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店盈利模式创新
葛坤田      物流1102    2302110237
一、百货店盈利模式
(一)自有品牌 
在欧洲,开发自有品牌俨然成为百货公司的一种成功模式,许多著名的百货公司无不拥有强大的自有品牌开发体系,比如美国的西尔斯百货、法国的老佛爷、英国的马狮百货、马莎百货都是如此,而银泰进军自有品牌,亦是想做这种“没有工厂的制造商”,为百货店寻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买手制 
香港买手制百货店连卡佛在北京经营三年后宣布,未来三年将在北京、成都连开两店,并将重回曾在2006年因“水土不服”而退出的上海市场。 
无独有偶,NOVO时尚百货、知名品牌I.T和CPU、泰国零售业巨头尚泰旗下精品百货ZEN等买
手制零售商也纷纷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加快了开店脚步。 
目前中国百货行业几大巨头中,百联、王府井、银泰、金鹰等已经开始谋求新的自营探索。比如百联集团旗下东方商厦的欧洲精品皮具馆,都由商厦总代理、总经销,每年举办的法国商品周、意大利商品周,这些节日营销的商品都由百联自己的买手团队到原产地直接采购,与其他商场的商品形成了差异化。
(三)连锁经营 
上世纪90年代,南京百货业曾刮起一阵扩张“风潮”,被业界称为百货业的“突围运动”。据一位商界人士回忆,当时南京几乎所有的大商场都“走出去”过,扬州、无锡等地均出现过新百、中央等商场开起的“分号”。当时全国上下也都兴起了“横向联合”之风,北京、上海、郑州等地的商家也连锁不断,但时隔不久,这些商场在外地的连锁直营店多数因经营业绩不佳而纷纷撤出。目前连锁经营做得较为成功的大概只有王府井百货了。
(四)进军商业地产 
风头正劲的商业地产在让开发商趋之若鹜的同时,也让传统零售商怦然心动。因为百货店采
取自购物业形式开店,可以缓解水涨船高的租金压力,于是有人认为,传统零售商进军商业地产领域正是时候。
事实上,传统零售商自购物业并非个案。百盛、银泰和新世界等知名百货连锁体系中,持有物业的比例在逐年加大。实际上,早在2008年,一批知名连锁百货就曾掀起一波“置业潮”。一项统计显示,当年4-8月间,百货品牌在国内收购物业的交易超过10宗。当时,国内知名百货品牌成商集团的母公司茂业国际,以现金2.9亿元收购了位于秦皇岛市的一幢商业物业。这也是该企业当年第三次“置业行动”。除了茂业国际外,新世界百货也连续3次出手,购下沈阳、郑州等地的3处物业。
(五)、以多品牌取胜
“在未来的5到1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不断涌入的国际时尚品牌会改变国内百货零售的商业模式,届时,每家百货商店都会有不同于别家的特品牌,多品牌集成店也将初露锋芒。”NOVO百货总裁方仁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尤其看好多品牌店所打造的一站式购物空间,在这些集成店里,客人停留的时间明显高过单品牌店3倍。
为了能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国际品牌,NOVO还自创了“NOVO MANIA 2011 上海国际品牌服装展览会”,据悉,今年3月9日至11日,该展览会将举行第二届,来自全球包括欧洲、美国以及亚洲等地的150多个国际时尚潮流品牌将呈现最新鲜、最具活力和最IN的展示。
二、百货店盈利模式创新
(一)、自营模式再次登场打造核心竞争力
受经济落后和卖方市场因素影响,在计划经济时期百货业长期由国家安排统购统销,改革开放后百货业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实行自采自销,以购销差价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随着经济发展和买方市场出现,零售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百货业在新型业态的挤压下,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经营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出现“衰亡论”的困扰,迫使百货业创新盈利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引厂进店、专柜联营的经营模式开始被广泛采用,即百货店提供经营场所,实行统一收款、按商品销售收入分成扣点的形式获取收益。联营模式至今已成为百货企业主要的盈利模式,联营商品的比例在90%以上。
从自营到联营的转变,是在市场供求的特定历史背景和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百货业的自然选择,
曾经也是一种创新。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商业地产高速投放市场,优质品牌资源相对不足,零供关系发生变化;房地产成本和人力成本不断提升,推高百货业经营成本;专卖店、购物中心等分销渠道逐步成熟,品牌厂商对百货店渠道的依赖程度正在降低。从长远看,百货业这种过分依赖非商品经营的盈利模式,导致企业对市场判断和价格控制弱化,经营趋于同质化,企业核心经营能力降低,零供关系紧张,最终影响企业稳定收益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据对中百协会员企业获利能力统计,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08年比05年下降4.4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08年比上年分别下降1.3个百分点和4.8个百分点。
赢利模式为此,自营模式重新引起百货业的重视。从国际市场看,欧美百货店基本采用自营模式,日本等亚洲国家则自营与联营兼顾。为了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未来国内百货业的盈利模式将逐步扩大自主经营,实现差异化经营,切实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百货业自营方式:一是通过自行采购,或者品牌代理成为一级总代理; 另一方面是创立自有品牌。选择自营模式存在一定风险,但为了夺回自主权,还是应该坚决而慎重地迈出自营的步伐。
(二)、多元化经营“综合+体验”是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加速,物质不再匮乏,购物途径多样化,消费者的购
物体验要求也日益提升。“逛街是一种休闲方式,周末约上好友,逛逛商场,聊聊天,累了就点杯咖啡。”马小认为逛街的乐趣是网购所不能取代的,“因逛而买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在商场里,你不仅可以试穿最新款服饰,还可以得到导购小专业的穿衣指导。”
近些年来,体验式营销方式越来越受到百货行业的重视,开辟专属试衣间、一对一搭配师服务日益成为常态。“用现场促销等活动冲击消费者的感官,让他们产生消费欲望,我们正加强这种体验式营销方式。”郜俊辉说,最近苏果举办了火锅节,消费者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和试吃。“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让老百姓亲身感受商品的味道、样式、功能等等,带动销售。”
如今百货公司不仅卖商品,还需要提供全方位服务,让消费者享受体验式快感。“我们即将开业的合肥商之都新门店,就是一个大型的商业综合体,消费者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各种娱乐休闲活动。”总体来说,百货业呈现出服务综合化趋势,而商业综合体正符合这个趋势,可以提供吃喝玩乐。
业内人士表示,购物中心并非百货公司转型的“最终形态”,能改进和摸索的空间依然很多。“未来成熟的购物中心,商品销售的比重应下降到50%以上。除了娱乐和餐饮,还可逐渐增加20%的空间,新增一些功能性的设施,如亲子中心、健身美容、各类教育培训教室,甚
至宠物医疗,将百货商店和购物中心向‘社区活动中心’发展,这样其价值和地位才不会被替代。”
(三)、线上线下互动探索“触网”新路径
在电商的冲击下,针对传统百货的转型探索,多位业内人士提到了“触网”。
目前,民生类百货还是以传统渠道为主,而服装、鞋类、纺织品等软百货受电子商务冲击较大。“实体百货与电商不是天生的对手,两者之间的火拼没有意义,线上和线下应该优势互补。”不少从业者也认为,电商与传统商业并非你死我活的厮杀状态。在电商消费时代,百货公司仍有其存在的空间。
其实,传统百货的“触网”之路早已开展,并在不断转变思路。“我们充分借助‘O2O’线上线下融合的这种模式,消费者可以利用早上上班前、午休等时间,在线上下单购买,下午下班回家时,就可以在家门口的合家福社区店自提商品。”百大易商城总经理邓鸿说。安徽商之都副总经理张承强也表示,百货应该发挥自己的特,将网店与实体店相结合。“目前我们旗下超市正朝着连锁化、社区化方向发展;商场也正进一步细化商品,寻求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价格。很多人认为实体店的价格高,网店的价格低,所以零售业应该对价格进行调整。但是很多百货公司已经在与电商合作,积极应对市场。电子商务也好,传统商业也罢,未来都会回归商业本质。对百货业而言,做到“服务贴心、产品有竞争力”,通过增加综合体服务、自营商品比重、线上线下互动,传统的百货可以有很多途径,“手动”创造出消费者的“购物需求”,百货公司未来能走的道路还有很长。