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口腔感觉
提要
口腔感觉包括痛觉、温度觉、触觉、压觉、本体感觉和味觉。口腔颌面部痛觉、温觉、触压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即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口颌面部疼痛主要包括以下七类:①炎性疼痛;②创伤性疼痛;③肿瘤性疼痛;④关节疼痛;⑤神经性疼痛;⑥医源性疼痛;⑦心理因素性疼痛。疼痛刺激的强度、疼痛的部位、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以及精神状态、情绪变化等心理因素影响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
口腔黏膜的温度觉感受器为鲁菲尼(于淑珍个人资料Ruffini)小体(热觉感受器)和克劳斯大s多大( Krause)终球(冷觉感受器)。口腔不同部位的黏膜对温度有不同的敏感性;口腔黏膜触压觉的感受器有四种:①游离神经末梢;②牙周膜本体感受器;③Meckel环形小体;④Meissner触觉小体;牙周本体感觉为反射性深部感觉,感受器有:①梭形末梢;②游离神经末梢;③Ruffini末梢;④环状末梢。牙周本体感受器与咬合力的感受有密切关系。
味觉感受器为味蕾。基本味觉包括酸、甜、苦、咸和鲜觉。基本味觉阈值是人体能够感觉和分辨味道的最小味质浓度单位。
感觉( sensation)是人体感受器接受外界或体内器官、组织的刺激或信息,经传入神经到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的一种行为和情感体验。感觉既是客观的,同时也带有主观彩,存在个体差异。
口腔感觉主要包括有痛觉、温度觉(冷觉、热觉)、触压觉、本体感觉和味觉。口腔一般感觉的敏感性依次为:痛觉>压觉>冷觉>温觉。口腔前部感觉点较密,口腔后部感觉点较稀,因此口腔前部的一般感觉较口腔后部敏感。
第一节  口腔颌面部感觉的感受器和传导通路
一、口腔颌面部感受器
感受器( sensory receptor)是将相应的刺激转化为电信号,成为神经系统可理解的一种语言的结构。感受器广泛分布于全身各部,种类繁多、形态功能各异(图16-1)。有的结构非常简单,仅是感觉神经的游离末梢,如痛觉感受器;有的结构较为复杂,除了感觉神经末
梢外,还有一些细胞或数层结构共同形成的各种被囊神经末梢,如接受触觉、压觉等刺激的触觉小体、环层小体等;有的结构则更为复杂,由感受器及其辅助装置共同构成的特殊感觉器官,此类为特殊感觉器官,如味器及嗅器等。
16-1  口腔皮肤感受器示意图
A.游离神经末梢;B.环绕毛囊的神经末梢;C.Meckel环形小体;D.巴氏小体
证券b级
(一)感受器的分类和结构特征
感受器分类方法较多,感受器根据其特化的程度可分为两类:①一般感受器,分布于全身各部,如皮肤黏膜的痛觉、温觉、触觉、压觉感受器;分布于肌、肌腱、关节的运动觉和位置觉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器官和心血管等处各种感受器。②特殊感受器:如分布于舌、耳、鼻、眼等部位的味、听、平衡、嗅、视等感受器。
感受器根据所在的部位和接受刺激的来源分为三类:①外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视器和听器等处,感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如痛、温、触、压、光波和声波等刺激。②内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器官和心血管等处,感受如压力、温度、化合物浓度的刺激。味蕾及嗅觉感受器因为与内脏活动有关,故纳为内感受器。③本体感受器:分布于肌、肌腱、关节和内耳的位觉器等处,接受机体运动和平衡变化时所产生的刺激。
感受器亦可根据其特异的敏感特性分为四类:①机械感受器:如口腔皮肤和黏膜的触觉、压觉感受器,肌肉和肌腱的牵张感受器,结缔组织的震荡感受器,大血管的压力感受器等。②化学感受器:如嗅觉细胞、味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感受器。③温度感受器:如口腔皮肤、黏膜中的热、冷感受器,脑的温度敏感细胞。④光感受器:如视网膜的视觉细胞。
感受器的结构特征各异,而特定系统的感受器对一种特殊类型的刺激(适宜刺激)特别敏感。
(二)感受器的功能特点
1.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感受器在感受刺激活动过程中,所有感受性神经末梢和感受器细胞出现电位变化,即细胞膜电位去极化,通过跨膜信号转换,把不同能量形式的外界刺激转换成跨膜电位化。激活细胞膜上的Ca2+通道,使细胞内外钾钠钙等离子发生交换和变化,产生细胞膜的动作电位。而这种动作电位具有信息编码特征,并沿着神经元和神经主干纤维扩散到轴突,达到阈值,即产生兴奋。感受器对刺激的感觉能力称为感受性。感受性可用感觉阈值的大小来度量。感觉阈值( sensation threshold)是指刺激感受器信息的强度或强度的变化需要达的最小的量值,使机体感觉刺激的存在,而此时的临界值称为感觉阈值。
2.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当刺激作用于感觉器时,虽然刺激仍在继续作用,但传入神经纤维的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adaptation)。适应是所有感受器的一个功能特点。感受器对恒定刺激的反应能力通常有快适应和慢适应两大类:快适应感受器在刺激开始时发生短暂放电,然后即平静。刺激停止时,通常发放一、二个冲动。此类
感受器主要包括机械性感受器:如巴氏小体、毛囊周围的感觉神经末梢、皮肤的快适应触觉感受器等。慢适应终末器官的感觉模式互不相同,有化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疼痛觉感受器、机械感受器等。
3.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各种感受器的共同特点,是指感受器都有各自最敏感、最容易接受的刺激形式。如果某种能量形式的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时,只需要极小的强度(即感觉阈值)就能引起相应的感觉,此种刺激形式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二、口腔颌面部痛觉、温觉、触压觉传导通路
每一个感觉系统都具有从感受器到皮层的单独通路,无论传入冲动始于该通路的哪个部位,所产生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口腔颌面部的痛觉、温觉、触压觉传导通路,即浅感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16-2)
高秀贞
16-2  口腔颌面部痛觉、温觉、触压觉传导通路
1.第一级神经元  为三叉神经节、舌咽神经上神经节、迷走神经上神经节、膝神经节细胞,其周围突经相应的脑神经分支,分布于头面部皮肤、口腔黏膜、鼻腔黏膜以及眶内结构的
相应感受器,中枢突经三叉神经根、舌咽神经、迷走神经、面神经进入脑干。三叉神经中传导痛觉、温度觉的三叉神经根的纤维人脑后下行,更名为三又神经脊束,连同舌咽神经、迷走神经、面神经的纤维共同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中传导触压觉的纤维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神经各支的痛觉纤维形成三叉神经脊束,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有一定的局部定位关系:其中来自眼神经的纤维终止于核的尾侧部(尾侧亚核),来自上颌神经的纤维终止于核的中部(极间亚核),而来自下颌神经的纤维终止于核的颅侧部(口侧亚核)。
2.第二级神经元  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内,由此发出第二级神经元的纤维,越至对侧组成三叉丘系,伴随脊髓丘脑束上行,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
3.第三级神经元  胞体位于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发出纤维入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脚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下部,产生定位和性质均明确的感觉。
此通路在三叉丘系以上受损伤,则出现对侧头面部痛觉、温度觉、触压觉等感觉障碍;若损伤在三叉丘脑束以下,则感觉障碍发生在同侧。
在延髓平面切断三叉神经脊束可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术后三叉神经分布区痛觉消失,而触觉与角膜反射不受影响。
第二节  口腔颌面部痛觉
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由于事实上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绪体验。疼痛是许多疾病的一种共同症状,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特殊保护功能。
在人体疼痛感觉的测量中,通常是以主观体验为量度。在疼痛的实验研究中,通常是以引起疼痛的阈值和耐受水平来衡量。疼痛阈值是指受试者感觉到疼痛刺激时的最低刺激强度;耐受疼痛阈值是指受试者不能再承受更强刺激时的刺激强度。疼痛阈值通常用以评价生理反应,耐受疼痛阈值则常用以评价情感反应。
一、痛觉感受器和外周组织致痛物质
能感受疼痛或伤害性刺激的装置称痛觉感受器(又称伤害性感受器)。痛觉感受器是一种游离神经末梢,是能够感受和传递伤害性或疼痛信号的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外周部分。
绝大多数的疼痛信息都是经较细的有髓鞘Aδ纤维和无髓鞘的C纤维传入,据此将疼痛感受器也分为两类:快传导的Aδ纤维性感受器和慢传导的C纤维疼痛感受器。
Aδ纤维感受器传入的痛,其生理特点为刺痛(或称锐痛、快痛或第一痛),呈针刺样、电闪样、切割样的尖锐痛等,疼痛阈值低,疼痛空间范围局限,感受野小,部位明确。
C纤维感受器传入的痛,其生理特点为灼痛(或称钝痛、慢痛或第二痛),呈搏动性、打击样沉重的颤疼、跳疼、钝痛、绞痛等,疼痛阈值高,疼痛空间范围弥散,感受野大。
当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组织细胞破裂释放的化学物质,激活疼痛感受器,并转化为神经冲动,经神经纤维传至中枢,从而产生伤害性感受或疼痛。炎症组织的疼痛属于化学性疼痛物质刺激所致的疼痛。主要的致痛物质有组织胺、5-羟胺、血管缓激肽、血浆激肽、P物质、乙酰胆碱等。
二、口腔颌面部痛觉调控机制
头面、躯干和四肢体表的浅痛为躯体痛,与体表的温度觉和粗触觉均属于浅感觉。它们的传入路径也基本一致,分别与目前较为肯定的三叉丘系、脊髓丘系和脊颈丘脑束等痛觉传
入路径相关。其中与口腔颌面部的痛觉信息有关的三叉丘系传导通路参见本章第二节(16-2)
只有激活痛觉感受器,并将疼痛信号(神经冲动)传到相应的皮层,才引起疼痛感觉。
口腔颌面部痛觉下行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主要的观点如下:
(一)三叉神经节对痛觉的调控机制
三叉神经节是口腔颌面部痛觉传入的第一级神经元,既具有感觉传入功能,又能对感觉伤害性刺激的外周神经末梢的兴奋加以控制,在痛觉信息的调控机制中发挥作用。其具体调节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企业上市
(二)脑千对痛觉的调控机制
1.下行抑制系统的结构基础  以脑干中线结构为中心,由中脑、延髓头端腹内侧核(中缝大核及邻近的网状结构)和一部分脑桥背外侧网状结构(蓝斑核、臂旁外侧核即KF核)等组成的结构,调节和控制痛觉的神经网络系统,其轴突经脊髓背外侧束下行,对脊髓背角痛信息的传递产生抑制性调节,在脑干阶段也抑制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敏神经元的活动。
2.下行抑制系统的主要递质  参与下行抑制调控的经典递质的神经肽主要是阿片肽和单胺类,在中脑中有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脑啡肽和挖坑怎么玩^y.氨基丁酸等;在中缝大核内有生长抑素及5-羟胺等;在蓝斑核有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肽Y、甘丙肽等,其中有些可以共存于同一神经元。
3.下行易化系统  下行易化系统的解剖结构,传导途径和神经递质等尚未完全明确。
(三)间脑对痛觉的调控机制
丘脑是最主要的痛觉整合中枢,传递痛觉的脊髓丘系、三叉丘系的纤维终止于丘脑的不同核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