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的轨迹(56)传统节日系列(1)说说重数
岁时的轨迹(56)传统节日系列(1)说说重数节
传统节日系列(1)说说重数节 
雪岸
我国的传统节日众多,虽然分布在各个月份,但是仔细分析,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也就是从从杂乱无章中,可以出它们的规律性。笔者把这种规律性称之为系列。
最明显的系列就是“重数”。为什么要用一个“重”字呢?就是古人对几个有名且流传历史悠久的节日,起了个便于人们记忆的名称,如三月三的上已节称重三;九月九的重阳节称重九。再查查类似的节日,如正月初一的春节、五月初五的端阳,七月初七的七夕,再加上三月三、九月九,就形成了奇数系列的重数节。
将此系列归于“重数”以后,笔者在网上查“重数”条目,果然搜索发现清华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刘晓峰的文章,题目为【论重数节日序列及其阐释系统的形成】(以下简称【刘文】,发表
在【民俗研究】2005第三期)。【刘文】在对此前见之于学界的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池田温的【中国古代重数节日的形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岁时发展史本身的内在变化、历史逻辑及文化特征的角度,对重数节日的形成过程、形成背景、形成原因进行了综合探讨,颇有见地。
【刘文】的主要观点有四:其一是,肯定了日本教授池田温研究的三大贡献,即首次把重数节日系列做为独立研究对象;断定此序列建立于后汉未期,定型于三国时代(三世纪);并分析了由干支纪日向序数纪日转变成为重数节日的历史成因;其二是,从节日的起源研究发现,重数节日的阐释系统集中反映在【续齐谐记】和【荆楚岁时记】的记载之中;其三是,重数节日序列的形成过程有三,一为纯粹取于数字(如一月一日和九月九日);二为是缘于古老的星辰信仰(如七月七日缘于与神秘的生命数字七关系密切的北斗星崇拜有关);三为利用了旧的节俗(如三月三日和五月五日);其四是,重数节日序列阐释系统产生的文化背景特点有三:一为由一始由九终;二为月日均由奇数结构而成;三为月与日均相重合。而且其节日系列依托于历法之上,以周易象数入历,其变化受阴阳二气运行之影响,成为得以构筑重数节日序列框架的具体基础;其五是,重数节日序列阐释系统的产生的文化特征,包含人性化特征(切近人们的生活,更富有人情、人性化)、强调的是纪念性质、明显增加了伦
理成分(屈原传说讲忠,曹娥传说讲孝,介子推传说讲节义等),反映了对上古岁时节日阐释系统的重新构筑。而重数节日序列与其阐释系统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古代节日体系从形式到内涵对上古岁时节日体系重组的最终完成。
年初一晚上打一节日受【刘文】启示,又区别于【刘文】,笔者将重数节日系列具体分为二大系列,即【刘文】认可的奇数重数系列、【刘文中尚未认可的偶数重数系列。
首先说说奇数重数节日。其中包括一月一至九月九。为何没有十月十、十一月十一、十二月十二呢?缘于古人认为数字从一到九是一个循环,九为最大数,因而过了九月,便无重叠一说。《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云:“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
第一是,一月一,即正月初一,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第一个大节日——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元旦、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刘文】云:“一月一日做为节日,历史最久远,与数字关系也最密切。【荆楚岁时记】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所谓三元,指的是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三元亦称三朝、三始。【汉书,孔光传】云:岁之朝曰三朝,谚师古注称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班固【东京赋】云:春王三朝,会同汉京。李善注:三朝,岁首三朔日也。【汉书,鲍宜传】曰:今日蚀于三始,诚可畏也。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如淳曰: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也。【初学记】引【汉书】曰:历者序四时之端,正分至之节。故圣人考历数以正月三元。以一月一日为节日,自有逻辑上的必然性。”
在古代民间,人们从年末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到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如今根据国家规定,春节定于农历上年腊月三十(或二十九)除夕开始,到正月初一直到正月初六,节日放假为七天。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它是人们增深感情的重要节日,是个欢乐祥和、亲朋好友欢聚的传统佳节。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而且,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二是,三月三,即上已节,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它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农历三月三“上巳节”,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自古皆有“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 每年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华夏子孙都会来到黄帝故里新郑市寻根拜祖。这一天,也是古人上巳节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中所记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兰亭序》中的“曲水流觞”,也是写上已节的节俗。
【刘文】云:“有关三月三的起源,梁朝吴均【续齐谐记】记载说,晋武帝问尚书郎挚虞曰,三日曲水,其义何指?答曰,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女俱亡。一村以为怪,乃相携之水滨舆洗,遂因水以泛觞。曲水之义起于此。帝曰,若如所谈,便非好事。尚书郎束皙曰,促治小生,不足以知此。臣请说其始。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三日置酒河曲,见有金人出,奉水心剑曰,令君制有西夏,及秦霸诸侯,乃因此处立为曲水祠。二汉相缘,皆为盛集。帝曰,善。赐金五十斤。【续齐谐记】这
段三女三日俱亡的传说并不是孤立的,吴均之前,就有周处【风土记】曾记郭虞有三女事(见太平御览】卷30),沈约【宋书】亦记载,旧记郭虞有三女,于三月三日俱亡。故俗忌此日,皆于东流水上,祈禳祓洁。很明显,这些记载之间是有传承关系的,它表明这一传说并不是挚虞临时编造,是在相当范围内曾广泛流传于民间口头的传说。”
第三是,五月五,即端午节。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舞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
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刘文】云:“关于端午的起源,吴均【续齐谐记】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汨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中,长沙区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栋叶、五花丝,遗风也。端午的起源,除了源于屈原外,还有起于曹娥或起于伍子胥的说法。这些说法反映的可能只是地域的不同,从屈原、曹娥、伍子的死都和水有很深的关系来看,这些解释后面,在逻辑上有非常接近的地方,其产生的时期比较接近。”
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便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第四是,七月七,即七巧节,又称七夕节、乞巧节。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民间传说,阴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古俗在这天晚上,中国女孩们要穿针乞巧。鹊桥相会歌颂了中国劳动人民忠贞不渝的爱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刘文】云:“有关七月七日的节日传说,吴均【续齐谐记】云:成武丁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吾向已被召。弟问,织女何事渡河?答曰,(上)斩(下)足牵牛。世人至今云,七日织女嫁牵牛是也。牛女传说起源很早。后代把牛女传说和七月七日连在一起。如三国魏曹植【九咏注】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虽为匹偶,岁一会也。织女牵牛星,各处河之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也。杨琳认为这条注释是后人附加的。但至齐梁之际,这一解释已经非常流行,则是无可争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