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
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於世。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
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为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为川陕宣谕使。
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复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金华丛书》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凤丹据康熙重刻本(简称金华丛书本)及《两宋名贤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详细经历
郑刚中,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浙江金华曹宅郭门村人。生于北宋哲宗赵煦元祐三年(1088)五月二十三日,绍兴二年(1132)以第三名进士及第,是“探花”出身的南宋名臣。
初授左文林郎,任温州判官。时遇百年大旱,因提出“以工代赈”之方针,缓解灾情,政绩显着,被秦桧赏识荐举。绍兴六年(1136),经当朝宰相秦桧之荐举,任刺令所删定官,其时政要务见解受高宗赏识,不久即升任宣义郎,不过一年,又兼授太常博士。
时金兵入侵,秦桧独揽朝政,恣意陷害忠良,卖国求荣,对金力主和议。刚中力陈和议之弊,不因秦桧荐举而附和。绍兴十一年(1141年),王伦挟金使来议和。枢密院编修胡铨因请斩王伦、秦桧,祸在旦夕。刚中极力营救,由是得罪秦桧,却更令高宗欣赏其胆识,升任他为宗正少卿,后又任秘书少卿。
绍兴九年,为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及还,除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为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绍兴十四年(1144)甲子,充陕西分画地界使,奉命到陕西与金使划定疆界事。
金使乌陵“赞谟入境,欲尽取阶、成、岷、凤、秦、商六州,刚中力争不从;又欲取商、秦,于大散关之界,刚中又坚不从。据理力争,面折金使。
兀术遣人力求和尚原,刚中恐败和好,以和尚原自绍兴四年后不系吴地分,于是割秦、商之半,弃和尚原以与金。
绍兴和议后,刚中改任四川宣抚副使。刚中治理四川方略独备,经划调度,军政事务井井有条。宣抚司旧在绵、阆间,及胡世将代吴玠,就居河地,馈饷不断。刚中奏:利州在潭毒关内,与兴、洋诸关声援相接,乞移司利州。自是省费百万。刚中始至,即欲移屯一军,大将杨政不从,呼政语之曰:“刚中虽书生,不畏死!”声俱厉,政即听命。杨政
都统每入谒,必庭参然后就坐。吴璘升检校少师来谢,语阍吏,乞讲
钧敌之礼。刚中曰:“少师虽尊,犹都统制耳,傥变常礼,是废军容。”
行礼如故。
刚中主蜀期间行屯田,免杂征;严教训,重积聚;整军旅,强武备,金兵不敢犯。时有“宗泽猛虎在北,刚中伏熊在西”之称。时刚中于阶、成二州营田,抵秦州界,凡三千余顷,岁收十八万斛。奏蠲四川杂征,又请减成都府路对籴及宣抚司激赏钱。从之。
先是,川口屯兵十万,分隶三大将:吴璘屯兴杨政屯兴元府,郭浩屯金州,皆建帅节;而统制官知成州王彦、知阶州姚仲、知西和州程俊、知凤州杨从仪亦领沿边安抚。刚中请分利州为东、西路,以兴元府、利阆洋巴剑州、大安军七郡为东路,治兴元,命政为安抚;以兴、阶、成、西和、文、陇、凤七州为西路,治兴州,命璘为安抚;而命浩为金、房、开、达州安抚;诸裨将领安抚者皆罢。从之。请弛夔路酒禁,复利州钱监为绍兴监。时军已罢,移屯内郡,刚中言逐路各有漕司,都漕宜罢。从之。
蜀中富饶,秦桧令献金3万两并加派赋税,遭刚中拒绝。秦桧怒其在蜀专擅,不听命,令侍御史汪勃奏置四川财赋总领官,以赵不弃为之,不隶宣抚司。不弃牒宣抚司,刚中怒,由是有隙。不弃颇求刚中阴事言于桧,桧佯召不弃归,因召刚中。刚中语人曰:“孤危之迹,独赖上知之耳。”
桧闻愈怒。
绍兴十七年(1147)九月,秦桧命御史汪勃、余尧弼等人吹毛索疵,对刚中猛加弹劾,列出所谓“妄用官钱”、“奢僭”、“贪婪”、“天资凶险”、“网罗死党”等等罪状。是年十二月,又使余尧弼继续弹劾他,“为臣不忠”、“贿赂溢于私帑”、“暴敛困民”、“密遣爪牙”、“窥伺朝政”等等罪行,,刚中由是被免职,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监居住。
绍兴十九年(1149)七月,高宗想减轻一点对刚中的处罚,秦桧却不依不饶,要彻底查究其“贪污”罪行。又命人逮捕其子右承务郎郑良嗣及其将佐宾客,都关押在江州狱中。再派大理寺丞汤允恭、太府寺丞宋仲堪等凶暴亲信前往审理,严刑拷打,硬要坐实郑刚中的贪污之罪。
汤、宋二人后来报告结案,说是“落实”了刚中的罪行;“违旨出卖度牍,收钱五十五万余缗;自设钱监铸钱,随意支用;违法领用厨食钱一万三千余缗入己;用公钱买通士人进京为他说项,将转运司并入宣抚司;
违法使用公钱十二万余缗……”秦桧大喜,批下判决书曰:“郑刚中罪大恶极,依法当死,特免死、免禁锢,移封州(治今广东封开县东封川镇)安置;郑良嗣免死,柳州安置。”与此案有牵连的僚佐赵士祃、张汉之、张仲应等亦皆受了重惩。
郑刚中到了贬所,秦再指使其党羽、封州太守赵成之一步步将他窘辱、折磨致死((见续通鉴》卷一二八,总第743页)。刚中卒于北宋高宗赵构
绍兴二十四年(1154)五月二十三日,与其生日同月同日,时年67岁。
直至秦桧死后,郑刚中案得以昭雪,恢复其资政殿学士的官职,追谥“忠愍”。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著述作品
郑刚中一生,著有《北山集》、《周易窥余》、《经史专音》、《论语解》、《孟子解》等,可谓著述等身。刚中诗存680首,有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存世及《金华丛书》及《两宋名贤小集
'石羊山房集》等书籍中散见。
《晚村》:“暑雨霁余飞,翻沟水鸣玉。半规入岚雾,平畴愈新绿。
时有牧归牛,一笛过山曲。吾庐附幽深,四面荫修竹。垂云下林梢,惊鸟
自争宿。夜迫书卷,呼童具灯烛。”
《入信州》:“邮亭方此越三衢,已是江南十里逾。幽谷日来禽对语,平沙霜重雁相呼。溪旁障水横鱼网,竹下开门出酒壶。物态人情随处好,不烦客子叹羁孤。”
《此心》:“金华山下赤松乡,何日横门杜短墙。皮几鹑衣甘淡泊,竹荫花径任徜徉。雨余静听溪流激,风过时闻稻米香。缄负此心刚未遂,羡渠陶子傲羲皇。”
《闻杜鹃》:“少年闻杜鹃,不领杜鹃意。朝将书卷开,暮对春风醉。
啼急落花飞,不废书生睡。年来闻杜鹃,万感集肠胃。罪大畏斧钺,恩宽
见天地。桑榆寄晚日,骨髓锁深愧。草舍灯火寒,瘴乡烟雨细。休作断肠
声,孤臣已无泪。”
刚中24岁始离故乡金华,对故乡怀有深情,长期在陕西、四川等地任官为民,乡思之情只有借诗遥寄。一首《怀山居》:“春浅酒寒人密座,花深雨细蝶移枝。十年未解作归计,此恨故园莺自知。”怀乡之情满溢。
他也曾回过故乡,并常游北山、大佛寺等,留下“终日徘徊得好凉,一杯炎暑亦冰霜,会须日上出山去,更看芙荷生夜香”等诗篇。
哲观刚中诗,高标逸韵,文采飞扬,孤寒冷壮中显现出苦涩、淡雅以及嫉恶之傲骨与对世事的无奈,其文学价值颇高,然刚中诗名不显于当时及后世,惜哉。
赞诗曰:
作者:毛天哲
青史曾丹忠愍谥,探花墓留后人凭。
北山有幸迎忠骨,清风无声慰灵英。
恩荐贬杀皆由桧,知兵好战岂为名?
为有虎狼窥国器,伏罴在西捍河清。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经典诗选
春到村居好四绝
春至村居好,枯肠饱可图。笋尖将露角,麦秀欲生须。
春到村居好,清明欲禁烟。乱红桃下雨,轻白柳飞绵。
春到村居好,茅檐日渐长。杯深新酒滑,焙暖早茶香。
春到村居好,园林兴味长。蚕食桑眼出,蜂趁密脾忙。
八月来大浊暑小屋真甑斧士人谓自是以往虽穷冬亦然既而十二日得秋分之气窗牖凉生与东南无异固知造物之妙人岂能尽识这赋此四韵万物由造化,谁通天地心。柴门闭浊暑,汗雨如滂淫。
便谓岭外热,四序常相寻。露气润清晓,方知秋意深。
病酒
酲病初非病,寻真却损真。孤愁如送别,清渴欲生尘。
嗅菊时思杜,薰香未惬荀。蔗浆知可析,莫致一瓯新。
初春五言
积暖浮阳过,轻寒宿沴消。廉织飞雨线,清润入花条。
节物病身老,家山归梦遥。华严存至教,不复见无聊。
春昼
深村春昼永,事事不相关。花少蜂蝶瘦,水清鸥鹭闲。柏香熏纸帐,竹枕傍屏山。付与悠然梦,乐哉天地间。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积雨荡阑暑,一凉才有望。夜气入灯花,细影摇书幌。枫叶飞红薄,梦到吴江上。孤笛过蒹葭,鲈鱼出烟浪。觉来空惘然,猿子啼青嶂。
顷随千官,晓入丹凤阙。侍立近金炉,下殿香未歇。宫槐零露清,马稳宁忧蹶。日近长安远,福过难辞拙。圣主骨肉恩,孤臣眼中血。
天高不碍眼,矫首见尧云。况复烟雾清,八荒静无尘。垂空不可状,变化何轮囷。遥知五光,上下藏北辰。我今在人世,怅望那得亲。
凉至欲饮酒,此兴不可遮。手提皤腹罂,倾之若流霞。可但饮文字,搜寻到鱼虾。忽焉见妙理,眼乱绵成花。方知水底眠,杜老言不夸。
天边定何物,洗此瘴乡眼。初如黄金盘,便以白玉碗。明河注其中,无处光不满。举杯对之饮,万虑觉萧散。竹风吹我睡,不得终夜款。
西风催户西,落叶动相思。柏香穿石鼎,孤起学游丝。帘垂草亭静,篱菊弄幽姿。万物同一气,荣悴只如斯。哦诗诗未成,览镜添霜髭。
南方秋不悲,奈我居异乡。不见枫叶丹,但怜菊花黄。扫迹燕如客,斜书雁成行。梦中清愁阔,云此是潇湘,潇湘连洞庭,何处是东阳。
忆昨离帝都,一别遂如雨。庄舄虽不病,亦作越人语。茅屋终夜寒,单衣书还暑。荷叶未全蛀,桃花已微吐。西湖莲藕香,今也在何许。
日落红练净,山近空翠滴。争枝鸟未栖,闭户人先息。孤坐明月中,寒光入胸臆。衣润毛骨冷,万劫尘土涤。谁知茅檐下,我独对姑射。
老松成偃盖,瘦竹抱虚心。清风度其中,瑟瑟韶濩音。听这遂熟寐,飘然归故林。三洞既生款,赤松亦幽寻。高楼访沈约。四窗桐叶阴。
辨毕方
比屋皆良民,为盗岂无以。富足义所生,贫穷盗之始。冻饿家无储,追呼官不已。妖幻随鼓之,安得不起。纵火资盗威,势固自应尔。可笑说者愚,辄欲效柳子。赤文而白章,召祸岂其理。东南瓦砾墟,所向辄千里。如何好事者,逐此不逐彼。
别茂直
故人官江滨,蔼蔼起清望。因漂似木偶,千里远相向。穷达怀异趣,雅故恐遗忘。暨我即门墙,公喜不可状。握手问辛苦,容我纲伸嘀。凛然高义生,开怀出云上。
衔恩在双腮,图报心愈谅。岁暮天益寒,江湖足波浪。
箧中乃得诗,安流反门巷。
大暑竹下独酌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黄错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冬至春不雨元夕后一日雨作邦人甚喜
晴科酿春温,气候如浊酒。我虽六尘清,亦若醉一斗。
朝来天风云,高叶聚良久。向晚等甘露,数点断还有。
迤逦万瓦鸣,飘潇近窗牖。郁陶散襟怀,秀润入花柳。
出门闻笑语,蹈舞皆白叟。指予西江水,不可到南亩。
十日田无秧,奈此家数口。乃知天地心,慈爱均父母。
吾侪拙於言,额上但加手。人穷诗或工,肯为作诗否。
丁朱四朋与了叔佩还钱塘道浦江井坑岭赋此诗
扁舟绝惊涛,芒履陟修岭。跻攀虽小劳,窈窕岂人境。
巨石开双关,有道细如绠。其中渐宽虚,阔步随所逞。
古木垂嘉阴,一覆馀里顷。寂寂艳出花,沈沈晦龙井。
时有飞泉落,喷薄珠玉冷。毛骨皆清凉,反顾发深省。
麋鹿闻人声,骇去山之顶。春禽正对弄,决起不留影。
岂知道上翁,甚爱幽独景。如何蒙鄙外,一笑不相领。
负负出前山,迟疑梦初醒。
丁已年七月二十一日祷雨中元水府入月六日展谢祠下皆被旨也然祷后越七日始雨神所为耶其不然也审自神出不无愆期之尤有如不然神之饕上赐也多矣为诗以问之
奉祝出阊阖,祷雨祠中元。陈祠信已荐,拱俟心变虔。
山云屡触石,散去如飞烟。惭衷迫秋阳,汗流颈徒延。
趑趄念亡状,归马不敢鞭。云台欲旬浃,蹇兆方解悬。
皇慈喜嘉霔,报贶礼弗偏。谓乃百神功,共相成丰年。
遣昨致祠吏,奔趋各如前。我载谒水府,意惑口莫言。
黄屋四海心,责已汤未贤。抑畏动黎庶,精诚格高圆。
正恐三日雨,新敕下九天。神令享丰报,然乎其不然。
贪功认有者,鄙所怜,神聪冠四渎,宜弗蹈尔愆。
益思赞元化,后郊图所先。小臣此将命,芒剌终未捐。
盗焚浦江龙德寺经藏与卷轴化为玉诸葛亮公谈禅论佛指真画伪如泥中洗耳恭听泥余窃不取且火之焚物所不坏独经卷不随土木灰烬者理固灼然岂俟多谈因戏为一诗然不可以付寺僧也
盗火陈兰若,一燎无馀屋。独此龙宫书,入火变为玉。
琤然断甓中,幖帙犹可目。众谓有哲匠,秘愿发心腹。
提斧入昆山,雕镌作奇福。不然纸墨灰,委地安可触。
或谓刻楮者,一叶尚难速。谁能俄顷间,就此千万轴。
事无一切法,万物皆具足。法存形岂忘,法坏形乃覆。
彼既自断坏,智者莫能续。是书佛所传,法性妙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