰上运动速度和激情
项目经理年终总结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的设计,是通过国际竞赛方式遴选的。3个优胜方案分别是舒立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A01、博普勒斯设计有限公司的A04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A12。最终A04方案被选为实施方案。
在竞赛中胜出的博普勒斯公司以设计体育建筑见长,曾设计过索契2014年冬奥会主体育场、都灵2006年冬奥会速滑馆、伦敦2012年奥运会主体育场。其对国家速滑馆的设计理念来自于一个冰和速度结合的创意,沿着外墙曲面由低到高盘旋而成的“冰丝带”,就像速度滑冰运动员高速滑动时留下的一圈圈风驰电掣的轨迹。冰上画痕成丝带,22条“冰丝带”又象征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
中国四大银行由于冬奥会速滑比赛必须在国际滑联规定的标准冰面上进行,标准速滑赛道两端各需要有180度的弧,“冰丝带”呈现出椭圆形平面、“马鞍型”造型。这一造型富有动感,外观时代感强,
体现了冰上运动的速度和激情。场心与看台将形成完整“包裹”,提供了适宜的比赛场地和舒适的观赛空间。
“冰丝带”双曲马鞍形屋面长跨约200米、短跨约130米,是目前世界上体育场馆中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索网方案能呈现受力最优、形态最美的双曲面结构,用钢量只是传统钢结构屋面的四分之一,符合节能环保、节约材料和“绿办奥”的要求。
而飘逸的“冰丝带”幕墙,由晶莹剔透的超白玻璃彩釉印刷,营造出轻盈飘逸的丝带效果。“丝带”既是幕墙钢结构的重要部分,还能起到遮阳、节能作用。沿外墙曲面设置的透明管内置彩光带,可变幻出不同颜动感光带。南昌市邮编
奥运遗产继承
合理改造现有场馆,充分考虑赛后运营
2022年冬奥会计划使用的25个场馆,有的是全新设计建设,有的是利用或改造原有场馆。其中北京赛区12个场馆中有11个场馆为2008奥运遗产。比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将举办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的开、闭幕式,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将进行冰壶及轮椅冰壶项目的比
赛,五棵松体育中心将进行女子冰球项目等比赛,国际会议中心则继续用于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
国家速滑馆是利用2008年曲棍球场和射箭场拆除后的场地建设的。冬奥会期间,该馆将承担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和训练。赛后,可举办滑冰、冰球和冰壶等国际赛事及冰上演出,同时让大众在此进行冰上活动。场地的西南角规划了副馆,为今后的发展预留了空间。室外还预留了自然标准冰场、越野滑雪赛道、残奥足球场等空间。
为了冬奥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进行了变身“冰立方”的改造,主要通过搭建转换结构面层、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制作出4条标准冰壶赛道场地。未来,国家游泳中心将成为唯一一座同时具备冰上和水上运动服务功能的“双奥”场馆,助力全民健身。
北京冬奥村项目在赛时,作为北京赛区参赛人员住宿、餐饮、社交的场所,赛后将作为人才公租房持续运营。延庆赛区的冬奥村赛后将转换成为山地滑雪旅游度假酒店,为冰雪运动及山地活动爱好者提供服务。
张家口赛区的云顶滑雪公园利用现有的滑雪场改建而成,现有的雪道、索道、酒店等基础设施将得到最大程度利用。三个赛区的交通则充分利用了新建的京张高铁。
位于首都体育馆北侧的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冰坛),是国内首个拥有两块国际赛事标准冰场的综合训练馆,赛后将继续作为国家队的训练场馆,同时还将作为全民健身和推广普及冰上运动的场所。
中国元素体现
场馆设计充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城市的名片和地标,北京冬奥会场馆设计不仅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体现大国风范和魅力,同时也充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出中国元素。 如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场馆依托山体的自然落差而建,将跳台剖面的S形曲线融入中国传统吉祥物件“如意”造型中,故又名“雪如意”。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全世界第一座永久性的滑雪大跳台场馆,依托工业遗产进行建设,其造型设计吸收了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的飞天飘带意象,传承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和文化。
北京奥运村的设计极具中国风、北京味。公租房规划理念源自北京四合院的院落形制,20栋住宅以三合或者四合排列,中间围合成一个庭院,通过围合和错落的变化形成开放与私
密巧妙结合的院落居住空间,从而传达出中国文化符号。两处中心绿地设计了不少园林景观小品,融入了乾隆年间的《冰嬉图》元素。 张家口冬奥村的设计,对历史遗址与冬奥村采取一体化策略。在保护历史文物的前提下,活化利用行宫遗址区作为冬奥村内最具国际氛围的广场区,在考古空白区建设与奥运相关的临时设施,并将中国历史与奥运体育文化相结合,与周边的遗址交相辉映。
渔夫和魔鬼的故事景观规划设计
交融自然与人文,赋予地域独特魅力
北京林大风景园林团队中标的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景观设计,拟环绕金代行宫遗址保护区建设太子城遗址公园,作为核心区的景观中心,既是文物保护和文化展示的重要场所,也是承载赛会服务、赛事宣传和奥运主题游憩的事件性景观。
该设计以“见山见水·景绘奥运”为主题,描绘自然山水画卷,谱写人文冬奥乐章,营造兼具生态弹性、文化积淀与持续效应的事件性景观。结合场地独特的地理水文和植被条件,形成“自然山林—滨水花甸—乡土花园”的层进式景观结构。还在山水结构的基础上植入多个乡土花园,以园艺方式集中展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乡土植物资源。
10万左右车排行榜而在直线距离延庆赛区10公里的地方,规划建设了冬奥森林公园。一期规划有门户花园、奥运康体园、迁地植物园和奥运之家等展区。展区内除种植林木外,还通过冬奥知识宣传栏、奥运冠军脚印、冬奥历史雕刻墙、冬奥著名运动员人形立板等方式,呈现历届冬奥会亮点,展现冬奥文化。建设完成后的森林公园不仅将为从冬奥赛场移植的保护植物提供良好生存环境,形成核心公共绿地,也为居民提供了游憩场地。冬奥会结束后,森林公园将作为奥运绿遗产永久保留并服务周边众和外来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