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主要内容
知识与能力
1、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
2、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
3、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4、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从大化改新的背景中理解内因、外因与历史事件的关系,体现“学”与“变”,提高客观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大化改新的学习和明治维新的知识拓展,使学生认识到日本民族善于学习的民族精神,不仅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而且对于个人,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是促使自身进步的一种重要途径,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通过对日本“学习强国”历程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理解改革开放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他们对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责任担当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与意义
【教学难点】
武士与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方式:(多媒体展示视频《日本国名称的由来》及现代日本国地图,使学生直观的了解日本的来由及日本的地理环境)
多媒体展示视频《日本国名称的由来》,同学们先看视频,了解日本国名的由来。再由老师
介绍日本的地理环境,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进而抛出问题,你知道古代的日本是什么样的呢?那时候的中日关系如何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  古代日本》,了解古代日本。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和中国隔海相邻,国名意为“日出之国”,领土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国旗为太阳旗,樱花为其国花。
图1 现代日本国地图
(二)讲授新课:
一、六世纪以前的日本
方式:(多媒体展示以下三则史料,通过史料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日本与中国的往来。并使用讲授法使学生了解日本由分散到统一的过程)
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此处的“乐浪海”就是指现在的“日本海”。1—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在东汉光武帝的时候,日本国王派遣使者来到洛阳,表示愿为臣藩,求汉朝皇帝赐名,汉以其人矮,遂赐“倭国”,其王又求汉王册封,光武帝又赐其为“倭奴王”。并授赐“汉倭奴国王印”。
据《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旧百余国,汉朝有朝见者,今使所通三十国”。在汉朝时,日本有30多个小国曾与汉朝发生过“通使”关系。
据《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国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当时在日本国的九州岛东北部有一个较大的王国叫作“邪马台国”(“邪马台”为日语音译,汉字读音“ye ma tai”,该词正是 “大和” 的日语读音,所以中国魏晋
时期提到的邪马台国就是早期的大和国,但与后来统一日本的大和国有区别),下属30多个小国。统治该国的女王称“卑弥呼” (早期的邪马台国以男子为王 ,由于2世纪末发生内乱 ,乃共立女子为王,名为卑弥呼。以日本九州岛的东北部的邪马台之地为都,有弟帮助治理国家,此时的邪马台国实际是30余个倭人国家的盟主。卑弥呼女王国对其他诸国有相对统治权)。邪马台国与中国三国时代魏国通好,两国通过带方郡频繁往来。文献记载,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卑弥呼派遣使者朝见魏帝曹睿,魏帝赐予卑弥呼刻有“亲魏倭王”的紫绶金印一枚。此后,邪马台国派到魏戍带方郡的使节前后达4次。魏国也曾两次遣使至邪马台国,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授以金印、紫绶,封其大臣为率善中郎将等职,并赐以锦绢、铜镜、珍珠等。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邪马台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都有较大发展,且出现了文字的雏形。
据《宋书·倭国传》记载,刘宋顺帝升明二年(公元478年),大和倭王遣使上表:“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平海北九十五国。”由此得知:5世纪时,大和国统一了日本。公元3世纪以后,日本本州地区出现了一个较大的政权--大和国。大和国原来局限于本州岛中部的大和地区。在不断的扩张中,大和国逐渐占领邻近地区,领土越来越大。5世纪时,这个国家已经统一了如今日本的大部分地区,今天的日本国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大和国家的最高统治日本三级全大电影者最初被称为“大王”,后来称天皇。如今日本的主体民族就是大和民族。
过渡:大和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结构是什么样呢?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大和国家在扩张过程中,不断占有周围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并将其分配给皇室成员和大贵族。大和国家把土地分为屯仓和田庄两部分,前者属于皇室,后者属于贵族。同时劳动人民也被分成两部分,一小部分是奴隶,主要用于家内劳动,另一部分是部民,主要用于生产劳动。部民是日本国家形成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在大和国家向外征服的过程中,一些归顺的部落和被征服的部落被集体安置下来,保留了原来的部落组织,在原有土地上继续生活,有许多仍保留着原来的原始血缘关系;此外还有一些专门从事专业生产的部,其劳动者也称作部民。按照分类,从事农业生产的称作田部、米部,在手工业或其他行业从事生产的总称作品部,在品部内又按照行业的不同分为衣缝部、锻冶部等。在大贵族田庄从事特殊劳动的部民是以其主人的氏命名的。部民有自己的家庭和生产工具,可以有少量的家庭财产。主人不得随意杀害或买卖部民,但可以象对待奴隶一样把他们作为礼物送给他人。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在当时,部民和奴隶大约占日本人口的一半以上。在贵族和部民之间是大批平民,他们的地位由于财产的变化也在变化,时刻有沦为部民的危险。
多媒体图表展示日本统一的过程:
1—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3世纪:大和国兴起
5世纪:大和国统一日本
使用结构示意图展示大和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结构:
1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2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3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4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第一子目小结:1世纪前后日本出现奴隶制国家,1—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3世纪大和国兴起,5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而早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公元前三世纪中国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建立,由此对比,在六世纪以前,日本远远落后与中国。那日本在之后又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一部分内容:日本的“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
(一)背景:
方式:以讲授法为主,讲清大化改新与中国、新罗的关系
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
593年,圣德太子摄政后实行的推古改革,初步确立中央集权制和皇权中心思想,削弱了氏姓贵族奴隶主的保守势力。但改革没有触动部民制,更未摧毁氏姓贵族势力。圣德太子死后,外戚苏我氏专权,苏我虾夷苏我入鹿父子排斥改革势力,杀死圣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皇子,另立天皇。
640年,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留学的高向玄理、留学僧南渊请安归国,他们带回唐朝的封建统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并传授给皇室贵族,为日本的封建化提供了思想基础。
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不断剥削奴隶和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皇室,政局十分混乱,地方上势力最大的是苏我氏。苏我氏掌握了大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在政治上也达到了势倾皇室的地步。苏我氏总是把和自己血缘关系较深的皇子或皇女立为天皇,在日本历史上先于藤原氏首创外戚专权的政局。苏我氏在执行自己的政治意图的过程中,随意翦除王族成员,圣德太子的儿子山背大兄王,就惨遭苏我氏的杀害。此时的日本,统治阶级内讧严重,下层民众反抗激烈,政局动荡。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大兄皇子日益感到苏我氏骄横益甚,对皇室造成严重威胁。但鉴于苏我氏的跋扈,只得忍辱负重,等待时机。有一天,他在飞鸟法兴寺大规树上踢球。不意鞋随球落。这时一位有为之士拾鞋跪呈,中大兄皇子对跪敬接。这位有为之士,便是大化改中发挥特殊作用的中臣镰足。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结识以后,两人向留唐归来的南渊请安学习大唐的先进文化和制度,成为立场革新旧制度的改革派。
在7世纪中期的时候,日本以中臣镰足为代表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按照中臣镰足的策划,
他们首先成功地劝说了苏我氏一族中的苏我石川麻吕和宫廷警卫佐伯子麻吕,以及海犬养胜麻吕、稚犬养网田等人参加了自己的秘密同盟。经过周密的准备,645年7月10日(皇极天皇4年6月12日)这天,皇极天皇在板盖宫大殿接见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的使者。以皇极天皇和古人大兄皇子为首,苏我入鹿等朝臣均在殿上。苏我石川麻吕代替三国使者宣读表文,准备行刺的佐伯子麻吕和稚犬养网田等隐藏在暗处,伺机动手。中大兄皇子持长、镰足持箭,也暗中埋伏。宣读表文的石川麻吕声音嘶哑,双手颤抖,苏我入鹿感到颇为惊异。本应动手行刺的佐伯子麻吕也因恐慌而踌躇不前。一时间,空气十分紧张。中大兄皇子当机立断,挺身而出,冲入大殿,佐伯子麻吕等随后上,苏我入鹿当场被刺死。皇极天皇在听到中大兄皇子的解释之后,默默不语,退入后宫。645年7月11日(皇极天皇4年6月13日),苏我入鹿之父苏我虾夷见大势已去,焚宅自杀。645年7月12日(皇极天皇4年6月14日),皇极天皇的同母弟轻皇子(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取义于《尚书》中"施教化,大治天下"的意思。)孝德天皇博中国典籍,对古代圣贤的治国之道了解很深,早已立志改革陈腐的政治。646年(大化2年),新年伊始,孝德天皇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这些改革,后世称之为——大化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