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化现象议论文800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国内掀起了一阵“精致风”:坐地铁、公交时,我们总会看到一些略施薄粉、唇有饰、眉饰青黛的精致“仙男”。他们以讲究的穿搭、精致的配饰、新潮的发型以及不凡的气质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引人注目。但这股精致风吹着吹着好像变了味,吹成了“娘化风”。如果说日常对自己进行打扮以提升个人形象,尚在大众的接受范围内,但是如果因过度包装而丧失男性该有的血性和担当就不一样了。
张一山
有人肯定会反驳:当今时代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精致的生活和人生,对待“娘化”无需小、题大做。
每次听到这种说法,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英国的绅士之风。有一篇文章曾介绍:英国学校要求学生上学必须穿制服、打领带,穿黑皮鞋和黑袜子……国家要求孩子从小就学会精致,为什么他们长大后没有“娘化”?英国的绅士,举手投足间都透着贵族气质,颜值也高,为什么没有给人很“娘”的感觉?
在我看来,英国培养绅士的精致是修养与内在,而国内“小鲜肉”表现出的精致只是表面模仿,
体现出一种浮躁的心态。“小鲜肉”们得到一定的心理满足后,思想和行为便会受到影响,渐渐衍生出“伪精致主义者”——表面精致,内在却丧失了个性。殊不知,没有思想和内在、没有男子汉的风骨与气度,不是真正的精致,只是“娘化”而已。
其实,“少年‘娘则国‘娘”这话说得没错。一个人一直活在“娘化风”当中,必定没什么发展前途。进一步说,如果“娘化”小鲜肉大行其道,带给青少年的是什么?只不过是将他们引入“靠脸吃饭”的误区罢了。反观那些勇于担当、心有抱负的偶像,则潜力无穷,堪称真正的“偶像”。硬汉吴京凭借《战狼》和《流浪地球》,把中国硬汉电影推向新高度;张一山凭借《余罪》摆脱了观众心目中的童星形象,成为硬汉小生……他们比当下的韩风“小鲜肉”更硬朗,也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
所以,希望“娘化”之风快快散去——我们喜欢的是如阳光般灿烂、如绅士般优雅、有铁肩担道义的男生。精致可以,请别“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